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柳惲

《追和柳惲》是唐代詩人李賀所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是追和南北朝時的柳惲的《江南曲》而作,詩承接柳惲《江南曲》意,重在寫離別後的歡聚之情。首聯描寫汀洲上的白苹,頷聯描寫江邊、岸上的優美景色,頸聯表達對柳惲的敬意,尾聯描寫水中魚兒競游。這首詩句法和格調都模仿了柳詩所用的齊梁體,李賀以清新的筆調寫夫婦相聚時的即景。其中尾聯採用暗喻的手法,以雙魚比喻夫妻感情和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追和柳惲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李賀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追和柳惲1
汀洲白蘋草2,柳惲乘馬歸。
江頭樝樹香3,岸上蝴蝶飛。
酒杯箬葉露4,玉軫蜀桐虛5
朱樓通水陌,沙暖一雙魚6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追和:兩人或兩人以上用同一題目或同一韻部做詩,稱為唱和。如事後參與唱和,即稱追和。柳惲:河東人,歷仕宋、齊、梁三朝,工於篇什,早有美名,嘗作《江南曲》,首句為“汀洲采白蘋”,李賀追和之。
  2. 白蘋(píng):水草名,葉正四方,根生水底,葉敷水上,五月有花,白色。蘋同“苹”。湖州城東南有白蘋洲,柳惲官吳興太守時於此賦詩,首二句言柳惲從遠處歸來與妻子團聚。
  3. 樝(zhā)樹:山楂樹,高五六尺,其果圓,似梨而酸。樝同“楂”。一作“櫨樹”。
  4. 箬(ruò)葉露:即箬下酒,湖州箬溪水所釀酒味醇美,俗稱箬下酒。
  5. 玉軫(zhěn):琴上系弦子的柱軸,華麗者以玉為之。蜀桐:古稱以益州白桐為琴瑟者必名器,這裡泛指琴體。虛:琴身中空,故曰虛。
  6. 沙暖:喻居處安適。雙魚:喻一對夫妻。

白話譯文

水中小洲上的芹菜像草翠綠,而唐朝宰相柳惲卻乘馬歸西。
江邊的楂樹散發出縷縷清香,岸上成群結隊蝴蝶悠然飛翔。
接一酒杯箬竹葉露當酒相祭,彈一曲高雅的曲子送給他聽。
紅樓通向水邊處有一條小路,曖水的沙灘邊游著兩條小魚。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賀追和南北朝柳惲所作的《江南曲》所創作的。李賀在入京應試之前,曾到江南“依其十四兄”,故得飽領江南風色,所以這首詩中寫到的南中風土,也有他的親身經歷的影子。但有人因而認為這些詩是李賀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客居潞州時,“遺愁泄恨,神遊吳楚而作”,從詩的風格比較清新,節奏比較明快來看,似難信從。葉蔥奇推測:“這大概是賀初作奉禮郎,客居京師時的作品,有自嘆不如的意思”,詩中寄託了懷念故鄉與妻子的感情,庶幾近之。

作品鑑賞

整體鑑賞

這首詩是追和南北朝時柳惲所作的《江南曲》,句法和格調都模仿了柳詩所用的齊梁體。柳惲的《江南曲》是一首遠客思歸的詩。李詩則敘寫遠客歸來後,與家人團聚的歡樂。花香蝶舞的江南風光,很好地烘託了柳惲騎馬歸來時的歡快心情;沙曖雙魚的景致,也有力地映襯了他們夫妻團聚的和洽溫暖。
首聯選取特有的景物“汀洲”、“白蘋”,既寫出家鄉的溫暖,又道出柳惲回鄉的歡快心情,同時表達出物是人非、柳惲仙去之意。
頷聯描寫江邊、岸上的優美景色,以“楂樹香”調動嗅覺,“蝴蝶飛”調動視覺,一靜一動,渲染了家鄉的可愛。
後兩聯寫夫妻團聚後的歡樂和恩愛,一邊暢飲家鄉的美酒,一邊彈著古琴,使相聚充滿了詩情畫意。其中頸聯詩人李賀表達對柳惲的敬意。尾聯描寫水中魚兒競游,暗喻柳惲生命雖去,精神猶存。
柳惲的《江南曲》寫男女相思之情,李賀的追和詩“柳惲乘馬歸”應之,將筆墨落實到柳惲身上。柳詩寫相思之苦,李賀寫相聚時的歡樂。柳惲原詩為齊梁流行的艷體,李賀以清新的筆調寫夫婦相聚時的即景。因之,所謂“追和”倒不如說是反其意而用之。

名家點評

宋代吳正子、劉辰翁箋注評點李長吉歌詩》卷一:閒遠漸近(“岸上胡蝶飛”句下)。甚不草草。就用柳惲句意,頗迭宕,景語亦近自然。
清代陳本禮《協律鉤玄》卷一:此從柳詞“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晚。不道新相知,只言行路遠”四句意中補撰出來,故云和之也。末不責其不歸,責其音問無通,其詞婉而深矣。
清代姚文燮《昌谷集注》卷一:惲,南齊人,作《江南曲》有“汀洲采蘋”句。賀蓋慕江南風景,而羨惲之抽簪早歸放懷自適,故追和之也。樝香粉蝶,美酒瑤琴,水閣臨流時通芳訊,以視今之紅塵鹿鹿者何如耶?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字長吉,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李昌谷、李奉禮,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是唐朝宗室的後裔,但早已沒落破敗,家境貧困。他才華出眾,少年時就獲詩名,但一生只作了一個職掌祭祀的九品小官,鬱郁不得志,窮困潦倒,死時年僅27歲。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裡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像力,構造出波譎雲詭、迷離惝恍的藝術境界,抒發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他因此被後人稱為“詩鬼”。其詩被稱為“鬼仙之詞”或“李長吉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