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組

連雲港組(Lianyungang Fm)屬全新世。命名剖面位於江蘇連雲港南錦屏山酒店採石場邊坡上,系人工揭露剖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雲港組
  • 地點:連雲港南錦屏山酒店採石場邊坡
  • 簡介:蘇北全新統的典型剖面
  • 命名:陳希祥等於1983年命名
基本資料,時代,命名,特徵,

基本資料

為蘇北全新統的典型剖面。下段以灰黃色亞砂土或亞粘土夾砂層為主;中段以灰黑色淤泥質亞粘土夾粉砂為主;上段為土黃、灰黃色亞砂土夾亞粘土或中、細砂層,微層理較為發育。地層一般厚7~15米,海濱河口一帶可達40餘米。與下伏戚嘴組呈假整合接觸。下段產孢粉Artemisia Quercoidites Chenopodiacea Pinuspollenites組合,重礦物組合非穩定礦物占優勢,反映當時氣候溫涼略乾;中段為Quercoidites Artemisia Chenopodiaceae Pinuspollenites組合,重礦物組合穩定礦物增加,反映當時為濕熱氣候;上段為Artemisia Quercoidites Chenopodiaceae組合,重礦物組合中褐鐵礦含量較高,反映當時為溫暖略濕的氣候。含哺乳動物亞洲象(未定種),中段見有海相生物或湖沼相螺殼以及哺乳類動物化石Bubalus sp.。下段多為沖積湖積相或過渡相;中段系湖沼相或濱海相;上段為沖積、海積過渡相。下段地層古地磁測年位於哥德堡亞時,年代約為11000年;中段(2860±80)年。該組地層分布廣、相變大、沉積薄,明顯受到地形起伏的影響。在河槽、漫灘、湖盆、海濱以及三角洲河口等處有廣泛分布,在隆起區沉積層變薄,以至缺失。

時代

Qh

命名

陳希祥等,1983年命名。

特徵

下部以灰黃色亞砂土或亞粘土砂層為主;中部為灰黑色淤泥質亞粘土粉砂;上部為土黃、灰黃色亞砂土夾亞粘土或中、細砂層。含亞洲象等哺乳動物及孢粉等。其下段產孢粉Artemisia- Quercus- Chenopodiaceae- Pinus組合,重礦物組合非穩定礦物占優勢;中段為Quercus- Artemisia- Chenopodiaceae-Pinus組合;上段為Artemisia- Quercus-Chenopodiaceae組合;哺乳動物:亞洲象(未定種);中段見有海相生物或湖沼相螺殼以及哺乳類動物化石Bubalus sp.。下段地層古地磁測年位於哥德堡亞時,年代約為11000a;中段14C測年結果為(6195±95)a;上段年齡約為(2860±80)a。與下伏戚咀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一般厚7-15米,濱海河口一帶厚40餘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