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戲

迷糊戲

迷糊戲,原稱眉戶戲,也作眉鄂戲,因方言發音為迷糊被誤認為其又名“迷糊”。

迷糊戲始於清朝的陝西、甘肅等地軍屯,是一種獨特的戲劇。一些逃荒的民眾將當地的戶戲帶到新疆,後經流傳演變成迷糊戲。它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彈唱技巧,具有濃厚的鄉音韻味、方言土語和唱腔。分布流傳於農六師新湖農場、芳草湖農場及紅旗農場等各墾區,已有100餘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迷糊戲
  •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 批准日期:2008年6月7日
  • 項目編號:700 Ⅳ-99
  • 申報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歷史演變,流傳範圍,

歷史演變

據悉,清道光8年(1828年),甘肅鎮藩縣(現民勤縣)狄家老二、老三,牽著駱駝,背著羊皮卷子,穿沙漠,走戈壁,一直向西遷徙。兩人日行夜宿,大半年後來到呼圖壁河下游,終於找到了夢幻一般美麗的家園。兄弟二人白日墾殖築家,夜晚為了排遣思鄉愁緒和鬱悶孤寂,常常會唱眉戶戲。“唱著唱著就迷糊了,就進入了夢鄉。”狄家後人這樣解釋迷糊戲的由來。
若干年後,狄家人丁興旺,老二家養了6個兒子,其中老六迷糊戲唱得最好,並且組成了戲班子,在芳草湖、新湖、呼圖壁、昌吉一帶走唱,用今天的話說,他是職業迷糊戲演員。
先人不在了,煙囪還要冒煙;先人不在了,三弦還要彈奏。狄家先人將延續香火與傳承迷糊戲視為同等重要,狄光照至今還保留著爺爺傳下來的三弦子。
狄光照說他生來就是個“唱戲的”,對迷糊戲特別有感覺,7歲就跟爺爺學彈三弦,沒幾年就能自彈自唱了。成家後,兩口子叼空就夫彈妻唱。下地幹活,回到家裡,不管再累,摸起三弦一彈,渾身輕鬆,特解乏,“一天不唱,就像得了病一樣難受”。

流傳範圍

2008年6月入選 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文化局,申報的"新疆曲子戲"、"迷糊戲"、"哈薩克氈繡和布繡"、"鹼蒿子燒制土鹼技藝"四個項目榜上有名。
新疆民間曲子戲主要流傳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區和農六師奇台墾區、芳草湖墾區、新湖墾區及紅旗農場墾區,始於清朝的軍屯、民屯和奇台"纏頭老二"戲班子,有200餘年的歷史。與秦腔、迷糊劇、甘肅大鼓以及陝甘寧的山歌在唱腔、唱詞韻味上具有密切的血緣關係,是在上述劇種的基礎上逐步演變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劇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