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通款
拼音
tōng kuǎn
注音
ㄊㄨㄙ ㄎㄨㄢˇ
釋義
亦作“ 通欵 ”。
1.謂與敵方通和言好。
①《
晉書·陽裕載記》:“願兩追前失,通款如初,使國家有 太山 之安,蒼生蒙
息肩之惠。”
②明 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
袁可立報劉愛塔事疏》:“五月登兵與島帥布置相應,六月續有復州劉愛塔、穆允文並金州生孫應武 、王國佐等各差人同原差哨探回鄉,高飛等仍通款訂期。”
③《
二刻拍案驚奇》卷六:“ 士誠 原沒有統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滿足,也要
休兵。因遂通款 元 朝。”
④清 馮桂芬 《南韶鎮總兵桐城程忠烈公小傳》:“ 鹹豐 十一年四月, 曾公 國荃 圍 安慶 ,公密通欵, 曾公 許之。”
⑤郭沫若 《
孔雀膽》附錄《孔雀膽的故事》:“ 明太祖 以為他們的父親 段寶 ,曾經通款,不忍廢絕他的後代。”
⑥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張繡從之,使賈詡至操寨通款。操見詡
應對如流,甚愛之,欲用為
謀士。
(2).謂互相表達友好之情。
清 大汕 《
海外紀事》卷二:“相對難通欵,人都無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