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拱辰序

送郭拱辰序》是南宋朱熹所作的一篇序文。該文文詞峻潔而含義頗深,篇幅精粹而意善轉折。作者先寫郭君畫技高超,烘托出其“麇鹿之姿,林野之性”。後寫他將出遊,欲畫隱君子之形以歸,而以郭君不能從行為憾,隱約透露出國土日蹙、賢人在野之意。語短意雋,餘韻無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郭拱辰序》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朱文公文集》
  • 文學體裁:增序
  • 作者:朱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世之傳神寫照者1,能稍得其形似,已得稱為良工。今郭君拱辰叔瞻,乃能並與其精神意趣而盡得之,斯亦奇矣。
予頃見友人林擇之2、游誠之3,稱其為人,而招之不至。今歲4惠然5來自昭武6,里中士夫數人,欲觀其能,或一寫而肖,或稍稍損益,卒無不似,而風神氣韻,妙得其天致7,有可笑者。為予作大小二像,宛然麋鹿之姿,林野之性8。持以示人,計雖相聞而不相識者,亦有以知其為予也。
然予方將東遊雁盪9,窺龍湫10,登玉霄11以望蓬萊12,西曆麻源13,經玉笥14,據祝融15之絕頂,以臨洞庭16風濤之壯,北出九江17,上廬阜18,入虎溪19,訪陶翁20之遺蹟,然後歸而思自休焉。彼當有隱君子者,世人所不得見,而予幸將見之,欲圖其形以歸。而郭君以歲晚思親,不能久從予游矣。予於是有遺恨焉。因其告行,書以為贈。
淳熙元年九月庚子21晦翁22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傳神寫照者:繪人物畫像的人。
  2. 林澤之:林用中。字擇之,福建古田人,朱熹門人。著有《草堂集》。
  3. 游誠之:游九言。字誠之,福建建陽人,朱熹門人張栻的弟子。著有《默齋遺稿》。
  4. 今歲:今年,指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
  5. 惠然:隨順的樣子。
  6. 昭武:三國時所設縣,晉文帝時避司馬昭該我邵武(今屬福建)。
  7. 天致:天然的情趣意態。
  8. “宛然”二句:都是樸野的情態。
  9. 雁盪:山名,北雁盪山在今浙江樂清縣東北,南雁盪山在平陽縣西,山川優美,為著名風景名勝之一。
  10. 龍湫:北雁盪山頂有大水池,名龍湫。
  11. 玉霄:山峰名,為桐柏山九峰之一,在今浙江天台西北,重巒疊嶂,松竹蒼翠。
  12. 蓬萊:古代傳說渤海中三神山之一。
  13. 麻源:地名,在江西南城西,循溪而入,多茂竹修林,土地肥沃。
  14. 玉笥:山名,在今湖南湘陰東北,道教所稱的“福地”之一。
  15. 祝融:山峰名,在今湖南衡山縣,是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湘水環繞山下。
  16.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北連長江,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17. 九江:注入洞庭湖的沅、湘等水為九江。
  18. 廬阜:即廬山。
  19. 虎溪:廬山上的溪水名,在廬山東林寺前。
  20. 陶翁:指陶淵明。
  21. 庚子:淳熙元年九月十六日。
  22. 晦翁: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亦其別號。

白話譯文

世人作人物畫,能夠把外形畫得象,已經很不容易了。如今郭拱辰(善畫人物),不但能畫象外形,連人物的精神意趣都能夠全部表現出來,這真是奇妙呀。
我此前見到友人林擇之、游誠之,他們向我稱讚郭君,但沒能把他請來。今年他居然不請自來了,本地士大夫們,想要看一看他的本事(請他作畫),他能夠一畫就象,或者稍稍作些修改,最後沒有不象的,同時把人的風神氣韻,都巧妙地表現出來,讓人感到發笑。為我畫了大小兩張肖像,有麋鹿適得林野那樣的隱士情趣。拿給人看,即使是聽說過我而沒有見到過我的人,也知道畫的是我。
然而我將要東遊雁盪山,去看一看那有名的大小龍湫(瀑布),又想登上玉霄峰眺望蓬萊仙山,往西經過麻源、玉笥山,登上衡山的祝融峰頂,俯瞰洞庭湖風濤之雄壯,北出九江,上廬山,入虎溪,尋訪陶淵明的遺蹟,然後(此生之願足矣),我可以回家慢慢回味這些經歷,並好好休息了。我想那些地方一定會有隱士,是世人所不能見到的,而我將有幸見到,並讓郭君把他們一一畫下來帶回。然而郭君因為快到年底了想念家人,不能跟我進行這番遊歷了。我對這件事覺得很遺憾呀。因他向我來辭行,我就寫下這番話作為贈送。
淳熙元年九月庚子晦翁書。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作於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當時朱熹四十五歲,正主管台州崇道觀。他一路旅遊,訪陶瓮之遺蹟,訪當時隱士,飽含著某種思想動因。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節系總寫,但行文先鋪後轉。作者不是一出句就對郭拱辰的畫技加以評價和讚美,而是兀然提出一個畫論命題:“世之傳神寫照者,能稍得其形似,已得稱為良工。”“形似是“良工”成就的前提,構成存在條件;“稍得”,措辭婉緩。接下來文意轉折,掉鋒徑上,“今郭君拱辰叔瞻,乃能並與其精神意趣而盡得之,斯亦奇矣”。從“稍得”到“盡得”,筆路猛然開拓,由“稍”入“盡”,文意直揚上去。’’形似”與“精神意趣”的遞進,也是如此,不僅得其形似,而且得其神似.傳其意趣、形神兼備,就更為難能可貴了。筆法上可稱“水漲船高”之法。出句的“良工”判斷,愈顯得明確,則“斯亦奇矣”就顯得更為奇警,從而說明了郭拱辰畫技已遠遠超越了”良工“境界,進入化工境界了。這不是平鋪直敘而言之,乃是經過折衝墊高而推舉上去,顯得更有力量。第一節是總體概寫,是總體判斷和讚賞,依靠的是文筆技巧性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第二節意脈上相承第一節,運用具體事例加以坐實,借用論說文的筆法可稱之為先提出論點,然後用事實加以論證,第二節一開始行文亦有轉折,“予頃見友人林擇之,游誠之,稱其為人,而招之不至’。“招之不至”恐非一般的搭架子,而是風骨顯示。但緊接的第二句,情形判然不同,”今歲惠然來自昭武里中”,由昂然不至到惠然而至是一大轉折,於轉折中見出郭拱辰之為人、品性、氣骨。由此,“招之不至”和“惠然來白”構成了郭拱辰之全人。下面的實寫是對第一節虛寫的補充和印證。這是在“士夫數人慾觀其能”的實際驗證中提現的,進一步描述了郭氏畫技精湛。“或一寫而肖”、“或稍損益”,分述兩類作畫情形。”稍稍“一詞用得極見分寸感,較之“一寫而肖”只是略遜一籌而已。但是,一揮而就也罷,稍作修飾也罷,均“卒無不似”,最終的結果則一,沒有不逼肖原型的。不僅得其形似,更重要的是“風神氣韻,妙得其天致”,即得其神似。這便以具體實例顯示了郭氏畫技之高超。接著,文章再具體化,由“士夫數人”及於“予”之一人,以自己的經歷設身說法。“有可笑者,為予作大小二像,宛然麋鹿之姿,林野之性。持以示人,計雖相聞而不相識者,亦有以知其為予也。”兩句前後恰成抑揚,而抑中且含揚意,句有轉折,文有波瀾。雖然“宛然麋鹿之姿,林野之性“不盡鬚眉畢肖,但拿來給陌生人一看,奇蹟般的效應便發生了:只聞朱熹其名而末見其人的人們,立刻就能通過畫像準確無誤地判斷出“其為余也”,這是對郭氏畫技的最高肯定。逸筆草草,得其神韻,乃畫工之最高境界。這便回應了第一再的虛寫文字,給以實體化。“有可笑者”是故施抑筆,“知其為余也”,轉入揚筆,抑揚便生文章波瀾。而前一句貌為抑而實為揚。畫像宛然似麋鹿之姿,不為形似,但傳其”林野之性”,其神不符形而符其最本質之特徵,則為揚,虛以抑之,實則揚之,文筆搖曳生姿。第二節之於第一節是文意的具體化,作者一路曲折行文,使人疑是畫論或畫工贊。作者還未露出真意,真意在下文。
第三節一開始與第一、二節文意出現斷裂,與郭氏畫技了不相屬,劈頭寫出自己即將開始的遊蹤,轉入遊覽規劃的陳述。憑空而來的文句,又造成一大轉折二。一個長句‘游”、”窺’、“登”、‘望’、“歷”、“經”、”據”、“臨”,“出”、’上”,‘入”、‘訪”等十多個動詞蟬聯而下,一氣如注,甚有氣韻,而這些動詞無一反覆雷同,無不熨貼於他遊覽的方式和和特點。“以望蓬萊”,見其胸次之遠:“以臨洞庭風濤之壯”,見其襟懷之闊。登則“據祝融之絕頂”,游則覽江湖之勝,可謂豪宕;文筆流走,卻至“然後歸而思自休焉”,實現他的隱逸企望,文意陡落,出現一大頓挫。凡此多折,意愈轉愈深。他的遊覽還含有尋訪隱士的意圖,“彼當有隱君子者,世人所不得見,而余幸將見之,欲圖其形以歸。”能夠尋訪到他人所無法見到的隱士,這是有幸:但郭拱辰“以歲晚思親,不能久從余游矣”,這是不幸。雖然不能從游有一定原因,但終是憾事.“矣”宇已露微嘆,跟後“余於是有遺恨焉”,遂直接表現出自己的遺憾情緒。所謂“於是”,即指有幸與不幸,是從這對矛盾中引發出來的。“世人所不得見,而余幸將見之”,此處“而”是一轉折,意在突出有幸;隨後”而郭君以歲晚思親”,又一轉折,意在突出不幸。措詞雖委婉,但情緒有波瀾。然“遺恨”的最終原因,卻是因為郭拱辰畫技高超,意思是說,如此神乎技藝的畫家卻不能一同去圖隱君子其形以歸,這是何等遺憾。在此處大轉折中,文章第一、二段虛敘實寫郭拱辰畫技的文字全部匯攏過來,為“遺恨”下了註腳。越是顯示郭氏技藝高明,越是突出“遺恨”的深沉,一、二兩節從外圍寫來,至此才入核心;從一、二兩節的敘述現象看,似為一篇郭氏畫技贊,但到此處,一經點明,主旨立刻顯豁,前文所述均為此處生旨張本,遂得形散神不散之古文章法,匠心獨運,肌理細密。文中數作轉折,或小轉或大轉,隱隱躍躍,曲折迴環,轉折處不露痕印,於篇末點題,使人回思全文,深味章法之奇崛和老到。因此,“因其告行,書以為贈”,就蘊含著贈序者的內心情緒。

名家點評

清朝進士林雲銘《古文析義》卷十五:“從寫真小技中,發出如許大想頭,蓋彼時幅員日蹙,其東西北三面可一覽而盡。賢人循跡,仕路一空。語雖壯而悲,要於言外得之。其筆法亦從《史記》中來。”

作者簡介

朱熹(1130-1200年)中國南宋思想家。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
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慶曆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歲正式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專心儒學,成為程顥、程頤之後儒學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等會於江西上饒鉛山鵝湖寺,是為著名的鵝湖之會,朱陸分歧由此更加明確。朱熹在“白鹿國學”的基礎上,建立白鹿洞書院,訂立《學規》,講學授徒,宣揚道學。在潭州(今湖南長沙)修復嶽麓書院,講學以窮理致知、反躬踐實以及居敬為主旨。他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稱為程朱理學。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間,力主抗金 ,恤民省賦,節用輕役,限制土地兼併和高利盤剝,並實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參加了鎮壓農民起義的活動。朱熹在從事教育期間,對於經學、史學、文學、佛學、道教以及自然科學,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廣博宏富。
慶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終於在家裡憂憤而死,享年七十一歲。臨死還在修改《大學誠意章 》,可見他是如何矢志於樹立自己的理學,然而生前終未如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