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胡戲(眉戶戲)

迷胡戲又名“曲子戲”,屬曲牌體,是古代“清曲”中“月弦曲子”搬上舞台的稱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迷胡戲
  • 又名:眉戶戲
  • :曲牌體
  • 演唱風格:歡音輕快、清揚、優美、動聽
簡介,背景,

簡介

迷胡戲又名“曲子戲”,屬曲牌體,是古代“清曲”中“月弦曲子”搬上舞台的稱謂。在鹹陽市各縣區廣泛流行。

背景

迷胡之說有二,一為“迷胡”,傳說春秋時代,鄭國與犬戎交戰於華縣、華陰一帶,鄭軍以優人唱曲,致敵兵迷迷糊糊敗陣,故為“迷胡”戲;一說迷胡發祥於眉縣、戶縣,應稱“眉戶”。
《新唐書?禮樂志》載:“隋初有清曲,其音清雅,玄宗善音律,又酷嗜清曲,而選樂部弟子三百人教於梨園,為弦竹之戲”。清曲,曲調眾多,秦代鹹陽流傳甚廣,漢代《樂府》收集了一部分,北魏繼續收集成冊。元、明兩代,清曲發展到昌盛時期,並由單調說唱發展成敘事聯綴體。明正德年間,武功人康海繼北曲余焰,創作里曲小調,為明朝北曲一支勁軍。後人便“轉相仿效”,清代已有專演的迷胡戲班。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駐旬邑馬欄鎮的關中分區八一劇團,請迷胡老藝人當教練,在淳化、旬邑等地解放區演出迷胡傳統戲《張連賣布》、《劉三挑菜》、《五更鳥》、《王連哭五更》和新編迷胡現代戲《勞軍》、《趙滿堂上吊》、《十里塬》等。同時,延安魯藝還整理編印了《眉戶音樂》。建國後,迷胡戲日益為民眾所喜聞樂見。鹹陽秦腔劇團大都演過迷胡《梁秋燕》、《小女婿》、《囊哉裝箱》等戲。
禮泉劇團於1964年創作大型迷胡現代戲《秦川兒女》,並參加了陝西省第二屆戲劇會演。鹹陽周陵鄉“五一俱樂部”的《四女拜年》、西北國棉一廠的《聯盟渠》、《五十五號車》等自編自演的迷胡戲,分別獲省獎,有的還到北京等地演出。迷胡戲由曲子小戲發展成大戲,成為僅次於秦腔的一大劇種。80年代抄錄在案的劇本就有520種。迷胡戲的內容多是反映社會人事風情,抒發男女愛情幽怨等,有喜劇、鬧劇、諷刺劇、幽默劇,情節生動有趣,表演明快酣暢,戲劇語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逼真傳神,擅長表現現實生活。迷胡,號稱72大調,36小調,《羽衣新譜》記載有130多種。曲調大致分三類:即民歌曲體、說誦性曲體和戲曲化曲體。迷胡演出形式,分台下、台上。
台下清唱又分兩類:一類是“精客曲子”,專為士大夫茶餘酒後娛樂消遣,曲詞典雅,如《古城會》、《曲江打子》等;另一是類“江湖曲子”,為一般藝人街頭賣唱或農閒過節娛樂曲詞通俗,如《光棍哭墳》等。台上演分角色行當,一人一角,演唱有的單曲單調,有的聯曲多調,圍繞人物形象塑造設計唱腔唱段。它的聯綴規律是,起調“月頭”,終調必為“月尾”;起調“背宮”,終調必為“背宮尾”;起調先“月”後“背”,終調必是先“背”後“月”。中間聯綴曲牌自由,詞句多少不等。迷胡清唱樂器有三弦(或板胡)、四頁瓦、碰鈴,有的加笛子。舞台演出,文場增加二胡、打琴,武場全套打擊樂齊備。其演唱風格,歡音輕快、清揚、優美、動聽;苦音幽怨、深沉、淒楚、悲痛。化妝、服飾簡樸、真實,具有生活化氣息,頗受民眾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