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戲

曲子戲

曲子戲,甘肅省敦煌市、白銀市、華亭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曲子戲源於明清時期的傳統民間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風格的地方小戲,如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新疆曲子戲、寧夏曲子戲等。具有元雜劇的風格特點,唱腔屬聯腔體

2006年5月20日,曲子戲(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69。

2008年,由陝西省華陰市和山西省臨猗縣申報的眉戶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6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曲子戲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Ⅳ-69
  • 申報地區:甘肅省敦煌市、白銀市、華亭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歷史淵源,歷史起源,發展過程,文化特徵,聲腔曲調,劇目特點,主要流派,甘肅省白銀市,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新疆曲子戲,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歷史起源

曲子戲是流傳於甘肅省白銀水川鎮大川渡村的民間小曲,源於中國黃河流域及甘肅、青海等地的民間小戲。它取材於元代王實甫所著《西廂記》,具有元雜劇的風格特點,唱腔屬聯腔體。
1870年,對元曲頗有研究的甘肅白銀大川渡舉人張海潤(字曉霞)人國子監期間,為活躍家鄉文化,豐富民問娛樂,研讀《西廂記》及其他戲曲作品,並以此為鑑,大膽創新,移風易俗,集民歌,搜古調,唱地儺,鬧豐年,精心研讀,據史料記載創作編寫出曲子戲(原西廂調小曲)27折,配近30個曲調。現蒐集整理出唱詞12折,其中《西廂調》8折,該劇分為游寺、借廂、酬韻、請宴、傳簡、遞簡、越牆和拷紅8個部分。其餘《贈傘》1折, 《漁舟》1折, 《富貴圖》2折。配24種曲調,其中有越調、漸漸高、河南調等。

發展過程

唐代敦煌曲子戲是聯結秦 漢歌舞戲、戲弄、雜技和宋元以後戲劇、戲曲的重要環節。在這一時期敦煌曲子戲正式開啟了綜合多種伎藝,以歌舞演故事為先河。這一階段的曲子戲脫離了前代戲弄以遊戲態度模仿生活的單一創作階段,開始進入有意識虛構故事,並追求鮮明的舞 台視覺效果來創作戲劇的階段。
從清光緒初年到民國前夕的三十多年間,出現了“每至春節,排演鄉儺,以鬧豐年”的局面。後經高映珠等當地藝人的完善傳承,使曲子戲小曲得以發展流傳。
直到解放前夕,它具有元曲雜劇的歷史遺留痕跡,為白銀區所獨有。其劇目全部是折子戲,作為當地精彩的民間表演藝術形式,不論在街頭巷尾、庭院宅第,還是田邊地頭,都可以作為曲子戲演出的場所。
當代,曲子戲已是城鄉春節文化活動的主要內容。

文化特徵

聲腔曲調

曲子戲的調很多,向有三十六小調,七十二大調之說。據老藝人講,曲子戲的調遠不止這些,它"一曲為調,大曲率以'月調''背弓'、'五更'、'金錢'、'緊數'、'慢數'、'月尾'等調集成一曲甚似南北曲之成套",大多直接採用眉戶調。如"鋼調"、"銀紐絲"、"西京"、"採花"、"緊訴"、"慢訴"等等,也有象"剪花調"、"蓮花落"、"釘缸"等當地民間小曲演變而成的新調。由於曲子戲演出方便,題材多民間生活故事,貼近生活,為民眾喜聞樂見。

劇目特點

曲子戲的主要特點是主題集中,短小精悍,短者在台上演出十幾分鐘。劇目的題材除部分源於大戲(秦腔等)的某一特定片段(折戲)外,結合現實生活藝人編創的占有絕對優勢。前者如《斷橋亭》、《李彥貴賣水》、《四郎探母》、《刺目勸學》、《鶯鶯降香》、《白蛇盜草》等,後者如《張連賣布》、《老少換》《打懶婆娘》、《劉三抽菸》、《春姐找父》、《鬧老爺》、《相面》、《二傻(讀"瓜")子吆車》、《捅亂子休妻》、《雙喜接妹》、《王婆罵雞》、《大夫小妻》、《傻(讀"瓜")女婿拜壽》、《白虱告狀》、《白先生看病》、《十八摸》、《貨郎擔擔子》、《跛子送丈母》、《兩親家打架》、《告斧頭》、《張三背板凳》、《啃羊頭》、《拉猴》、《瞎子接親》、《瞎子嚷店》、《李志英站店》、《推磨》、《花子拾金》、《下四川》、《頂花磚》、《當皮襖》、《貨郎背包袱》、《剜蔓菁》、《賣豆腐》等。在樂器伴奏上,文場面以三弦為主,配以板胡、二胡、笛子;武場面原以四頁瓦、碰鈴為主,後來受秦腔等大戲的影響,加上了乾鼓、鐃鈸、勾鑼等。曲子戲的曲調頗為豐富,其中某些獨特的曲牌,如"山歌調"只用於"六瓶花"等; 但大多數與流傳在陝西省眉縣、戶縣一帶的"眉戶戲"曲牌有著血緣關係,而在具體演唱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其整個聲腔體系由一百多個曲調組成;就表達感情上看,可分為"苦(哭)音類"和"花(歡)音類"。為塑造人物、烘托氣氛提供了豐富的要素;其音樂調式屬"徵調式"。
敦煌曲子戲敦煌曲子戲

主要流派

甘肅省白銀市

《西廂調》小曲發祥於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大川渡,盛行於白銀市黃河兩岸及周邊地區。大川渡舉人張海潤在國子監期間以《西廂記》情節內容為參照,根據隴中地區特別是黃河兩岸人們的生產生活、業餘愛好和習慣,於1875年創作完成了歌舞小曲,冠名《西廂調》。曲調有27種,大致歸為4類:敘述型、歡快型、憂傷型、風趣幽默型,在具體演唱中4類曲調常常穿插運用。

敦煌曲子戲

敦煌曲子戲包容了文學、音樂、舞蹈、曲藝、特技等各種藝術成分。主要由劇本、曲調、曲牌三部分組成。表演形式有舞台演出(彩唱)和地攤演出(清唱)兩種。敦煌曲子戲的傳統劇目現存47部,主要是折子戲居多,本戲較少,代表劇目有《老換少》《打懶婆》《頂燈》《磨豆腐》《兩親家打架》等。劇本短小、情節曲折、語言生動、幽默滑稽,引人人勝。

華亭曲子戲

華亭曲子戲源於宋、元,盛於明、清,尤以民國為最。華亭曲子戲是戲劇的一種,在流傳地習慣又稱“小曲子”、“笑攤”、“地攤子”、“信子腔”等,具有元雜劇的遺痕。唱腔屬聯腔體,由眾多的曲牌連綴而成。從內容上分為正劇、喜劇和悲劇。曲子以《前月調》、《後背宮》曲牌開頭,《月調尾》收場,在劇終唱詞中報劇名,一唱到底,唱詞的長短句式及宮調,具有元曲、宋詞遺風。保留了曲藝向戲曲蛻變的痕跡。劇目全為短小折戲,情節簡單,演出時間上只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時婚喪及廟會時演出,至今仍保持自演自樂性。
華亭曲子戲華亭曲子戲

新疆曲子戲

新疆曲子戲,俗稱“小曲子”,是新疆唯一使用漢族語言演唱的地方戲曲。流行於烏魯木齊、昌吉、米泉、阜康、焉耆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形成於烏魯木齊及北疆地區。它是在吸收眉戶、鼓子曲、平弦和新疆各族民歌、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伴奏以三弦、四胡、板胡、二胡為主,打擊樂器有鼓、板、鑼、鉸等。代表劇目《李彥貴賣水》、《張良賣布》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曲子戲和其他民間文學藝術一樣,在舊時代處於一種自生自滅的狀態,據現存碑文及其他資料可以推知,最晚在宋代即開始在境內傳唱。據健在的民間藝人回憶,清末民初相當興盛,遍及7縣(區)。1949年以後,隨著大戲秦腔的普及,曲子戲雖時有興衰,但總體上處於沉寂狀態。但在交通不便的偏僻鄉村仍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曲子戲與其他民間文學藝術一樣,被視為民間文化遺產而得到廣泛採集、整理。

傳承現狀

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戲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現已瀕臨失傳。

傳承人物

康和,男,漢族,1935年生,2013年去世,甘肅華亭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曲子戲(華亭曲子戲)代表性傳承人,甘肅省華亭縣申報。

保護措施

為了弘揚、傳承曲子戲,擴大影響,政府部門採取多種措施對敦煌曲子戲進行保護。1953年,市文化館舉辦了曲子戲藝人培訓班,對傳統曲子戲進行了改造,剔除了曲子戲中不健康的內容。
1957年,舉行全縣曲子戲匯演,敦煌曲子現代戲《文化崗》在全省民間現代戲中獲獎,大力推動了曲子戲演現代戲的活動。
1977年-1980年,每年舉行一次全市曲子觀摩演出和學習班,邀請老藝人集中發掘整理,傳授曲子戲劇目。由於當時條件所限,只對曲調、曲牌和部分劇目進行了錄音,並油印了部分曲子戲劇目,如《磨豆腐》《放風箏》等。
1993年,文化館與廣播電台合作,邀請老藝人演出曲子戲,錄音、錄製劇目22個。
2003年,舉辦曲子戲培訓班,排練曲子劇目12個,全部錄像後製作光碟,留下了影像資料。
2006年,敦煌曲子戲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9年02月11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敦煌市委宣傳部、敦煌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敦煌市文化館、敦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承辦的“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之一的”第八屆敦煌曲子戲大獎賽”在敦煌市文化館飛天劇院鳴鑼開賽,曲子戲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7年3月4日,新疆大型曲子戲《戈壁花開》在新疆的“西戈壁村”所在地奇台縣上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