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漕古鎮

運漕古鎮

運漕鎮是一個有千年歷史的古鎮,位於含山縣城南40公里,總面積70.3平方公里,4.4萬人口。近年來,被列為省重點建設中心鎮之一。運漕鎮自然條件優越,東進長江,西通巢湖。裕溪河、牛屯河將其環抱,水上運輸發達,又扼巢湖出江咽喉,是上游合肥、舒城、六安、廬江、無為、巢湖等地糧食及其他農副產品出江的必經之地,歷來就是商業重地。運漕鎮是一個有千年歷史的古鎮,鎮內名勝古蹟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運漕古鎮
  • 總面積:7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4.4萬
  • 位置:安徽含山縣城南40公里
地理環境,歷史悠久,自然條件,經濟發展,

地理環境

位於安徽含山縣城南40公里,總面積70.3平方公里(集鎮面積0.49平方公里,街道總長7.66公里),4.4萬人口。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含山縣誌》載:“運漕鎮在縣南八十里東七都,地臨大河,上通巢湖,下接長江,居民稠密,商賈輻輳,舊設巡司”。明代以來便是安徽省江北八大重鎮之一,含山縣首鎮。近年來,被列為省重點建設中心鎮之一。集鎮地處楊柳圩,四面環水,形似出水的荷花,秀麗動人。

歷史悠久

相傳,夏禹治水“鑿東關石樑為渡漕”時,這裡就有了自然的河流,當時只不過是一片汪洋中的土墩,幾經流砂淤積變化,逐步形成為“蓼花洲”。因此,運漕鎮曾有“蓼花洲”、“中閘”、“漕川”的古稱。
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屬“吳頭暮楚”(先為吳地,吳亡入越,越亡歸楚),原鎮西大街(現運漕中學東大門處)的閘圈上曾有青銅鐫刻的“吳楚名區”四個大字,1954年因遭洪水的洗劫,閘毀字失。據《輿地勝紀》和《古今地名大辭典》載:運漕鎮始於東晉,原為漕運,明末清初改為運漕,沿用至今。由於運漕鎮位於裕溪河咽喉要段,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東漢末年(建安十七至二十二年),北魏曹操伐吳,“四越巢湖”,曾屯兵於無、巢、肥江淮一帶,為了便於行軍作戰,運輸糧秣軍需,曹兵即開濡須水(又稱漕河),帆船往來穿梭其間。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年)東吳孫權派人築關拒曹,卡住濡須河口,形成東關,以遏巢湖。運漕河就成了吳兵進退必經之路。明朝朱元璋亦在此鎮迎戰過元軍。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曾派兵駐守運漕、銅閘。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軍在運漕設營。肖卯在《太平軍東關之戰》一文中記載:“清鹹豐三年(1853年)10月初,太平軍為了籌辦軍餉,從天京(今南京)派六、七百隻戰船,向駐在巢湖地區的清兵發動進攻,經裕溪河、三汊河攻克東關、運漕”,載運漕所存大米16萬擔運赴江寧。忠王李秀成的部將洪仁達、何亞林率8000人馬駐紮鎮中,現鎮四周仍留有大小濠溝遺蹟。
鎮內名勝古蹟較多,有萬年台、東嶽廟、三台閣、正覺寺、西徠庵、圓通庵、水閣冰亭、明代巢國公華高墓、藏書樓、百子橋、晏家橋(北魏曹操部將點兵橋)等。此外,還有天主堂、福音堂、同善堂、清真寺、無極道等宗教活動場所。這些文物古蹟除正覺古寺為唐貞觀二年(628年)所建,其餘均建於明末、清朝和民國初年。
萬年台建於辛亥革命後的1917年,位於鎮大北門外(今運漕鎮醫院大院內)。民國初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這一偉大革命,由運漕鎮各商號店鋪捐資建造這座戲台,以紀念民國昌盛萬年。金碧輝煌的萬年台高10餘丈,上下兩層,雕樑畫棟,飛檐翹角,台頂為青銅所鑄,四角風鈴。台正中青龍搶珠空懸,投以金屬幣物即可滾動,活龍活現。台兩旁對聯鑲嵌,台上方“現身說法”4個大字的橫匾,為著名書法家鮑潔所書。萬年台建築規模是省內集鎮戲台之最,每逢節日或重大****,鎮民鄉鄰皆蜂擁而來,台上或戲或歌,台下其樂融融。此台因年久失修,已於1963年拆毀。其它名勝古蹟,也幾經滄桑,除少數外,絕大部分已蕩然無存。
鎮西街和上大街的孝子坊、翰林坊、貞烈坊、貞節坊等牌坊,氣勢恢宏可惜多已拆毀。鎮中10多家宗祠和多處兩層磚木結構瓦頂的明、清徽派民居,古樸典雅,透出滄桑古韻。

自然條件

裕溪河、牛屯河將其環抱,水上運輸發達,又扼巢湖出江咽喉,是上游合肥、舒城、六安、廬江、無為、巢湖等地糧食及其它農副產品出江的必經之地,歷來就是商業重鎮。有關史料記述:“有72條巷,48道閘,專人駐守,晨開夜鎖”、“商船綿延數里”、“商賈盈萬”、“店鋪百戶”、“長持盛旺而不衰”,商貿十分繁榮。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特別是1943年,新四軍和游擊隊在此成立了臨江指揮部,運漕鎮就成了這一地區政治、經濟、商業的中心,鼎盛時期,集鎮人口增至1萬多人。《安徽通志館採訪表》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全鎮從商達800多戶,2400多人,有各種商號107家,主要有百貨、雜貨、布店、海貨、醬坊、藥店、黃煙店、茶葉店、山窯店;服務業80多家,主要有茶館、酒樓、水爐、鐘錶、照像、浴池、縫紉;各種牙行38家,主要有糧食行、鹽行、竹木柴炭行、石灰行、水果行、魚行、牛行、豬禽行;各種作坊27家,主要有染坊、糖坊、麵坊、礱坊、皮坊、蠟燭坊、炕坊;各種工匠34家,主要有車匠、機匠、銀匠、木匠、篾匠、錫匠、瓦匠、石匠;手工服務業27家,主要有印刷、裱畫、刻字、紙店、傘店、白鐵、香店、炮竹、笆頭、鐵匠;其它行業21家,主要有屠宰、典當、寄售、錢莊、書店。運漕鎮地處“含山糧倉”的楊柳圩,隔河相望的無為縣上、下九聯大圩糧源充足,民國期間,是為四大米市之一的蕪湖市提供糧源的“小米市”。戰爭初期,運漕鎮糧行有50多家。最大的糧行是朱氏糧行,由朱博文祖上開辦,主要成交對象是蘇南、蘇北、蕪湖等地的糧商。當時比較知名的糧行有:徐永友開辦的“徐慶記糧行”,張家梅開辦的“張梅記糧行”,金華宏開辦的“金氏糧行”,趙公俠開辦的“趙氏糧行”,羅益豐開辦的“羅氏糧行”,呂立舉開辦的“呂氏糧行”等。民國十六年段祺瑞後裔在運漕興辦“三益公礱坊”,僱工50人,日產大米1萬多公斤。1938年商人薛宗田開辦的“薛興隆米廠”,用柴油機日加工大米1.5萬多公斤。由於商業發達,早在清鹹豐年間運漕就設有厘局(最早的稅務機構)抽收米厘。據史料載:民國元年,運漕厘局全年比額為28.96萬元,米捐比額為12萬串。民國五年至十一年實收厘金比額為135.54萬元。民國初年,當時的安徽軍就在運漕設立了“中華銀行分行”,發行銀元券,辦理匯款及銀錢兌換、並代理公庫。“交通銀行”在運漕設立匯兌所,銀行在運漕設立辦事處,還兼辦徵收鹽稅。此外,民國初年,李鴻章家族在運漕開設“道隆錢莊”,運漕鹽商盧子富、俞越樓、楊冠三、韓受庭、丁藹庭五戶合股建立“公合興錢莊”。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運漕就設立了郵政分局。當年,蕪湖普安公司新購快輪兩隻,通航蕪湖、運漕、合肥。民國十六年(1927年)旅居運漕經商的“徽州同鄉會”又籌集股金1.5萬銀元,創辦運漕“圓明電燈有限公司”(又名“圓明電燈廠”),用柴油發電照明,為含山縣內用電之始。
新中國建立後,僅縣委、縣****、縣****局設在含山縣城環峰鎮,其他縣直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均設在運漕鎮,1954年發大洪水,破圩後才搬遷至環峰鎮。隨著經濟建設的加快,八十年代運漕鎮工業和鄉鎮企業迅猛發展,有皮鞋廠、禽蛋廠、印刷廠、綜合廠、水廠、糧油廠、食品廠、醬廠、砂輪廠、酒廠、起重機械廠等10多家。
改革開放以來,在****含山縣委、縣****的領導下,運漕鎮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社會經濟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交通運輸更加便捷,運漕河可通航500噸貨輪,年流通量千萬噸以上。塔運公路穿入境內,水運上溯巢湖、無為,下出裕溪口,直達蕪湖、南京。陸路每天有客車10多個班次,開往含山、和縣、巢湖、蕪湖、馬鞍山、合肥、南京、上海、北京等地。鎮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除盛產水稻、棉花、瓜果、蔬菜、荸薺、菱藕外,還盛產鱖魚、鯽魚、鱅(胖頭)、鱧(黑魚)、鯿、鰱、鯉、黃鱔、青蝦、河蚌、甲魚等水產品。“三汊河螃蟹”個大體健,肉肥黃滿、肉質細嫩,由於此地水流湍急,故能置於光滑玻璃板上翻身自如,味道鮮美,暢銷省內外。運漕美食“松枝烤鴨”鮮美香脆,風味獨特,久負盛名;“運”牌系列白酒榮獲國際金獎、國優精品;“絞股藍”低度保健酒填補了國內空白。文教衛事業也發展很快。鎮內有1所完中、2所國中、12所完小、3所幼稚園、4所衛生所、20個衛生室,文化站、廣播站、有線電視、程控電話、自來水等城鎮功能齊全。運漕國小系省農村示範國小。運漕醫院經省衛生廳命名為一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新建“蓼花洲菜市場”是全省鄉鎮中規模較大的農貿市場之一。

經濟發展

,凝心聚力,加快發展。以農業產業化為突破口,棉花種植面積擴大,收購加工企業猛增,目前已發展到有裕豐、振華棉業有限公司等企業21家,年產值4億元,利稅1500萬元。2004年,運漕鎮社會總產值1.2億元,人均3164元,財政收入775萬元。不遠的將來,古鎮運漕,將會更加瑰麗多彩,以其嶄新的面貌展現在江淮大地上。“響石街上皆石響,關門鎮裡正門關。”這是含山縣的一副特色對聯,而對聯中所說的響石街,就是有1500年歷史的古鎮運漕。為了恢復響石街的歷史原貌,今年初,運漕鎮投資30多萬元,對上大街280米長的老街,恢復修建石板路。由此,運漕鎮居民又看到了古鎮保護的希望。
運漕鎮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據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的《含山縣誌》記載:“運漕鎮在縣南八十里東七都,地臨大河,上通巢湖,下接長江,居民稠密,商賈輻輳,舊設巡司”。長期居住在古鎮的老居民陳維銓回憶:“過街木樓石板路,青磚小瓦馬頭街”是古鎮典型的建築風格。鎮上原有三十六條大街、七十二條小巷和三台閣、萬年台、東嶽廟、西來庵、貞烈祠、正覺寺、藏書樓等名勝古蹟。古往今來,商賈雲集,貿易發達,是和縣、含山、無為三縣交界,方圓數十里的商品集散中心。白天,商船穿梭,商客不斷;夜晚,漁火連綿,萬家燈火,有小蕪湖之美譽,明代以來便是安徽省江北八大重鎮之一,含山縣首鎮。
這樣一個名馳江淮的千年古鎮,由於戰爭年代的破壞,和歷史上數次潰堤水災的侵襲,給古鎮帶來了無盡的創傷,千年古鎮的歷史原貌正在逐漸風化消失。當地居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保護古鎮,恢復古鎮的歷史原貌,讓千年古鎮重現昔日繁華的風采,成為該縣政協委員提案的焦點,也成為古鎮居民的共同心聲。
隨著旅遊經濟的迅猛發展,古民居古建築保護力度的逐步加大,千年古鎮運漕的恢復保護工作也提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據運漕鎮工會主席陳鈞介紹:今年以來,運漕鎮黨委、政府加大了對古鎮保護與恢復的力度,今年6月,請南京先銳城市規劃設計諮詢事務所幫助制訂了《運漕鎮鎮區中心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成立老街歷史整理工作組,抽調專人走訪老人,根據他們對千年古鎮運漕歷史及重點古建築情況的回憶和描述,形成文字材料,並繪製效果圖,為今後老街恢復性建設打下基礎。與此同時,聘請東南大學的專家學者制訂《老街保護規劃》,著手恢復西大街土地巷口到老砂輪廠的青石板路面,在條件成熟時,逐步恢復建設三台閣、萬年台、西來庵、小北門牌坊、北子橋等被毀景點,讓千年古鎮重展昔日的雄風。
古鎮恢復會有期。按照“保護老街,建設新街,拉開框架,提升檔次”的新理念,運漕鎮黨委、政府正積極謀劃著名新的開發保護新高潮。相信一個集古鎮風韻、現代文明、適宜人居、水鄉特色的新型集鎮在不久的將來將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