過洞庭湖(清代文廷式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過洞庭湖》是清代詩人文廷式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來往船家為了求得福柘以平安無事地渡過洞庭,都紛紛祭祀水神,詩人以此借題發揮,以極其狂妄傲岸的態度與水神談話;後兩句是詩人稟告神靈的狂言,要藉助洞庭湖訓練十萬水軍。此詩筆力集中,概括力強;想像力豐富,讓人仿佛看到戰旗漫捲的雄偉場面;全詩押仄聲韻,短促有力,一氣呵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過洞庭湖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文廷式
  • 作品出處:《雲起軒詞鈔》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過洞庭湖1
舟人禱福祀靈君2,我有狂言願徹聞3
借取重湖八百里,肄吾十萬水犀軍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自古號稱:“八百里洞庭”,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2.靈君:指洞庭湖水神。舊時的船家過洞庭湖要祈求水神保佑平安。
3.徹:達。這裡指上達神靈。
4.水犀軍:指水軍。《國語·越語》載,吳王夫差有穿水犀甲的士兵十萬三千人。

白話譯文

洞庭之神啊,船家在向你祈求平安,我也斗膽要向你傾吐肺腑狂言。
這八百里湖水請借我大用一場,練出十萬犀甲水兵,誰敢再來侵犯。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中日甲午海戰之後。清朝末期,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昏庸腐敗,對內盡專橫跋扈之能事,對外奴顏媚骨,不惜出賣祖國河山。國破家亡之恨,異族蹂躪之苦,恢復故國之志,凝聚在大批仁人志士的心中。文廷式積極支持康梁的變法維新運動,對用改良的方法挽教國家危亡寄予很大希望。但在封建頑固勢力的打擊下,變法失敗了。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中國海軍實力薄弱,在9月的黃海之役遭受重創,次年2月,北洋艦隊在威海已全軍覆沒,從此一蹶不振。詩人舟過洞庭湖,想到這種現實,有感而作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全詩雖無華麗詞藻,卻行文壯闊,在詩中,作者把國家之仇,民族之恨同個人的傷時感世之慨嘆交織在一起,以表達希望振興民族之氣,保衛祖國山河的強烈願望和義無反顧的堅強意志。其間充滿了中華民族的節氣,愛國人民的復興之氣和詩人的滿腔怒氣。
“舟人禱福祀靈君,我有狂言願徹聞。”這兩句寫出船家對水神的祈禱和詩人的借題發揮。上句寫來往船家為了求得福柘以平安無事地渡過洞庭,都紛紛祭祀水神,由此可見,洞庭湖水勢十分險惡,一般人對此十分惶恐,求助於神靈來保平安,同時也寫出舟人的愚昧無知,信奉鬼神。下句則一反舟人對神靈的祈禱,以極其狂妄傲岸的態度與水神談話,要水神聽清楚,兩者對比,可以看出詩人的膽壯氣豪。
“借取重湖八百里,肄吾十萬水犀軍。”這兩句是詩人稟告神靈的“狂言”,詩人要藉助洞庭湖訓練十萬水軍。這實在是夠大膽的,夠狂妄的,如果神靈真的有知,一定會為之瞠目結舌。詩人的這種“狂言”,可謂是振聾發聵之聲。
這首詩境界闊大,氣象恢宏,具有雄渾豪放的審美特徵。全詩想像豐富,一氣呵成,仿佛讓人看到戰旗漫捲的雄偉場面,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震撼力量。

名家點評

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吳明賢《近現代詩詞》:詩人過洞庭湖,由舟人祭祀祈禱水神,便聯想到清廷水軍的薄弱,因而要借洞庭湖訓練水師以抗外敵。詩人雖自稱“狂言”,其實不過是其禦侮愛國情懷的表露而已,也是詩人關懷國事的結果。這一建議並非無的放矢,而是很有針對性的。與其說是讓水神“靈君“徹聞”,不如說是詩人希望清廷統治者“徹聞”採納。全詩想像豐富,別出新意,頗為難得。

作者簡介

文廷式(1856—1904年), 近代詞人。字英閣,號道希,江西萍鄉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以第一名考取內閣中書,翌年登進士,授編修。歷充國史館纂修,會典館纂修,官至侍讀學士。甲午戰爭爆發後,力主抗戰,為李鴻章陷害,不得已乞假南歸。戊戌變法時,曾協助康有為進行維新活動。變法失敗,逃亡日本,兩年後回國,潦倒以死。能詩工詞,風格豪放,多慷慨激憤之詞。有《雲起軒詞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