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仙村

通仙村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連然鎮,地處東南邊,距離連然鎮政府所在地8 公里,到連然鎮的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安寧市8公里。東鄰思邑村委會甸苴村 ,南鄰縣街鎮耳目村,西鄰縣街鎮,北鄰沙漠邑村。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311戶,有鄉村人口1010 人,其中農業人口1002 人,勞動力705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59 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仙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連然鎮
  • 人口:1010 人
  • 總戶數:311戶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文地理,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口衛生,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通仙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7.00公里,距離鎮16.00公里, 國土面積16.38平方公里,海拔1877.00米,年平均氣溫12.58℃,年降水量877.41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1088.00畝,其中人均耕地1.09畝;有林地21030.00畝。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11戶,有鄉村人口1010人,其中農業人口1002人,勞動力70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59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46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78.17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88.00畝(其中:田671.00畝,地417.00畝),人均耕地1.09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2103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3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3畝,主要種植梨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200.00畝。
通電通電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6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25.00萬元,畜牧業收入881.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26頭,肉牛13頭,肉羊4461頭); 林業收入49.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959.00萬元, 工資性收入15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78.1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2人 ,在省內務工92人,到省外務工0人。
畜禽養殖畜禽養殖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289戶通自來水,有22戶飲用井水, 有311戶通電,有20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7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7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3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4.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4.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063.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6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6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2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1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淺水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文地理

通仙橋位於安寧市駐地東南面,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4378.17元。到2010年將達到6000元。通仙橋村名的得來:該村的必經之路是橫跨螳螂川的一座青石拱。橋長44米,寬7米,三孔四個橋墩,解放前是到鳴矣河,八街、一六街以至昆陽,峨山、玉溪、易門等地通往安寧縣城的必經之橋,解放後修通安八路,此橋過往行人、車輛雖有減少,但仍是附近村鎮的交通要道,民間傳說,張果老騎著毛驢,曾通過此橋,所以橋名叫通仙橋。2010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力求達支5000元。新甸房位於安寧市駐地東南面,全村42戶,131人,土地承包地面積165畝,人均耕地1.3畝,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077元,到2010年將達到6000元。新甸房村名的得來:1930年,一支馬幫馱鹽經過,此處有一馬店,後來將此村取名新甸房。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 所,校舍建築面積456 平方米,擁有教師19 人,在校學生126 人,距離鎮中學8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6 人,其中小學生89 人,中學生37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圖書室6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學校學校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5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08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30 萬元,有固定資產23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公開欄的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28人,少數民族黨員1人,其中男黨員21人、女黨員7人。村委會由總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總支書記由連然鎮副鎮長兼任,下設6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 個,團支部5 個,共有團員34 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11 戶,共有鄉村人口1010 人,其中男性477 人,女性533 人。其中農業人口1002 人,勞動力705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白族142人, 彝族5 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10 人,參合率92.8 %;享受低保 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5 公里。

新農村建設

1、 產發展、生活寬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生產發展,也是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發展無公害、無污染蔬菜,增大反季玉米的種植面積,重點扶持規模化種植農產30戶,在籽種、農藥、農用物資給予重大扶持,以典型引路,示範帶動其他農戶規模化種植,全面提高農戶的質量和安定水平,逐步實現產品種植業化和規模化。 2、 風文明、村容整潔我村小組決心在原來的基礎上多渠道籌集資金,完善電視廣播室、科技培訓室書室、閱覽室、文化室樂輔導體育運動場地。村容整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外部體現,我們以規劃村民住房為起點,規劃我村山田讓村民住房為起點,規劃我們村山田讓村民建蓋房屋。村間道路硬化1414米,磚砌排水溝300米。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通仙橋、小西邑、新甸房、麥地廠、老甸房、白甸6個村民小組由於村集體資金薄弱,難以啟動新農村建設。2、小西邑村尾礦壩的清理,影響農田的灌溉。3、因集體經濟薄弱,至今未對通仙橋村"蜈蚣橋"進行修復,對民眾的財產等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4、白甸村民小組主幹道及大橋的修復問題難以解決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爭取啟動通仙橋、小西邑村小組新農村建設的村間道路及機耕路面的硬化。2、擴大勞動力輸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以第二、三產業帶動全村委會的經濟發展。3、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引進"名、特、優、新"品種種植。4、擴大"維娜莎"葡萄種植面積。5、在新甸房、老甸房小組建蓋規模養殖小區。

地圖信息

地址:昆明市安寧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