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介紹
通威集團現擁有遍布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的一百餘家分、子公司,連續16年位居全國第一。
秉承穩健快速的發展節奏,通威集團2009年銷售收入達262億元。通威正瞄準“改善人類生活品質,成就世界水產品牌”的宏大願景,堅定不移地發展飼料及水產主業,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全力打造世界級安全食品供應商。同時,通威斥巨資進軍多晶矽及太陽能光伏產業,致力打造世界最大的多晶矽生產企業和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公司。
通威集團是以農業、新能源雙主業發展,並在化工、寵物食品、IT、建築與房地產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型民營科技型企業。集團現擁有遍布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的一百餘家分、子公司,員工逾萬人,其中通威股份上市公司年飼料生產能力逾600萬噸,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及主要的畜禽飼料生產企業,水產飼料全國市場占有率已達到25%。
通威文化
通威宗旨
追求卓越 奉獻社會
通威使命
經濟使命:不斷壯大自身實力,使通威事業枝繁葉茂
社會使命:豐富社會物質財富,提高全民生活質量
文化使命:倡導良好社會風尚,推動中國文明化進程
通威理念
經營理念:誠、信、正、一
誠:"誠"字當頭,以誠相待
信:信用、信義為本
正:正當合法經營
一:事事爭創一流
文化理念:以責任謀求共進;通力合作,創造卓越;必須以責任為前提。
每個人的行為必須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公司負責;
公司經營行為必須對員工負責,對用戶負責,對社會負責。
管理模式
長期以來,通威形成了獨特的管理模式,即"通威模式",它是在其宗旨、使命、經營理念、文化理念指導下,通威發展壯大過程中所有成功的、可行的、有效的一系列管理原則、行為規範在管理方面的文字化、手冊化、規範化、程式化、系統化表現的總和,還包括了在此一貫原則和規範指導下,管理過程中對相關內容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發展簡史
在通威集團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常委、集團董事局主席
劉漢元先生也不斷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和充分肯定:1999年被授予“中國慈善家”榮譽稱號;2001年榮獲“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受到
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02年在“21世紀博鰲財經論壇”上獲“2002年度全國十大民營企業家”稱號,同年被
《財富》雜誌評為“全球40歲以下最成功商人”;並於2002年、2004、2005年度三次榮獲四川省“年度十大財經風雲人物”稱號;入選“2003年度中國十大經濟人物”;2004年9月,被國際企業家聯合會、《世界英豪》雜誌社評選為“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企業領袖”;2004年12月,被中央統戰部等五部委聯合評選為“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05年8月,當選為“2005亞太最具創造力之華商領袖”;2006年12月,榮獲“中國飼料行業年度經濟人物”稱號;2008年3月全國“兩會”上,劉漢元先生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1992年即捐資成立了“通威——希望工程獎勵基金”,成立了“通威水產教育獎勵基金”,一次性捐助100萬元支持四川農大水產教學大樓建設;1998年向湖南、湖北洪澇災區人民捐贈320萬元;獨家資助
北極科學考察活動;2007年,通威積極支持民建中央發起的“中華思源工程”,捐贈5000萬啟動“思源.陽光計畫”,用於
太陽能清潔能源的科研投入和新產品研發;2008年5月12日,四川
汶川地區遭遇8級特大地震災害,通威集團在災情發生後迅速行動,捐款捐物總額總計1250萬元用於抗震救災。迄今為止,通威集團各種捐款捐物總額已近2億元人民幣。2009年,通威集團第五次入列"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2011年榮膺"中國經濟成就最具影響力企業"。通威集團品牌價值大幅躍升,自2011年邁上百億台階達110.68億元後,2012年更是大幅跨越,一舉突破150億大關,躍升至151.18億元,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位列第89位,成功躋身百強。
發展歷程
發跡於眉山,成長於成都,壯大於全國,放眼於世界。
起源於探索,紮根於實幹,發展於產業,領先於時代。
從1982年到2017年,通威集團三十餘載發展壯大曆程,可謂一部濃縮的中國民營企業乃至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史。
80年代初,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從劉漢元主席在中國大西南鄉村中一條小河溝中開始試驗流水網箱養魚開始,通威以實幹為基底的靈魂和基因便已被鑄就。
8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繼續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中國的廣大鄉村中萌芽。不滿足於網箱養魚模式已有巨大成功的劉漢元主席,乘此浪潮毅然投身實業。1986年3月10日,通威的前身——眉山縣魚用配合飼料廠(科力飼料廠)建成投產,通威正式邁開了作為民營經濟一分子向前發展的腳步。在穩穩掌握市場的同時,劉漢元主席更加注重以科研創新推動飼料配方不斷最佳化,隨著餌料係數(餌料用量與養殖魚類增重量的比值)的不斷降低,“科力牌”飼料愈發口碑遠揚、門庭若市。通威基因中“科技創新”這一內涵得到了繼續拓展。
取“通力合作,威力無窮”之意,1991年初,“科力”正式更名“通威”。隨後,全新推出的“通威牌”飼料迅速被四川省評定為“四川省飼料行業優秀產品”,通威飼料的市場占有量和知名度進一步擴大,通威產品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牌產品。
90年代初,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得以初步建立。1994年,在劉漢元主席帶領下規模迅速擴大的通威集團,並將總部遷移至省會成都。這一年,劉漢元主席總結出了“追求卓越,奉獻社會”的企業宗旨,和“誠、信、正、一”的經驗理念,並將其運用到了剛開始啟用的CIS(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中。
90年代初鄧小平“南方談話”後,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在此背景下,通威集團在劉漢元主席的帶領下,逐步建立起全面而完善的企業管理、經營、人才、文化、品牌等頂層機制,並在其指引下迅速而穩健地開啟全國擴張步伐,從1994年秋首次走出川西、在重慶設廠開始,先後在華東、華南、華中等主要水產養殖區設立分公司一百餘家。憑藉著高度成熟、規範且可複製的管理經營模式,通威在全國水產市場的擴展有序而高效,分子公司在當地的市場占有率和盈利水平全線飄紅。
進入新的千年,市場經濟日益顯現出多元化特徵。劉漢元主席以敏銳而理性,果敢而穩健的作風,帶領通威實現上市、產業多元化拓展等里程碑式發展成就。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通威先後收購樂山永祥股份、合肥賽維太陽能等重大項目,並建立北京漁光一體等終端公司,高度前瞻地實現了在整個光伏產業上、中、下游全產業鏈的完整布局。
目前,隨著永祥股份5GW高純晶矽及配套新能源項目、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2.3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二期2GW高新晶矽電池項目等重大項目的陸續開工建設,和“漁光一體”戰略的不斷落地,通威將繼續不斷鞏固在光伏新能源領域業已形成的領導地位,為全人類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貢獻更大的力量。
通威,為了生活更美好。
社會公益
為支持水產行業發展和地方建設,幫助貧困、弱勢人群改善生活,支持我國教育事業和科研事業,以及探索創新扶貧助困形式做出了積極貢獻。1992年即捐資成立了“通威——希望工程獎勵基金”,共資助四川省涼山州、巴中、廣元、達州等貧困山區貧困學生和優秀教師近2000名;成立了“通威水產教育獎勵基金”,一次性捐助100萬元支持四川農大水產教學大樓建設;1998年向湖南、湖北洪澇災區人民捐贈320萬元;獨家資助北極科學考察活動;2007年,通威積極支持民建中央發起的“中華思源工程”,捐贈5000萬啟動“思源.陽光計畫”,用於太陽能清潔能源的科研投入和新產品研發,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山區農村送去優質、高效、環保的太陽能生產、生活用電;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區遭遇8級特大地震災害,通威集團在災情發生後迅速行動,捐款捐物總額總計1250萬元用於抗震救災。2009年,巴中革命老區需要支持,通威捐助100萬元,在貧困山區建起了寬闊的“通威思源大道”。2010年,通威捐贈100萬元支持家鄉集鎮建設;捐資20萬元人民幣用以支援農民工返鄉再創業;捐資1100萬元在四川甘孜州理塘縣高原山區修建學校並興建兩座太陽能發電站;面對貴州畢節地區發展需要,通威積極回響民建中央號召,投入6000萬元在貴州畢節地區建起一座現代化的飼料生產企業,為當地造血扶貧;2010年10月,海南洪澇災害,通威捐助100萬元用於受災客戶災後重建,恢復生產。迄今為止,通威集團各種捐款捐物總額已超過2億元人民幣。
太陽能項目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做大做強產業是關鍵,項目促建是基礎。今年,雙流區全面貫徹落實“項目年”,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在激活存量、做大增量上實現了新突破。通威太陽能項目正是我區奮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從去年11月18日啟動建設,到今年6月30日第一片“雙流造”電池片順利下線,通威太陽能雙流5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刷新了全球單廠單體車間規模的最快記錄,成就了令人矚目的“通威速度”。
通威太陽能
創造了從無到有的全新“通威速度”
驅車沿西航港大道南延線一路向南,便來到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熠熠生輝的新門牌、整潔筆直的柏油路,鬱鬱蔥蔥樹木掩映下的廠房,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通威自去年11月復工後就加快建設,6月底實現第一片‘雙流造’電池片順利下線,目前1GW的生產線已投產,另還有4GW生產線正加快建設。”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8月16日,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審核小組對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開展了現場驗廠審核工作,此次審核是雙流5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竣工後首次客戶驗廠,通過嚴格、全面的審核流程,樂葉光伏審核小組對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檔案體系和現場管理表示了充分肯定,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以“高分值”通過此次驗廠審核,為接下來與樂葉光伏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合作公司的審核,就是對我們前期高效保質建設最大的褒獎。”從一片荒蕪的雜草地,到現代化廠房的拔地而起,通威太陽能雙流5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從零開始,於2015年11月18日復工,於2015年12月20日土建進場,到今年2月一期工程生產廠房主體完工,並在6月實現第一片 “雙流產”電池片順利下線……項目工期一再加速,相比一般工程節約4至6個月,僅用7個月時間,創造了從無到有的全新“通威速度”。
據了解,隨著雙流5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各條生產線的逐漸投產,未來3—5年,通威太陽能電池環節規劃完成總計10GW電池片產能。屆時,通威太陽能將成為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世界級太陽能電池片企業,也將推動雙流新能源產業跨越發展。
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永葆活力
而企業的創新力量就來自這些人才
對於企業而言,人才戰略的制定與實施是企業建設的核心內容,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9月19日,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走進四川大學望江校區,這是通威太陽能校園巡迴招聘會的首站,吸引了400餘名同學到場聽取宣講並參加筆試。
“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永葆活力,而企業的創新力量就來自這些人才。我們將在‘211’、‘985’類院校中選拔高素質、高學歷大學生人才,為公司儲備人才力量。”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前往成都、重慶、合肥、南京、武漢、西安六大城市,在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總計15所高等院校開展招聘宣講。
而為推動企業發展,我區也進一步加強人才引進力度,推出了“雙流人才新政”,新增設立每年1億元的人才專項資金,對來雙流創新創業發展的各類高層次高素質人才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全鏈條式的扶持服務。目前,雙流已吸聚國家“千人計畫”16人、省“千人計畫”32人,“成都人才計畫”39人,省市頂尖創新創業團隊10個,與四川大學、電子科大、香港城市大學等共建的“研究院+產業園”大學科技創新園已初具規模,建成和在建創新載體總面積達1200餘萬平方米,並擁有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等各類研發平台114個,其中國家級創新研發平台20餘家。豐富的科教資源、人才資源和創新載體將進一步推動雙流工業向高端發展。
企業榮譽
2019年9月1日,
2019中國企業500強發布,通威集團位列第258位。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發布,通威集團位列第11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