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日子:農民的生活倫理》是201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大的圖書,作者是陳輝。
基本介紹
- 書名:過日子:農民的生活倫理
- 作者:陳輝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1日
- 頁數:229 頁
- 定價:69.00
- 開本:20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9784167
- 副標題:關中黃炎村日常生活敘事
- 字數:202000
內容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推薦
“過日子就是過孩子。”“人活著就是為了把日子過好。”黃炎村農民用簡單的語言,表達了其對生活意義的樸素理解。本書在描述農民生活故事的同時,闡釋了他們以家庭為中心的生產生活方式。“過日子”既是對農民日常生活邏輯的生動寫照,又是對傳統小農生活倫理的高度概括。
內容簡介
本書從“過日子”角度切入農民生活倫理研究。“過日子”代表了一種以“家庭”為中心的生產生活方式。傳統小農家庭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生產生活單位。士大夫希望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方面統一起來。對於小農而言,生活中絕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齊家”這一環節,因為 “養家餬口”並非易事。。
“過日子”不僅僅要解決生存問題,還必須有一種超越性的追求。如何讓有死的一生具有價值,這是任何人必須面對的終極意義問題。進而言之,正是因為有了超越性追求,人們在面對波折、苦難和各種危機時,才會有強大的精神支柱。所謂安身立命,確切地說,只有“立命”,才能“安身”。
農民 “安身立命”的價值基礎有兩個,一個是血緣,另一個是地緣,二者共同構成了農民生命意義的坐標系。(1)中國人說:既要對得起列祖列宗,又要對得起子孫後代。祖先—我—子孫,構成了一個血脈相連的序列。男性依靠這個序列找到“存在感”,女性又通過婚嫁融入男性家族序列而獲得“歸屬感”。(2)村落社會在農民生命意義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熟人社會是一個道德共同體,“面子”和“名聲”既規範著村民的行為,又賦予他們生存的意義。
總之,“安身立命”和“養家餬口”是農民生活模式的兩個核心,前者對應“為何活”,後者對應“如何活”——這兩個被古今哲學家爭論了數千年的玄妙問題,中國農民的問題其實極其簡單,那就是“好好過日子”。
肯定日常生活本身的價值,是中國人生活倫理的重要特點。執著於“當下”,有利於調試“世俗”與“神聖”之間的緊張關係。價值不在生活之外,而在生活之中。聖即俗,俗即聖,活在當下,過好每天的“日子”,就是最真實的存在。
需要說明的是,鑒於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不均衡性,“過日子”這套生活倫理在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本書研究資料來源於陝西關中農村,調研發現,當地農民依然保持著較強的家庭觀念,依然實踐著一套以“過日子”為核心的生活倫理。這既可歸因於關中農村強大的小農經濟傳統,亦可理解為西部農村社會變遷速率小於東部農村,所以留存了更多的小農生活傳統。關中農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考察傳統農民生活倫理的場域。
本書副標題中“日常生活敘事”六個字,主要是用來說明筆者的研究方式。通過描寫日常生活瑣事,呈現農民“過日子”的原則、策略和方法。在調研過程中,我特別樂於記錄農民的原話,不僅要聽他們“說什麼”,更要分析他們“怎么說”。這些坦誠地表述,更能表達人們意識深處的價值觀念。
農民生活在自己的日常世界中,對許多問題可謂習以為常。訪談目的之一,就是設定一種情境,連續發問、解答和追問,不斷地刨根問底,用一系列“問題”啟發農民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再思考、再認識。基於訪談法的調查研究,訪談對象是更為重要的研究主體。本書的絕大部分觀點,都是當地人思想的表達。許多時候,我只是扮演了傾聽者和記錄者的角色而已。
我的寫作目標並不是對農民生活倫理形成一個“科學”解釋,而是希望讀者在閱讀一個個“文本”時,有自己的體會、理解和判斷。書中講了許多“常識”,並不會給人以理論衝擊力,但正是這些常識,維繫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即便是都市人,依然在受“過日子”這套生活倫理的隱秘影響。
讀者在閱讀本書過程中,如果對自己的現實生活產生了某種感悟和再認識,那便是作者最大的幸運。生活倫理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還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畢竟,“過日子”這件事,誰能置身事外呢?
作者簡介
目錄
前 言/001
第一章 導論/001
一 研究緣起/001
二 選題意義/003
三 文獻綜述/007
四 研究方法/013
五 研究進路/016
第二章 家庭生活中的秩序與衝突/020
一 愛情故事/020
二 媳婦當家/031
三 父子之間/042
四 分家立戶/049
小結:家庭生活藝術/056
第三章 社會交往中的情與理/061
一 貴在自立/062
二 禮尚往來/065
三 善鄰敬友/072
四 以理服人/080
小結:社會交往之道/088
第四章 世俗生活中的神聖感/096
一 廟與廟會/096
二 求神拜佛/104
三 祖先崇拜/110
四 信仰天主/114
小結:農民的宗教感/125
第五章 人生意義與心理調適/127
一 人生任務/127
二 人生動力/132
三 人生態度/139
四 人生體驗/143
小結:農民人格及其實現方式/145
第六章 家庭經濟與小農的謀生之道/148
一 土地改革/148
二 集體經濟/166
三 分田到戶/171
小結:生存經濟與勤儉持家/182
第七章 結論與討論/191
一 “過日子”與家庭生活再生產/191
二 “家庭主義”與農民的生活倫理/196
三 “個體化”與“家本位”/200
四 “過日子”與農民的宗教觀念/208
結 語/215
參考文獻/217
後 記/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