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安回族鄉

進安回族鄉

位於岷江上游川西北部高原,川、甘、陝、青數省交界處,海拔2850米,地理位置顯要,素有“川西北門戶”、“邊陲重鎮”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進安回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
  • 下轄地區:窯壩村、窯溝村、蒼坪村等
  • 電話區號:0837
  • 郵政區碼:623300 
  • 地理位置:松潘縣城城郊
  • 面積:23.42平方千米 
  • 人口:5285人(2017) 
  • 氣候條件:寒溫帶季風氣候 
  • 機場:九寨黃龍機場
  • 火車站松潘站(在建) 
  • 車牌代碼:川U
  • 海拔:2850米
鄉鎮介紹,人口數據,行政區劃,歷史沿革,氣候條件,位置境域,

鄉鎮介紹

進安回族鄉位於松潘縣城城郊,1959年置城關公社,1978年更名為進安公社,1984年改為進安回族鄉。東與大寨鄉毗鄰,南與青雲鄉接壤,西鄰牟尼鄉,北鄰十里回族鄉,幅員面積23.42平方千米。全鄉共有10個行政村,16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地東裕村海拔2850米,西門頂村為全鄉村民居住地最高處,海拔3100米。鄉境內沒有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僅有少量草場資源;鄉境內居住著藏、羌、回、漢四個主體民族。糧食作物一年一熟,主產小麥、胡豆和馬鈴薯。境內年均氣溫5.7℃,最高月均氣溫14.5℃,最低月平均氣溫-4.3℃,冬季時間長,每日早晚溫差大。年降水量為729.7毫米,全年日照充足,氣候乾燥,無明顯四季之分。
自古以來,不僅是數省邊界的商貿集散地,更是連線西北與西南的民族走廊,民族成分複雜。藏、羌、回、漢族生活在這裡,互相交流,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進安回族鄉的民族格局。進安回族鄉下轄順江一村、順江
二村、東裕村、外城村、窯壩村、窯溝村、蒼坪村、西門頂村、大壩山村、羊裕屯村十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地為松潘縣縣城進安鎮。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957
2950
3007
家庭戶戶數
1369
家庭戶總人口(總)
5931
家庭戶男
2943
家庭戶女
2988
0-14歲(總)
1703
0-14歲男
836
0-14歲女
867
15-64歲(總)
3960
15-64歲男
1983
15-64歲女
1977
65歲及以上(總)
294
65歲及以上男
131
65歲及以上女
16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814
總人口5285人(2017)。

行政區劃

進安回族鄉村莊名錄
順江第一村
順江第二村
窯壩村
倉坪村
羊裕屯村
西門頂村
大壩山村

歷史沿革

松潘進安回族鄉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地處邊陲的軍事重鎮,是內地與西羌吐蕃茶馬互市的集散地,有“高原古城”之稱。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在今川主寺鎮建立湔氐縣,為松潘地區縣級建置之始,至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松州,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松州、潘州二衛,尋並為松潘衛,“松潘”之名自滋始。清置松潘廳和松潘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改松潘直隸廳為松潘縣,縣級建置沿用至今。

氣候條件

松潘地處岷山山脈中段,屬青藏高原東緣。地貌東西差異明顯,以高山為主;地形起伏顯著,相對高差比較大,最低處牡羊鄉梭子口海拔為1082米,最高處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相對高差4506米。
山川、河流松潘山勢陡峭雄偉,主要有雪寶頂、弓槓嶺、哲波卡、樺子嶺、金蓬山、垮石岩、紅星岩、辣子山等山體。境內有岷江河、涪江河、熱務曲、毛爾蓋河、白草河及大小支流200餘條,大小河流最終匯成了年平均徑流總量為40.2億立方米的岷江和涪江兩大水系。
氣候、降水由於地形複雜,海拔懸殊,導致松潘的氣候具有按流域呈明顯變化的特點,小氣候多樣且災害性天氣活動頻繁。涪江流域濕潤多雨、四季分明;岷江流域少部分地區乾旱少雨,大部地區則寒冷潮濕,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四季不明。各地降水分布不均,但乾雨季分明,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以上,多年平均氣溫5.7°C,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1.1°C,多年平均降水量720毫米。

位置境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