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逆極化
- 外文名:depolarization
- 又稱:去極化
- 定義:極性程度的減弱
- 影響藥物:抗癲癇藥等
- 所屬學科:生理學
醫學定義,0期,影響因素,逆極化作用,產生陽極逆極化的原因,產生陰極逆極化的原因,
醫學定義
一般細胞的內部以細胞膜為界,內部具負電性,這種極性程度的減弱稱為逆極化。與此相反,其增強的,則稱為超極化。逆極化是通過向膜外的電流流動或改變外液的離子成分(例如增加K+濃度)而產生的。對興奮性膜使其在一定閾值以下逆極化,則產生主動的逆極化,也常產生極化方向的逆轉(overshoot),但以後通過復極化(repolarization)而返回原來電位,稱此為動作電位。
0期
逆極化過程形成動作電位的上升支(0 期),其形成機制亦與神經纖維相同。此期電位變化幅度約120mV,持續時間1~2ms。
影響因素
腦內細胞膜逆極化效應,會對腦內思維活動與外周神經的肢體運動,疼痛感覺等產生變化。這種作用的產生,有藥物直接對細胞膜離子通道發生作用,也有是興奮與抑制反饋產生耐受性調整。影響的因素很多,涉及能夠影響神經運動與感覺的藥物都會對其產生作用,可以說是神經特有的細胞功能,平衡穩定機體的協調。
阻斷降低電壓依賴性離子通道,會產生腦內細胞膜逆極化閾值升高,使神經不容易興奮,尤其是痛覺抑制最明顯。有效的降低神經的活動強度,使人處於相對安靜狀態,對一些疾病症狀的感覺也不明顯,有時會感到舒服輕鬆的感覺。可實際對人影響還是很大,情緒會一直處於低落,興趣感會下降,思維能力強度也會被抑制,長期會產生抑鬱的情緒。
影響細胞膜逆極化的藥物很多,除了抗癲癇藥外,抗焦慮藥,抗抑鬱藥和抗精分藥,情緒穩定劑,阿片樣鎮痛藥,都或多或少存在這種作用。抗精分藥中氯氮平,奧氮平,五氟利多,相對這種抑制作用會很強,能夠完全抑制藥物自身產生的躁狂反應。利培酮,喹硫平,相對這種抑制作用很弱,無法抑制躁狂作用,但對思維的影響很小。
逆極化作用
產生陽極逆極化的原因
(1)陽極鈍化的破壞
(2)金屬離子加速離開金屬表面
如果在溶液中存在某些很容易與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的物質,則由於絡合物的生成降低了金屬離子濃度,因而金屬就更容易溶解。
產生陰極逆極化的原因
由此可見,凡是能在陰極上吸收電子的過程即在陰極上進行還原的反應,都能起到逆極化作用。在腐蝕電池中,陰極上的逆極化反應可能包括溶液中陽離子(如氫離子)的還原反應、溶液中陰離子的還原反應、溶液中中性分子(如氧)的還原反應、不溶性膜的還原反應和有機化合物的還原反應等。
在這些反應中,以氫離子的逆極化反應和氧的逆極化反應最為常見和重要。其他一些逆極化反應,在某些情況下,對腐蝕也有重要意義。例如礦水中含有的三價鐵離子在陰極獲得電子而變成亞鐵離子,這可使得給排水設備發生強烈的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