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運橋

通運橋

通運橋位於北京通州張家灣鎮。因橫跨蕭太后河上,又俗稱蕭太后橋,原為木橋,明神宗時建石橋。萬曆三十三年(1605)十月建成,名“通運”。清鹹豐元年曾重修。橋南北向,全長13丈,寬3丈。兩邊設石欄,一色青砂岩,每邊各有雕獅望柱22根,神態各異,浮雕寶瓶欄板21塊,瓶紋有別。長方塊花崗岩橫砌金剛牆。僅存石橋與殘垣一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運橋
  • 外文名稱:Express bridge
  • 地理位置:北京通州張家灣鎮
  • 全長:13丈
建橋歷史,建築結構,典故傳說,地理環境,旅遊信息,

建橋歷史

京東門戶通州,有座古城張家灣,其南門之外,蕭太后運糧河自京城而來,順城之南垣而流,東匯京杭大運河。對城門架有一橋,原為木製,俗稱蕭太后橋。因地近碼頭,南北客貨悉經此橋,經年累月,不堪重負,明神宗敕建石橋。萬曆三十一年(1603)正月動工,三十三年(1605)十月告竣,賜名“通運”。清鹹豐元年(1851)曾予小修。至今已有三百八十餘年。今此橋尚在服役,堅固如初。1959年7月已立為通縣文物保護單位。
通運橋通運橋

建築結構

通運橋是張家灣城南門外的一座橋,也稱蕭太后橋。公元一ОО五年至一ОО八年,即遼代統合年間,熙宗之母蕭太后,由燕京鑿河至此,運兵運糧,故此河稱蕭太后河。斗轉星移通運橋北為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此橋南北走向,全長十三丈,寬三丈,乃三券平面石橋。兩側護以石欄,一色青砂岩,各有二十二根海棠望柱,柱頭雕獅,神態各異;獅下雕為須彌座,束腰飾以連珠紋,上下浮雕仰覆蓮瓣,整齊劃一;兩柱間嵌以欄板,每塊內外兩面各浮雕二隻寶瓶,大小一般,紋飾有別,煞為別致。
通運橋通運橋
橋身均由花崗條石砌成,橋面車痕累累;中券闊二丈七尺,側券闊二丈一尺,分水石距繳背石高近一丈,運船穿洞不必免帆。正券當中圓肩之下兩壁,各嵌一塊碑記。邊券外與雁翅接連,雁翅正中之上置滾石,雕為饕餮狀,即所謂水獸,挺頸側首垂視流水,十分生動,可惜只餘一只,據傳,此只乃城北不遠土橋村石橋雁翅上之物,因夜間出來到田間毀壞禾苗,被橋南三官廟內關羽看見,便持刀前去轟趕,揮刀砍傷一隻,此只不敢回到原處,則乘夜暗暗逃到通運橋下。
橋南北向,全長13丈,寬3丈。兩邊設石欄,一色青砂岩,每邊各有雕獅望柱22根,神態各異,浮雕寶瓶欄板21塊,瓶紋有別。長方塊花崗岩橫砌金剛牆。現僅存石橋與殘垣一段。
通運橋通運橋
橋北端原有螭首方趺碑記兩通,鹹為漢白玉所制,一為敕修通運橋碑,一為敕修福德古廟碑,鉗道駢立。當年,船通橋下,帆檣相連,車行橋上,鞭聲不斷,不愧為京東水陸要塞。城樓、古廟、岸柳、市肆俱與石橋映帶,好生壯美,“回首鳳城春色好,鶯聲啼碎碧桃花”,正是此處景致。

典故傳說

從公元605年開始的短短五年里,隋煬帝楊廣兩次徵發民工過百萬,開通兩條新運河,一條是從洛陽黃河北岸到涿郡(今北京市)叫“永濟渠”;一條是從江都對江的京口(今鎮江)到餘杭叫”江南河”。後把其他運河連線起來,成了一條貫通南北,全長四千里的大運河。公元611年,隋煬帝發動對高麗的戰爭,他從江都乘龍船,沿著大運河直達涿郡,親自指揮戰爭。歲月滄桑,現在,千年古鎮張家灣已經蕩然無存。蕭太后河鑿成之後,在河的南、北跨水搭架木板橋,故通運橋又有板橋之稱。此橋也當水陸要衝,是去往通州和北京朝陽門方向的必經之地,人來車往,風吹雨淋,木橋不堪重負常修常壞,時斷交通。 明萬曆三十年(1602),屬下奏請改建石橋,並建“福德廟”與“文昌祠”鎮守此橋。萬曆帝生母李太后是今通州人,此橋和廟建在她的家鄉,兼之修橋乃是件大功德,很快得到恩準,修廟之資而且由李太后捐了一大半。萬曆三十三年(1605)十月竣工。舊時,張家灣城設守備一員,率軍五百人守城。城牆隨河岸地勢而建,基本的呈刀字型,周圍九百零五丈,厚一丈一尺,高二丈一尺,城磚印刻有成化年制,臨清造之類的字樣。可見明時建城確屬七拼八湊,不得不建之。老鄉們說城牆是用修紫禁城剩下的砌的”。明、清時期,以通運橋為界,橋北為張家灣城,橋南則為張家灣城郊。當年喧囂繁華的城區現在是荒野一片,除了荒涼,真的是什麼都沒了。這座城千年古城,隨著古運河的衰落,消失乾乾淨淨。而橋南邊既“城外”還有一條老街?河的南岸邊還有群鴨戲水和點點農舍。
通運橋通運橋

地理環境

張家灣是京航大運河的起點,張家灣鎮自遼金以來因潞河通運和通惠河的開鑿而逐漸發展為水陸要津,"萬舟駢集"曾為"通州八景"之一。通運橋與城牆遺蹟是研究北京通惠河水利工程及張家灣古鎮民風民俗的珍貴實物資料。
張家灣還是回教的聚居地之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遠處露出屋頂的這座非常有名的清真寺。他聳立在如今的張家灣老街的路南。歷史上這座清真寺里還有兩棵古。在1900年,抗擊八國聯軍時,義和團民曾駐紮此地在古柏樹下埋鍋做飯,連蒸帶烤,很快兩棵古樹就乾枯而死了。通州自古繁華,至今還有一京二衛三通州之說,而先有張家灣後有通州城,說明清兩代,張家灣城地位非同小可。 當年的張家灣城商號林立:天聖齋、天成樓、天順當局、曹雪芹家當鋪,二友軒、慶和成、濟生堂、永元號等近百家。河深牆高,柳綠桃紅,漕運繁忙,水波蕩漾,遊人如織。明代人曹代蕭詩說的好:潞水東灣四十程,煙光無數紫雲生。王孫馳馬城邊過,笑指紅樓聽玉箏。
前進的車輪碾壓著歷史的沉積,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近百年來,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張家灣城隨著漕運的衰敗,逐漸被人們淡忘了,這也是歷史的必然。我們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成果的同時,也為這一切感到絲絲的悲哀。 二○○六年五月,國務院把大運河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標誌已經立在了通運橋邊。
現在大運河改造進行的轟轟烈烈,張家灣城也要重建了,為了開發旅遊資源,人們正在力圖找回一些早已失去的東西。這座古橋,這流淌了幾百年的蕭太后河,依舊靜靜地見證著周邊所發生的一切。

旅遊信息

門票:不收門票
乘車路線:真正的通運橋在張家灣路線在八通線最後一站下沿著張采路往南到蕭太后往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