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què)輔三秦⑵,風煙望五津⑶。
與君離別意⑷,同是宦(huàn)遊人⑸。
海記憶體知己⑹,天涯若比鄰⑺。
無為在歧路⑻,兒女共沾巾⑼。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少府:官名,縣尉的別稱。之:到,往。蜀川:一作“蜀州”。據《
舊唐書·地理志》:“劍南道蜀州,垂拱二年分益州縣置。”垂拱二年為公元686年,其時王勃已去世十年,故當以“蜀川”為是。
⑵城闕(què ):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現在的陝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雍、塞、翟三國,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輔三秦:一作“俯西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
⑶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裡泛指蜀川。
⑷君:對人的尊稱。
⑸宦(huàn)游:出外做官。同:一作“俱”。
⑹海內:四海之內,國境之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⑺天涯:天邊,這裡比喻極遠的地方。比鄰:近鄰。
⑻無為:不要做。歧(qí)路:岔路(這裡指分手離別的地方)。
⑼沾巾:淚水沾濕衣服和腰帶。這句意思是像小兒女那般揮淚告別。
作品譯文
雄偉的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遙望蜀地,穿過迷茫的風沙好像能望見泯江的五個渡口。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出外做官的人。
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就是遠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創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大約作於乾封(
唐高宗年號,公元666年正月—668年二月)年間,是王勃為送別一位到蜀地任縣令的杜姓朋友而作,是清代的時候所發表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是王勃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中國古典文學專家、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
霍松林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首聯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壯闊,極精整。第一句寫長安的
城垣、
宮闕被遼闊的三秦之地所“輔”(護持、拱衛),氣勢雄偉,點送別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泛指“蜀川”,點杜少府即將宦遊之地;而“風煙”、“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為迷濛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已攝下文“離別”、“天涯”之魂。
因首聯已對仗工穩,為了避免板滯,故次聯以散調承之,文情跌宕。“與君離別意”承首聯寫惜別之感,欲吐還吞。翻譯一下,那就是:“跟你離別的意緒啊!……”那意緒怎么樣,沒有說;立刻改口,來了個轉折,用“同是宦遊人”一句加以寬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樣遠離故土,宦遊他鄉;這次離別,只不過是客中之別,又何必感傷!
三聯推開一步,奇峰突起。從構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
曹植《
贈白馬王彪》“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的啟發。但高度概括,自鑄偉詞,便成千古名句。
尾聯緊接三聯,以勸慰杜少府作結。“在歧路”,點出題面上的那個“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處分手,所以往往把臨別稱為“臨歧”。作者在臨別時勸慰杜少府說: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連,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遠隔千山萬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鄰一樣近嗎?可不要在臨別之時哭鼻子、抹眼淚,像一般小兒女那樣。
南朝的著名文學家
江淹在《
別賦》里寫了各種各樣的離別,都不免使人“
黯然消魂”。古代的許多送別詩,也大都表現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這一首,卻一洗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名家點評
明代
胡應麟在《
詩藪》中說:“大曆以還,易空疏而難典贍;景龍之際,難雅潔而易浮華。蓋齊、梁代降,沿襲綺靡,非大有神情,胡能蕩滌。唐初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窮路’‘城闕輔三秦’等作,終篇不著景物,而興象婉然,氣骨蒼然,實首啟盛中妙境。”
林庚在《
唐詩綜論》中評價這首詩說:“開始把詩歌導向典型洗鍊;技巧聲色都結合在思想感情的表現上。這就是統一南北文風的具體發展。”
袁行霈《
歷代名篇賞析集成》認為此詩“是長期以來膾炙人口的詩篇,特別是‘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至今還常被人們引用。這首詩寫得樂觀開朗,沒有一般贈別詩常有的那種哀傷和悱惻。”“樸素無華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也正是它的好處。從齊梁到初唐,浮華艷麗的詩風一直占據著詩壇的統治地位。王勃和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等人扭轉了齊梁詩風,為詩歌創作開創了新的風氣。”
劉建勛評此詩曰:“此詩是送別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承之,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作者簡介
王勃,
初唐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
河津)人。麟德初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
初唐四傑”。他和盧照鄰等皆企圖改變當時“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的詩風(見楊炯《王子安集序》)。其詩長於五律偏於描寫個人生活,亦有少數抒發政治感慨,隱喻對豪門世族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但有的詩篇仍流於華艷。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
王子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