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涌的流泉

迸涌的流泉

迸涌的流泉》小說以德國博登湖畔一小城為背景,敘述主人公約翰從6歲到18歲的經歷,反映了1932至1945年德國那段最黑暗、最野蠻的歷史。作者曾經連續幾年被推薦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基本介紹

  • 書名:迸涌的流泉
  • 作者馬丁·瓦爾澤 、 衛茂平
  • 定價:24.00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01
  • 開本:16
目錄,簡介,作者簡介,作品簡介,角色散文,小說內容,小說特點,作品,《戀愛中的男人》,作家晚年,早期經歷,爭議,

目錄

關於復原以往的嘗試哲思(譯序)
第一章 母親入黨
一 以往作為當下
約翰犯子下一個他後悔不及的錯誤
三 停止支付
四 擔保
五 授旗典禮
六 母親入黨
七 聚會
第二章 瓦塞堡的奇蹟
一 以往作為當下
二 帕羅瑪
三 阿尼塔,阿尼塔
四 第一次
五 復活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六 追她
七 瓦塞堡的奇蹟
八 告別
第三章 收穫
一 以往作為當下
二 收穫
三 遠足
四 散文

簡介

小說以德國博登湖畔一小城為背景,敘述主人公約翰從6歲到18歲的經歷,反映了1932至1945年德國那段最黑暗、最野蠻的歷史。作者曾經連續幾年被推薦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豺狼當道,家境貧寒,約翰小小年紀就在母親開的餐廳里幫忙打雜,還為村民運送煤炭,但這仍改變不了家道的拮据。生意慘澹,市場蕭條,給全家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和恐懼。為了生存,潔身自好的母親只好加入納粹黨。父親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成天做著一些不著邊際的夢,為擺脫困境,建立飼養場,餵養銀狐,還和朋友合夥生產治病的磁療器,失敗和無能使他愧對家人,最後英年早逝。約翰漸漸長大,愛上馬戲團的小演員阿尼塔,同姑娘的肌膚之親使他在心理和生理上成熟起來,在一次納粹分子暗襲馬戲團時,他勇敢地站在了被襲者的一邊,為此同好友阿道夫決裂也在所不辭。為了去異地看望心儀的姑娘,約翰逃學逃夜,甚至置母親的擔憂而不顧。戰火越演越烈,小鎮不再有往日的寧靜,到處是心靈破碎的難民。約翰被迫當歌唱家和詩人的願望,入伍投身到紛飛的戰火中,經過短暫的俘虜生活回到家鄉和親人重逢,而哥哥卻戰死疆場。是事過境遷,阿尼塔另有所愛;約翰最終找到了生活伴侶萊娜。另人迷醉的愛情生活使他跨入了成熟的又一階段。

作者簡介

馬丁·瓦爾澤(Martin Walser),馬丁·瓦爾澤於1927年3月24日出生於德國南部與瑞士和奧地利交界的博登湖畔的瓦塞堡。十一歲時父親去世,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在母親的餐館裡幫工。1944年應徵入伍。1946年至1951年在雷根斯堡和蒂賓根大學攻讀文學、歷史和哲學。1951年以研究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論文獲博士學位。其後,在斯圖加特任南德意志電台、電視台導演。1957年成為職業作家,定居在博登湖畔的努斯多夫。博登湖風景如畫,不僅為作家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環境,而且給予作家豐富的創作素材,他的許多作品均以這裡的生活為背景。
瓦爾澤多次短期到美國和英國的大學講學,講授德國文學和創作課程。他是德國四七社成員、國際筆會德國中心理事、柏林藝術科學院院士、德意志語言文學科學院院士。
瓦爾澤曾獲多種文學獎,其中有四七社獎(1955年)、黑塞獎(1957年)、霍普特曼獎(1962年)、席勒促進獎(1965年、1980年)、畢希納獎(1981年)、荷爾德林獎(1996年)、書業和平獎(1998年)等。
瓦爾澤是一位主要以現實主義方法進行創作的作家,擅長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往往通過人物的自我內省反映社會生活的變遷。他主要的文學成就在小說和戲劇方面,此外,他還從事詩歌、評論、小品文、廣播劇、電視劇的創作。迄今為止,瓦爾澤已出版了二十多部長篇和中篇小說。

作品簡介

角色散文

當代德國文學不僅有君特·格拉斯、恩岑斯貝格等人,還有一個馬丁·瓦爾澤(Martin Walser)。馬丁·瓦爾澤創造一種馬丁·瓦爾澤式的“角色散文”。他以刻畫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心理為主,像他的前輩托馬斯·曼一樣,筆底匯集了哲學、詩學、批評等不同門類的思想精髓,有時也流露出沉靜的嘲諷和悲傷。他的格言是:“對於小說家來說,觀點猶如短路。”或許,他的寫作正是由此而得以避熟就生。
在德國戰後文學史上,排在海因里希·伯爾和君特·格拉斯這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之後的著名作家,恐怕就要數馬丁·瓦爾澤了。

小說內容

他的小說主要反映德國的現實生活,主人公大多是中下層知識分子,作者揭示他們尋找個人幸福以及在事業上的奮鬥,側重於描寫人物的精神生活和感情糾葛。瓦爾澤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認為文學創作應該參與推進社會的進步,使其更加民主。他一方面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一方面吸取現代派的手法和技巧,尤其推崇普魯斯特。他的作品長於心理分析,以借喻、譏諷、注重細節描寫見長,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小說特點

瓦爾澤被譽為“駕馭語言的能手”(德國著名文學評論家萊希-拉尼茨基語),他的小說被稱作優美的散文作品。在敘述中插入對話是他的小說的一個特色,這些對話不加引號,讀者必須細心閱讀方能辨出說話者。瓦爾澤稱自己是古代阿雷曼人的後裔,因此他的作品中常有方言出現。他的不少小說在情節上雖然並無上下承接關係,但是一個主人公常常出現在幾本書里,如《間歇》(1960年)、《獨角獸》(1966年)和《墮落》(1973年)中的昂塞姆·克里斯特萊因,《愛情的彼岸》(1976年)和《致洛爾特·李斯特的信》(1982年)中的弗蘭茨·霍恩,《驚馬奔逃》(1978年)和《激浪》(1985年)中的赫爾穆特·哈爾姆,《天鵝之屋》(1980年)和《狩獵》(1988年)里的房地產商格特利布·齊日姆。

作品

《驚馬奔逃》一書在1978年春出版之後在聯邦德國文壇引起轟動,它不僅躋入當年十大暢銷書之列,而且獲得評論界幾乎眾口一詞的讚揚。萊希-拉尼茨基在聯邦德國最有影響的日報《法蘭克福匯報》文學版上發表文章,他寫道:“我認為,馬丁·瓦爾澤的中篇小說《驚馬奔逃》是他最成熟、最出色的書。這個描寫兩對夫婦的故事是這些年來德語散文的一部傑作。”
瓦爾澤本人對這部小說也非常得意,他曾獨自或與人合作將小說分別改編成劇本和廣播劇。
正像德國書業協會在向瓦爾澤頒發書業和平獎時所稱:“瓦爾澤以他的作品描寫和闡釋了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德國現實生活,他的小說和隨筆向德國人展現了自己的祖國,向世界展現了德國,讓德國人更了解祖國,讓世界更了解德國。”

《戀愛中的男人》

80歲德國老作家馬丁·瓦爾澤(Martin Walser)的新作《戀愛中的男人》(Ein liebender Mann),出版後大獲讀者追捧,三周狂銷十萬冊,一度攀升到《明鏡》周刊暢銷書榜的第三位。小說赫然以大文豪歌德為主人公,寫他73歲時與19歲美少女的祖孫戀情。書中對歌德老來懷春的縱情演繹,加上不少情慾描寫,也使瓦爾澤本人對夕陽粉紅的態度成了評論家們熱議的話題。
這本“歌德最後一愛——馬丁·瓦爾澤首部歷史小說”,寫的是1823年,歌德古稀有加——73歲,戴著面具參加溫泉城馬里昂巴德的異裝舞會,對19歲少女烏爾麗克一見傾心。老翁少女眉目傳情,歌德神魂顛倒,再也不能自拔,先是百般勾引,繼而發動連番情書攻勢,欲娶少女入門。孰料有年輕後生在某個下午茶會上與烏爾麗克當面調情,加上女兒妒意橫生,從中作梗,壞了老詩人的好事。歌翁傷心作別,回到魏瑪,終日鬱鬱寡歡,至1832年去世。時光如梭,烏爾麗克亦成老婦,臨終前將歌德的情書付之一炬,一段奇特的祖孫戀情就此深埋。
這段黃昏戀並非作家杜撰,而是大體上實有其事。烏爾麗克·馮·萊維措(1804~1899年)據說才貌雙全,年輕時一度與晚年歌德關係密切,歌德曾動過娶她的念頭,還為她寫了不少情詩,最有名的是《馬里昂巴德悲歌》。
在德國,瓦爾澤是國寶級的作家、畢希納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的得主。為歌德代寫情書一事,他做起來遊刃有餘,足可亂真,而老翁鐘愛少女時的迷亂春心,也刻畫得入木三分。這段不可能的祖孫戀情,在瓦爾澤的筆下,時而溫柔甜美,時而催人淚下,但更多的時候,是令人忍俊不禁的歡鬧。
他寫德國史上頭號文豪晚年春情上頭,十分有趣。老歌德說:“親吻不是嘴對嘴,唇對唇,而是靈魂對靈魂。”說歸說,他畢竟還要裸身對鏡自賞,驗證是否雄風猶存——結論是:還行。而少女烏爾麗克花枝招展,刁蠻可愛。一老一少,共譜戀曲,其音調必是古怪別致,妙趣橫生。
瓦爾澤曾應邀在讀書會上朗讀新作,聯邦總統親自到場,正襟危坐,洗耳恭聽。大作家開讀不久,席間即爆出笑聲,稍頃復笑。這可是德國,不是美國。更何況台上是瓦爾澤,台下是總統。聽眾笑場一事遂成媒體津津樂而道之的花邊新聞。《法蘭克福匯報》特地為此專訪了當時也在現場樂不可支的老評論家約阿希姆·凱澤(Joachim Kaiser),主題是:瓦爾澤的新作有那么可笑嗎?德國人怎么會笑成這樣?老先生說:那實乃發自內心的笑聲,瓦爾澤寫得好,尤其是歌德與少女互施媚術的部分,實在令人愉悅。

作家晚年

作家“老不正經”事出有因?
晚年的馬丁·瓦爾澤越來越多地觸及情色,不免給人留下“老不正經”的印象。此番便有女讀者就書中的情慾描寫向瓦爾澤發問,比如,他為啥反覆使用“那話兒”(Iste)一詞?瓦爾澤的回答倒不失從容,他說,自己寫的不是德語,而是個拉丁語詞,且無具體詞義。的確,在拉丁語中,Iste是個陽性代詞,以“那話兒”譯成中文,大抵不錯。
而評論家曼弗雷德·奧斯滕(Manfred Osten)說,瓦爾澤準確描寫了老翁春心重萌時的心理,寄託了人類對生命回春和永存不朽的渴望。沃爾夫岡·弗呂瓦爾德(Wolfgang Frühwald)指出,年齡總是讓作家感到困擾,瓦爾澤晚年作品的性成分越來越多,這也許是因為越是老人,越要表現出年輕的感覺。
不僅是瓦爾澤或歌德,不服老的大作家,乃至大科學家並不鮮見。2004年,76歲的哥倫比亞大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出版了小說《苦妓追憶錄》(Memoria de mis putas tristes),開篇便道:“在我90歲時,我決定給自己一個禮物,與一個年輕的處女過夜。”《苦妓追憶錄》講一個老記者為了慶祝自己九十大壽,特地找了個14歲的處女圓房,以示雄風不減,沒想到上床後才發現,少女已被鴇母用了藥,整夜昏睡不醒。老頭子看著身邊少女的青春胴體,不僅打消了取其貞操的念頭,而且發現自己竟然愛上了她。這實在令他大感驚奇,對他而言,愛情的生髮堪稱平生的頭遭。他輕輕吻著她,溫柔地看著她,還對她唱起了往日的情歌,而她卻一直長睡不醒。他轉而回憶起自己一生中向500餘人買春的經歷,但從未意識到還能從妓女們身上尋得真愛。於是,老頭子悲從心中生。“如果你得不到愛,那么性留給你的只有安慰。”他總結道。
無獨有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盛名之作《霍亂時期的愛情》,寫的也是老年男女的愛情。也許愛情原本就附體於生命,黃昏雄起更寄託著對青春不去的最後希望。

早期經歷

馬丁·瓦爾澤生於1927年3月24日,二戰期間在德軍防空部隊服役。戰後瓦爾澤在雷根斯堡和圖賓根求學。1951年以關於卡夫卡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同時開始文學創作,並加入了先鋒文學團體四七社。他以1978年出版的《驚馬奔逃》(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出版過鄭華漢、朱劉華等人的譯本)廣獲文壇承認。中國內地還出版過他的《迸涌的流泉》、《愛情的彼岸》、《菲城婚事》等書。瓦爾澤得到過聯邦德國的多種文學獎項,如1957年的黑塞獎、1981年的畢希納獎、1998年的德國書業和平獎。

爭議

他也是個多次引起爭議的作家。1998年,在接受書業和平獎時,他因口出“奧斯維辛不應該被工具化為道德俱樂部”一語而闖禍,為此受到猶太人團體的攻擊,但得到了諾貝爾獎得主君特·格拉斯的聲援。2002年,瓦爾澤的小說《批評家之死》(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有黃燎宇的中譯本)在正式出版前,被《法蘭克福匯報》拒絕選載,同時受到該報嚴厲的公開批評,稱該書充滿了對猶太人的仇恨。瓦爾澤的確在書中影射了德國最著名的評論家之一、猶太人馬塞爾·賴希-拉尼茨基,但他堅決否認在主人公的猶太人身份上大做文章。爭論之激烈,使《批評家之死》成了當年德國最受矚目的小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