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縣(連平(廣東省河源市轄縣))

連平縣(廣東省河源市轄縣)

連平(廣東省河源市轄縣)一般指本詞條

連平縣位於廣東省北部,與江西省全南、龍南縣相鄰,是105國道入粵第一縣。新豐江上游;介於北緯24°度06′至24°36′,東經114°14′至114°56′之間;縣境東西長72.4公里,南北寬55.6公里。東與和平縣接壤,南與河源市東源縣新豐縣相連,西與翁源縣毗鄰,距離廣州市217公里、河源市107公里、深圳市278公里、贛州市263公里。全縣總面積2365平方公里;連平資源豐富,素有粵北“有色金屬之鄉”之稱。轄13個鎮,159個村委會,16個居民委員會,縣政府駐元善鎮。

連平是一個迅猛發展的後發地區。2004年和2005年連續兩年全縣經濟綜合增長率排名全省67個山區縣(市)第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連平縣
  • 外文名稱:Lianping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下轄地區元善鎮上坪鎮陂頭鎮等13個鎮
  • 政府駐地:元善鎮
  • 電話區號:0762
  • 郵政區碼:517100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北部
  • 面積:2365平方公里
  • 人口:41萬(2016年)
  • 方言客家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九連山聖跡蒼岩、上坪桃花
  • 車牌代碼:粵P
  • 行政代碼:441623
  • 地區生產總值:92億元(2015年)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氣候,地質,地貌,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人口,經濟,綜合,第二產業,社會事業,交通,綜述,公路,水路,方言,教育,旅遊,榮譽,

建置沿革

據出土文物考證,連平縣地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群居住。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連平屬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連平屬南海郡,為龍川縣地。秦二世元年(前209),連平屬南越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至三國時期,連平屬南海郡龍川縣、桂陽郡湞陽縣地。東晉時期,連平屬東官縣。南朝齊高帝建元二年至明正德十二年(480-1517),連平先後屬河源縣、湞陽縣、龍川縣、循州、翁源縣地。明正德十三年至崇禎六年(1518-1633),連平分屬河源、翁源、長寧(新豐)、和平縣地。
崇禎七年(1634),奉旨割惠州府和平縣之惠化圖、河源縣之忠信圖、長寧(新豐)縣之長吉圖,韶州府翁源縣之東桃、銀梅兩鋪(後稱銀梅圖),置連平州。州治設在元善鎮,轄和平、河源兩縣,屬惠州府。這是連平單列縣級散州的開始。清沿明制,連平仍設州,但無屬縣。
宣統三年(1911)九月,連平改州為縣,屬惠州府,下轄4個圖:惠化圖、銀梅圖、長吉圖、忠信圖。民國3年6月,省、縣之間設道制,連平屬潮循道。民國7年,全縣設4區:惠化區(一區)、銀梅區(二區)、長吉區(三區)、忠信區(四區)。民國14年,省、縣之間設行政區,連平屬東江行政區。民國15年至17年,連平轄5個區:惠化(一區)、上坪(二區)、長吉(三區)、忠信(四區)、銀梅(五區)。民國25年9月,廣東省始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連平屬第六區(區址:韶關)。民國36年,連平改屬第七區(區址:興寧)。
民國38年(1949)6月2日,連平縣人民政府在忠信長安旅店(現忠信供銷社舊址)成立。6月25日,縣人民政府遷至元善鎮。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連平屬東江專區(區址:惠州)。1952年,改屬粵北行政區(區址:韶關)。1956年,改屬惠陽專區。1958年11月,連平、和平兩縣合併,仍稱連平縣,隸屬韶關專區。1959年11月,陂頭(包括貴東)劃給翁源縣轄。1960年4月,隆街(包括田源、崧嶺、溪東)劃給新豐縣轄。7月初,惠化、上坪劃給新豐縣管轄。連平縣委、縣人委機關遷往和平陽明鎮辦公,連平縣改稱和平縣,隸屬韶關專區。1962年6月,原劃給新豐、和平兩縣的社(鎮)重歸連平,恢復連平縣建制,仍屬韶關專區,縣人委設在元善鎮。1963年6月,改屬惠陽專區轄。1967年6月,陂頭(包括貴東)從翁源劃歸連平縣轄。自此,原連平縣境復原。1983年冬,撤社設區(鎮)。1987春,撤區建鄉(鎮)。1988年1月,河源市成立,連平改屬河源市轄。1949年10月,全縣設定4個區:惠化區、忠信區、隆街區、陂頭區,區以下設2鎮23鄉185村。1952年4月下旬,增設大湖區,從忠信區分出,全縣共設定五個區。
1957年12月,連平撤銷區設定,全縣改設為17個鄉(鎮)。1958年10月,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全縣17個鄉鎮合併成為惠化、忠信、大湖、隆街、陂頭5個人民公社,同年12月,從忠信公社析出石背公社。1959年11月,陂頭公社(包括貴東)劃給翁源縣管轄。同年12月,從惠化公社劃出上坪公社。
1960年2月,從大湖公社析出蓮塘公社(農場)。同年4月,石背公社劃歸忠信公社管轄,石背公社撤銷;隆街公社劃給新豐縣管轄。同年7月,惠化公社、上坪公社劃給新豐縣管轄。
1961年9月,設定三角公社(從大湖公社劃出)。同年11月,增設忠信鎮及油溪、高莞2個公社(均從忠信公社劃出)。
1962年6月,增設內莞公社(從惠化公社劃出)。同月,將當時屬新豐縣管轄的隆街、上坪、內莞、惠化、(包括元善鎮)以及當時屬和平縣管轄的大湖、三角、蓮塘、油溪、高莞、忠信(包括忠信鎮)等公社重歸連平,恢復連平縣建制。11月,從惠化公社劃出元善鎮,設定為公社級鎮。
1963年3月,忠信、油溪、高莞3個合併為忠信公社,大湖、三角合併為大湖公社。全縣176個生產大隊並為116個生產大隊。
1964年7月,從忠信公社劃出九連公社。1966年5月,元善鎮改稱為紅陽鎮。至此,全縣設有人民公社9個、鎮2個。同年9月,撤銷忠信鎮建制,將該鎮併入忠信公社。
1967年6月,陂頭公社由韶關專區翁源縣劃歸惠陽專區連平縣管轄。1973年1月,蓮塘公社(農場)改稱蓮塘茶場,為省屬單位。1976年7月,增設溪山、田源2個人民公社。1977年3月,忠信公社劃分為忠信、油溪、高莞3個公社。1978年6月,從陂頭公社劃分出貴東公社,從大湖公社劃分出繡緞公社。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7月5日,連平縣轄13個鎮:元善鎮上坪鎮內莞鎮陂頭鎮溪山鎮隆街鎮田源鎮油溪鎮忠信鎮高莞鎮大湖鎮三角鎮繡緞鎮。共有159個村委會、16個居委會。
連平縣行政區劃圖連平縣行政區劃圖

地理環境

位置

連平縣地處廣東省北部,位於北緯24°06'至24°36',東經114°14'至114°56'之間。縣境東西長72.4公里,南北寬55.6公里。東與和平縣接壤,南與河源市郊區、新豐縣相連,西與翁源縣毗鄰,北與江西省的龍南、全南兩縣交界。全縣總面積2365平方公里。

氣候

連平縣地處廣東省北部,南嶺山脈的南麓,位於東經114°14'至114°56',北緯24°06'至24°36'之間,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主要特徵是:夏冬長、春秋短,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降水季節明顯。

地質

連平縣區域地質構造位於贛閩隆起區與粵桂湘褶皺帶的接觸處,貴東一大東山東西向構造帶的東南部。
縣域內地層分布很廣,以下古生界地層為主,其中震旦系、寒武系地層大面積分布於新嶺頂及九連山一帶,上古生界地層則呈帶狀分布於忠信及陂頭垇陷盆地中。北北東、北東向褶皺、斷裂組成了連平區域構造的基本格局。其中九連山複式背斜為連平最巨型的基礎褶皺,黃牛石頂斷層在西部切過了縣域內大部分地層,並繼續往北、南延伸。此外,在下坪附近見多組北西向斷層及近東西向斷層。
縣域內岩漿岩主要分布在貴東、大尖山、大頂及九連山一帶。以大型岩基產出為特徵。規模較大者為:貴東岩體、石背岩體、大尖山岩體、涮源岩體等,這些岩體對縣內鐵、鉛鋅、鎢等礦產的分布與形成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岩體形成時代大部分為燕山旋迥第三期,部分為燕山旋迥第一期。

地貌

連平縣地處粵北九連山區,地形複雜,起伏較大,地勢自北向東南和西南方向傾斜,平均海拔為693.5米。九連山脈在境內自北分別向西和西南方向延伸,兩大水系(東江水系、北江水系)六條主要河流(連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大湖河、陂頭河、貴東河)縱橫全境,北、中部多為中、低山,西南部大多是丘陵地帶,東南部以谷底盆地為主。
連平縣連平縣
根據地貌形態特徵,縣內地貌大致可分為北、中部山地區、西南部丘陵區和東南部盆地區及陂頭、內莞喀斯特地形區。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連平縣境內野生動物品種繁多,分布廣,主要有獸類、禽類、魚類、甲殼類、兩棲類、昆蟲類等。連平縣是廣東省林業縣之一,山地廣闊,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植物生長。野生植物有樹木、竹類、藥用植物、花草類等。
松、杉樹是縣境內的古老樹種,分布廣,易生長,是縣內傳統用材樹。建國後,特別是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引進的新樹種有桉樹,主要種植於公路兩旁和房屋四周。竹類主要有毛竹(俗稱苗竹,主要分布在陂頭、貴東、九連等地)。

土地資源

據1980年農業區域調查:全縣土地面積354.74萬畝,其中耕地24.65萬畝(水田18.45萬畝、旱地6.20萬畝),占總面積的6.95%;山地320.95萬畝,占總面積的90.47%;水面(河流、山塘、水庫)4.44萬畝,占總面積的1.25%;居民點及工礦用地3.42萬畝,占總面積的0.96%;交通用地1.28萬畝,占總面積的0.36%。

人口

2015年,全縣13個鎮年末總人口410611人。其中農業人口345724人,占全縣戶籍總人口的84.2%;非農業人口64887人,占15.8%;元善鎮75990人,上坪鎮33266人,內莞鎮19200人,陂頭鎮34249人,溪山鎮18094人,隆街鎮45180人,田源鎮14028人,油溪鎮36623人,忠信鎮53641人,高莞鎮24788人,大湖鎮22172人,三角鎮17457人,繡緞鎮15923人。全縣社會勞動力221446人。
連平的人口絕大多數是中原漢族的後裔。縣境內在新石器晚期已有人類聚居。後周以後,縣內居民多數為客家人,土著居民只有少許。客家先民原聚居於中原一帶,由於戰亂等原因,隋唐以來,多次遷徙於福建、江西、廣東等地。縣地自隋代到清代,歷代都有客家居民遷入,其中大部分均系明朝初期從福建、江西遷來。民國期間,有少部分居民從廣東東部的梅州市梅縣區興寧五華、等地遷來。建國後,外地遷來人口較少,僅有部分水庫移民及少數因婚姻或工作關係遷入縣境的人員。
明末建州至清初,縣境內人口密度很小。按1988年全縣總面積2365平方公里計算,清康熙二十年(1681),每平方公里為4.2人;光緒三年(1877)為20.6人;宣統元年(1909)為34.9人;民國20年(1931)為39.9人;民國24年為44.1人;1949年為55人,比清康熙二十年每平方公里增加了50.8人。
建國後,連平人口一直持較大幅度上升。1952年,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60人;1962年為74.2人;1972年為101.5人;1982年121.4人;1988年為136.2人,比1952年每平方公里增加76.2人。
按自然地區分布,連平人口南部稠密,東北部稀疏。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忠信平原,西南部的丘陵、盆地,中、北部的山間川地。
從各鎮人口分布來看,人口密度和人口規模均差異懸殊。1988年,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忠信鎮,每平方公里為470.42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貴東鎮,每平方公里僅為40.83人;人口規模最大的是元善鎮,為54116人;人口規模最小的是九連鄉,僅為5047人。

經濟

綜合

建國後連平經濟的發展,從1953年土地改革結束至1988年,大體上可劃分為4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1953~1957年)
這一時期是國家的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連平工農業及其它行業持續、正常發展。在農村完成了土地改革,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廣大農民分到了田地,翻身做主人,種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大搞治山、治水等農田基本建設,糧食產量直線上升,農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1957年實現了“三個百分之九十”,即百分之九十的農戶人社,百分之九十的農田增產,百分之九十的農戶增加收入。是年,國務院授予連平“全國農業先進縣”的光榮稱號。與此同時,工業也從幾乎空白髮展到初具規模。至1957年,已辦起地方國營工廠6間。開通了連(平)新(豐)公路,連平縣城汽車可直通廣州,比原來繞經忠信至廣州,縮短路程80公里。交通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從1952年的105萬元一躍為1957年的511.3萬元,增長近4倍。
第二個時期(1958-1965年)
這一時期,由於“左”的路線影響,出現了“大躍進”、“公共食堂”、“反右傾”等方面的錯誤,經濟跌入低谷。1958年下半年,貫徹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搞“大躍進”運動,全縣辦了5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採用大兵團作戰的方式,全民大煉鋼鐵,搞水利大會戰。在農村,1958年冬至1959年春,大辦以生產隊為單位的“公共食堂”,“一日三餐乾飯,吃飯不要錢”,浪費了大批糧食。同時,在水稻生產上大搞高度密植,放高產“衛星”,提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口號,嚴重違背了自然規律,人為地破壞了農業生產。1959年,又盲目地搞土地深翻,打亂了耕作層,造成土地肥力下降。以致1958~1960年間,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減少了1.7萬多畝,糧食畝產也下降了10.5公斤,人均口糧減少,農民生活水平嚴重下降。工業方面,由於急於求成,盲目冒進,1958~1960年辦了9間廠、1個拖拉機站。因缺乏技術,產品質量不過關,也因盲目上馬,缺乏原材料,成了無米之炊。除拖拉機站得以保留下來外,其餘9間廠一兩年內陸續下馬。1961年,貫徹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國民經濟調整方針,糾正“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中的“共產風”、浮誇風、命令風、瞎指揮、“特殊化”等“左”的錯誤,退賠平調物資,實行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農村體制改革,對農村及整體經濟發展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是,農業生產仍然發展不快,1961-1965年,糧食畝產總在122—151公斤之間徘徊,農村人均收入也只有40-50元,人均口糧186公斤左右。工業也很薄弱,1962年6月連平縣建制恢復後,需要迅速恢復和發展自己的工業,先後辦了9間工廠。
第三個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
這個時期,農村全面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實行“以糧為綱”,推行“政治評分”,大搞“平均主義”,“割資本主義尾巴”,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打擊了他們的勞動熱情,壓抑了生產力的發展,使農村經濟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糧食畝產一直在150公斤左右徘徊,農民人均收入只有50-64元,人均口糧180.5-223公斤。“工業學大慶”,學大慶經驗,促工業發展。同時,貫徹“備戰、備荒”的指示,工業搞“山、散、洞”,把沿海地區的一些工廠疏散到山區。結果,連平5間疏散廠先後逃不脫停產的厄運。
第四個時期(1977-1988年)
這一時期是連平經濟發展時期。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貫徹改革開放的方針,在廣大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繼1982年糧食總產超歷史後,1988年糧食單產、總產又創歷史最高紀錄。同時,逐步建立了水果、茶葉、蠶桑、香菇、蒜頭、玉米、木薯等商品生產基地,使農業生產向商品化、基地化方面發展。工業也取得較大的成績。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掀起熱潮,鋅品、藥品、水泥、松香生產均有較大的發展。尤其是鐵礦生產,立足縣內資源優勢,大搞礦山建設,使泥竹塘鐵礦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成為縣的工業大戶。全縣工業總產值由1980年的2170萬元(1980年不變價,下同)上升到1988年的9795萬元。基本建設、交通、郵電、商業、外貿等也有較大的發展。
2014年連平縣地區生產總值106.1億元,增長11.3%,工業增加值79.4億元,增長1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4.6億元,增長17.5%。

第二產業

建國前,連平縣交通閉塞,經濟落後,工業基礎薄弱,只有一些為當地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的個體小手工業和農村小作坊。主要有石灰、陶瓷、磚瓦燒制,炮竹、鐵木器製造,以及採礦、造紙、榨油、釀酒、竹器編織等行業。其時,較有名氣的工業產品有:縣城出產的炮竹,暢銷省內外;上坪東南出產的東莊紙及三洞出產的毛邊紙,遠銷香港;隆街百叟出產的生曬豉油,馳名東江流域和廣州一帶。
建國後,工業特別是國營工業從無到有快速發展。縣委、縣政府對工業的發展非常重視。從1949~1957年,先後建立了2間火力發電廠、1間松香廠、1間煉鐵廠、1間印刷廠、1間農機修理廠。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有5萬元,195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32萬元,比1949年增長了65.4倍。
1958“大躍進”期間,全民大煉鋼鐵,一哄而起,全縣辦起了幾十間鋼鐵廠。由於脫離實際和違背了客觀規律,結果這些廠在2年內相繼下馬,給全縣的經濟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1961~1965年,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縣工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這一時期,除原有的工業外,新建了連平食品廠、火力發電廠、連平礦站、新溪煤礦、大埠陶瓷廠等5間企業。196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684萬元,比1957年增長了106%。
文化大革命”期間,連平工業受到了衝擊。由於全面推行“左”的路線,企業管理制度受到了嚴重破壞,企業經濟效益下降。但經過全縣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
1969年起工業生產開始回升,並在當年籌建連平製藥廠,1970年7月正式投產。1972年4月,籌建內莞水泥廠,1975年正式投產。197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為2126萬元,比1965年增長了2.1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連平工業得到了協調和快速的發展。縣逐步對工業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至1988年,共完成技改項目20個,使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如水泥廠由原來的年產量1萬噸,擴大到年產量4萬噸。製藥廠由原來只能生產大蜜丸、散劑及酊水劑等,擴大到生產肌苷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鹽酸黃蓮素片、藿香正氣丸十全大補丸安胎丸桔紅丸鹿角膠板藍根沖劑等。中西藥綜合生產能力由1978年的80噸,擴大到1988年的2000噸。另一方面,發揮資源優勢,大搞礦山建設,籌建開發了尖山鉛鋅礦和泥竹塘鐵礦。198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9795萬元,對比1979年增長284.3%;創稅利1454萬元,對比1979年增長293.2%,人均年創稅利達1935元。

社會事業

全縣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由九十年代不足8平方米增加到現在18平方米,城鎮文化、教育、體育、衛生、醫療、環保、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普遍得到改善。縣城建起了可容納2萬人的體育中心,忠信鎮建起了可容納1萬多人的文化廣場。全縣建起各類市場23個,面積3萬多平方米。

交通

綜述

建國前,連平縣運輸業非常落後,貨物陸路運輸主要靠肩挑,也有極少量的手推車、牛車、馬車和板車等。水路運輸靠小木船。人們赴集、外出大都靠雙腿行走。
建國後,尤其是80年代後,運輸業日趨發展,運輸網點遍及城鄉。至1988年,全縣(含省、市、縣企業、事業)單位擁有大小客貨汽車770輛。其中載客汽車291輛,普通載貨汽車477輛,特種汽車2輛。輪胎式拖拉機750輛,其中手扶拖拉機647輛。機車298輛,其中兩輪機車273輛。各種客運年總量為156.21萬人次,周轉量為12761.65萬人公里。年貨運總量89.9萬噸,周轉量為5543萬噸公里。

公路

民國24年(1935),官汕公路剛剛築成時,縣內汽車甚少,來往的多是外地車輛。民國27年,日軍入侵廣東,對全省公路實行大破壞,僅剩粵東、粵北兩個地區2000多公里的公路可通車。省會北遷韶關,大量的軍、商車輛進入官汕線,川流不息經過連平。
1951年,連平汽車站成立,韶關大坑口至河源燈塔客運班車首次停靠連平(第一天韶關大坑口~連平。第二天:連平~河源燈塔~連平。第三天:連平~韶關大坑口)。1959年後,汽車運輸業不斷發展,供銷、商業、林業、糧食、工業部門陸續成立汽車隊。1980年後,汽車運輸業發展迅猛,大部分鄉鎮成立了汽車隊,汽車運輸專業戶蓬勃興起,運輸網點逐漸增加,汽車運輸成為主要運力。1988年,全縣有汽車站6個,汽車隊17個,汽車運輸專業戶173戶,各類型拖拉機專業運輸戶750戶。汽車、拖拉機運輸總量為89.9萬噸,比1953年增長118.9%,其中運輸木材32.3萬噸,水泥、鋼材27.8萬噸,紡織品7.2萬噸,日用品6.8萬噸,化肥、種子、糧食、飼料9.9萬噸,建築材料及其它物品5.9萬噸。經營客運的單位有23個,營運線路49條,營運里程9712公里。每天由連平縣開出班車55班次,通達2省20市32個縣,貫通縣內15個鄉鎮,年客運量156.21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2761.65萬人公里。
連平交通便利,國道105線縱貫南北。在建的G45大廣高速公路連平至從化段從南到北貫穿本縣,G78汕昆高速公路龍川至懷集段(規劃)橫貫本縣東西。

水路

清代至民國時期,水上運輸為連平主要運力。通航河流主要有隆街河、忠信河和新豐江,航道一般通行2~3噸木船。
50年代後,隆街河、忠信河因河道淤塞而停止通航。新豐江則一直通航至1988年。

方言

連平居民操的全是客家話,其音系與和平話、興寧話相比更接近於梅縣話。連平話除縣城話以外,還有次方言,可分為4個片:忠信、隆街、上下坪、陂頭。這4個片的主要差別在字調上,如“(我)”,縣城話說ŋai12,上、下坪話說ŋai44,忠信話說ŋai11,隆街話說ŋai31,陂頭話說ŋai51。自然辭彙上也有一些差異,如“祖母”,縣城話說“阿婆”,忠信話卻說“阿嬤”。

教育

明崇禎八年(1635),連平州城設立學官(文廟)。清代雍正二年(1724)十一月,在州城“牟公祠”創辦義學1所。隨後,境內學館、私塾逐漸增多。光緒三十一年(1905),州城“鳳陽書院”改為州立高等國小堂,各區陸續興辦國小。民國15年(1926)開始設縣立初級中學1所。此後,中、國小教育有所發展。至1949年建國前夕,全縣有中學4所,學生528人;國小71所,學生9227人。
建國後,連平重視教育,增加教育經費的投入,改造、培訓師資隊伍,進行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調整教育結構和學校布局,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其間,雖走過彎路,有過挫折,但教育事業仍發展較快。1957年,在校中學生1463人,比1949年增長1.77倍。小學生1.6萬人,比1949年增長0.74倍。1958年,全縣脫盲人數93205人,脫盲率占84%,受到上級嘉獎。1965年,全國農村半農半讀會議後,全縣辦起223個耕讀班,學生6669人。“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事業遭受嚴重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過撥亂反正,教育事業得到恢復和發展。1984年基本普及國小六年制義務教育。1988年,全縣有全日制中學23所,學生11899人,教職員工816人;農職中學2所,學生488人,教職員工33人;國小183所,學生41694人,教職員工184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7%;幼稚園12所,學前班194個,入園(班)兒童6817人,教職員工35人。教師進修學校1所,學員95人,教職員工33人;廣東省廣播電視大學連平分校1所,學員186人,教職員工5人;農林技術學校1所,學生618人,教職員工39人;業餘教育班22個,學員636人。建國39年來,連平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自1977年至1988年,全縣為大中專院校輸送學生1612人。

旅遊

連平名勝古蹟、旅遊勝地眾多,是生態旅遊的理想之地。“連平八景”自古享有盛名。“西山瀑布”、“龍潭噴雨”、“戈羅聳翠”、“梧峰樵唱”等自然奇觀令人陶醉。“聖跡蒼岩”、“上洋溶洞”、“觀音坐蓮”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態。“內莞風光”、“陂頭小桂林”等景觀令人流連忘返。內莞聖跡蒼岩景區已初具規模,溶洞分為三層,其中旱洞兩層,洞頂通天,水洞一層,景觀奇特,在粵北山區喀斯特地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榮譽

連平擁有“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森林,一流的水質”,是“廣東省生態縣”,“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區”。九連山精米、九連山泉水、優質草莓、水蜜桃、無公害蔬菜等一批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已成為連平縣獨特的生態品牌。
連平是一個迅猛發展的後發地區。2004年,全縣經濟綜合增長率達84.21%,排名全省67個山區縣(市)第一。2005年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經濟綜合增長居於全省前列。
連平縣在2008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縣城”之後,2009年又榮膺首批“全國文明縣城”,成為廣東省僅有的兩個國家級文明縣城之一。
2012年起致力於打造“廣東香格里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