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吸號運輸艦是日本海軍的一艘大型運輸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速吸號運輸艦
- 外文名:Speed suction carrier
- 研製時間:1943年2月1日
- 國家:日本
- 類型:運輸艦
- 建造:播磨船廠
- 所屬國家:日本
武器簡介,發展沿革,建造緣由,建造列表,時間表,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事件,
武器簡介
建造時的暫定名稱為「第306號艦」。本來是預定做為「風早型運油艦」的其中一艘、並作為艦隊隨伴型運油艦使用,但因為追加了搭載「反潛用的水上警戒機」的需求,而讓外型大幅變更。緊接著更因為中途島海戰喪失四艘主力航母的打擊,讓計畫再次變更設計為「搭載可彈射「流星」艦上攻擊機(當時研發中)的彈射器的運油艦」,計畫代號為V9乙(或J33)。然而由於實際運用多半是作為艦隊伴航,因此並未搭載攻擊機。
此外,原本預定於「改丸5計畫」(第五次軍備增強計畫改修案)中執行的「鷹野型運油艦」建造、以及倍增搭載機數量(14架)的兩個方案,均因為戰況惡化而宣告終止。
由於不具備降落功能,因此經由彈射器起飛的艦載機在任務完畢後只有「迫降水面、再由軍艦回收駕駛員」,或是「降落於附近的友軍機場,等到返港後再搭載」兩種選擇。雖然此類運用方式相當接近英國海軍曾經使用過的「彈射飛機商船」(CAM Ship),但本艦原本就是以海軍用來配合艦隊運作的運油艦進行改裝,和改造民間商船作為彈射飛機與船團護衛用的「彈射飛機商船」可說仍有差異。雖然在英國海軍的分類中,把此類「將軍艦改造為具有(艦載機)彈射能力」的艦艇稱之為「戰鬥機彈射船」(Fighter Catapult Ship),但是速吸與鷹野型的設計定位卻是類似「輔助航母」或「航母的補充兵力」,並且為了護衛船團而進行改裝,偏向「護衛航母」(或其出現前的替代品)的概念和「戰鬥機彈射船」又有點不太相同。
發展沿革
建造緣由
本艦原是風早級給油艦中計畫中的1艘。
建造列表
本級艦一艘,速吸號。
時間表
本艦構想為艦載機搭載艦,但一直執行的是運輸任務。
1943年2月1日在播磨船廠開工,1943年12月25日下水,1944年4月24日竣工。1944年8月19日在呂宋島附近被美潛艇擊沉。
技術特點
鑒於中途島海戰的慘敗,日本對預警能力的缺乏,日本決定將原來為潛艇開發的飛機彈射器裝在給油艦上,以搭載流星艦上攻擊機。但實際上,本艦在大戰中一直是作為運輸艦存在。
性能數據
排水量 | 18300噸(基準)/20000噸(常備) |
主尺度 | 161.1米(全長)×20.1米(寬)×8.8米(吃水) |
動力 | 1座石川島式蒸汽輪機,2台艦本式燃油鍋爐;9500馬力 |
航速 | 16.5節 |
續航力 | 9000海里/16節 |
火力 | 2座雙聯裝八九式127毫米L/40高炮,2座三聯裝、1座雙聯裝九六式25毫米高炮 |
載 機 | 流星常用6+備用1,彈射器×1 |
運載量 | 重油9800噸,汽油200噸 淡水750噸,500公斤炸彈6顆,250公斤炸彈12顆,蔬菜2800人份/2周,糧食1100人份/1月 |
服役事件
1943年2月1日在播磨船廠開工,1943年12月25日下水,1944年4月24日竣工。1944年8月19日在呂宋島附近被美潛艇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