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焦山淇上人見廣佑》是南宋詩人釋智朋的作品。詩人將該詩送給淇上人,囑其廣佑雖心境不好,但絕非鐵石心腸,如果給他談起石公山下事,定能感動他。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送焦山淇上人見廣佑創作年代:南宋文學體裁:詩作者:釋智朋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送焦山①淇上人②見廣佑雲團廣佑盡愁城③,未必心肝鐵打成。話著石公山下事,定如猿叫第三聲④。詞句注釋①焦山:在江蘇鎮江東北,屹立江中,與金山相對。相傳漢末處士焦先隱居此山,因而得名。②淇上人:籍貫為淇上之人。③愁城:使愁苦消盡。愁城,喻愁苦難消的心境。④定如句:《樂府詩集》中南朝梁·簡文帝漁歌《巴東三峽歌二首》:“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創作背景焦山的淇上人要去見廣佑和尚,高僧智朋寫此詩送給淇上人。作者簡介釋智朋,號介石。理宗紹定二年(1229),初住溫州雁山羅漢寺。六年,移住臨安府平山佛日淨慧寺。後歷住慶元府大梅山保福寺、香山孝慈真應寺、婺州雲黃山寶林寺、平江府承天能仁寺、安吉州柏山崇恩資壽寺、臨安府淨慈報恩光孝禪寺。為南嶽下18世,浙翁琰法嗣。有《介石智朋禪師語錄》1卷,收入《續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