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性基層土

透水性基層土

基層是指面層下的構造層,包括填充層、隔離層、找平層、墊層和基土等。透水性基層土是指能使雨水通過,直接滲入路基的基土。具有使水還原於地下的性能。降水可通過本身與基基層相通的滲水路徑滲入下部土壤。一方面要求基土結構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另一方面基層也應有相應的透水性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透水性基層土
  • 外文名:pervious base soil
  • 學科:建築科學與工程
  • 定義:直接滲入路基的基土
  • 有關術語:基層
  • 指標:孔隙率、有效孔隙率
簡介,有關術語,特點,滲透變形,

簡介

基土是指底層地面的地基土層。透水性基層土,也可以稱作透水性鋪裝材料,是指基土具有較好的透水性,能滿足工程需求,能從一定程度防止土的滲透變形。透水性基層土是由較大粒徑(最大公稱粒徑大於26.5mm)的單粒徑集料形成骨架,由一定量的細集料填充空隙形成的骨架空隙型組成。

有關術語

孔隙率
孔隙率是指全孔隙體積占混合料總體積的百分比,混合料的孔隙包括開孔隙、半開孔隙、閉孔隙,三者之和即為全孔隙有效孔隙率則是有效孔隙體積占混合料總體積的百分比,針對排水有效性來說,有效孔隙應為開孔隙與半開孔隙之和。對孔隙率的測定方法採用用遊標卡尺量取試件的厚度與直徑,每個試件測取五次以上,取平均值,計算得出試件體積平均值。
透水性
岩土體允許水流通過的能力。岩土體之所以能透水是由於具有相互連通的空隙,成為滲透通道。岩土體透水性的強弱決定於岩土的空隙大小、多少、形狀和連通程度。要取決於介質內部所包 含孔隙和裂隙的大小及數量。水在 大孔隙中運動時所受的阻力較小, 很容易透過,而在細小孔隙中運動 時,孔隙表面對水的流動產生很大阻力,使之不易透過。透水性的強弱與孔隙的大小成正比,以滲透係數表示。

特點

雨水能夠迅速地滲入地表,還原成地下水,使地下水資源得到及時補充。對於我國水資源極其缺乏的現狀將做出非常有力的改善,不但在地下水的補充上,而且對道路鋪裝兩旁的植物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雨水迅速滲入地表,減少路面積水,大大減輕排水系統的壓力,並且減少了對自然水體的污染。
具有良好的滲水性及保濕性,它既兼顧了人類活動對於硬化地面的使用要求,又能通過自身性能接近天然草坪和土壤地面的生態優勢以便減輕城市非透水性硬化地面對大自然的破程度,透水性鋪裝地面以下的動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空間得到有效的保護,因而很好地體現了 “與環境共生” 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由於自身一系列與外部空氣及下部透水基層和墊層相連通的多孔構造,雨過天晴後,透水性鋪裝下墊層土壤中豐富的毛細水可以通過自然蒸發作用,降低鋪裝表面的溫度,進而緩解了城市熱島現象,透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降低路面溫度約 5℃;同時,水蒸氣增加了空氣的濕度,也有利於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滲透變形

滲透變形是土體在一定水力坡降滲流作用下發生變形或破壞的現象,它包括流土和管涌兩種基本形式。滲透變形破壞類型判別土的特性對滲透變形形式有很大關係,一般情況是粘性土和不均勻係數Cu <10的勻粒砂,在一定水力坡降下,容易發生流土;Cu >10的不勻粒砂礫石土(包括曲率係數Cc ≠1~3的不連續級配的砂礫石),既可能發生流土也可能產生管涌,這種情況主要決定細小填料的含量。這裡所指的填料,指自由分散在孔隙中的細小顆粒,而互相約束的較粗顆粒稱為骨料。區分骨料與填料粒徑標準:對於不連續級配的砂礫石土可按其顆粒大小分配曲線的轉折點所對應的粒徑作為區分尺寸,對於連續級配的砂礫石土根據測得的流失顆粒粒徑來看,大致可用2mm作為骨料與填料的區分粒徑。水利工程中用來判別滲透變形的兩種破壞形式的標準,可歸納為以下幾點:粘性土和不均勻係數Cu <10的勻粒砂或Cu >10但填料含量大於35%(正常級配)的砂礫石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