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動機

迴避動機

迴避動機(avoidance motivation)是動機心理學中的術語,和趨近動機是一組相對的概念。趨近和迴避是動機的兩種最基本形式, 反映著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方式, 是個體適應環境的核心機能。迴避動機保證了個體的生存, 趨近動機則促進個體的成長。兩類動機系統在前額葉皮層呈不對稱偏側化分布, 趨近動機與左側額葉皮層激活相連, 迴避動機與右側額葉皮層激活相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迴避動機
  • 外文名:avoidance motivation
  • 心理學:動機
趨近和迴避動機,理論,趨近和迴避動機區分的神經科學證據,趨近和迴避動機區分對心理病理學的影響,躁狂-抑鬱雙相障礙的 BAS 失調理論,趨近和迴避系統失調的情緒模型,

趨近和迴避動機

在動機心理學中,一直存在著另一種動機分類框架,這就是趨近動機(approach motivation)與迴避動機(avoidance motivation)。反映著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人類趨利避害,適應環境的核心機能。這種分類思想散布在弗洛伊德、勒溫、赫爾、斯金納等許多心理學家的觀點中, 但長期缺乏專門而系統的闡述與研究。近10 年來, 隨著進化心理學的發展, 趨近和迴避這種以行為和能量指向為劃分依據的動機分類方法受到特別關注, 逐步成為動機研究的又一個基本理論框架。研究者不僅縝密地討論了趨近和迴避動機概念的區分, 還對該分類框架提供了許多神經心理學證據, 同時建立在該分類框架下的心理病理學探討也日漸豐富。
趨近和迴避是動機的兩種最基本形式, 反映著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方式, 是人類趨利避害,適應環境的核心機能。Elliot(2008)指出,兩種動機相結合才能產生成功的適應, 迴避動機保證了個體的生存, 趨近動機則能夠促進個體的成長。他認為,可以從五個方面來理解趨近和迴避動機概念。首先, 趨近和迴避動機影響著行為的能量和方向。勒溫指出趨近動機是由正性刺激激起的行為能量或者使行為指向正性刺激方向的動機;而迴避動機則是由負性刺激激起的行為能量,或者使行為指向負性刺激方向的動機。其次, 趨近和迴避動機既涉及到身體的運動, 也涉及到心理的運動。當刺激在心理上被評估為正性時, 個體就會表現出把它“拿過來”或把它“留給自己”的動作取向; 相反, 當刺激在心理上被評估為負性刺激出現時, 個體則會表現出遠離或迴避的動作取向。第三, 趨近和迴避動機的區分不僅與新的刺激情境有關, 也與當前所處的情境有關,即趨近動機不僅指趨近新的積極刺激, 也包括保留和維持現有的積極刺激; 而迴避動機不僅包括對可能出現的消極刺激的防禦,也包括逃離或糾正當前的消極刺激。第四, 刺激的效價(積極或消極屬性)是趨近和迴避動機的核心。正價代表著“有益”、“喜歡”、“渴望”; 負價代表著“有害”、“不喜歡”和“不想要”。第五, 激起趨近和迴避動機的刺激可以是具體的、可觀察的客體、事件或可能性, 也可以是抽象的、通過內部表征生成的客體、事件或可能性。
趨近和迴避作為最基本的動機系統,具有行為組織功能。趨近系統通過調集機體能量來接近、掌控個體所偏愛的刺激, 迴避系統也同樣通過調集機體能量來逃離或阻止不利刺激的傷害。兩類動機系統的協同作用促成了有機體的自我調節,保證了有機體對生存環境的成功適應。

理論

Elliot(2008)指出,兩種動機相結合才能產生成功的適應,迴避動機保證了個體的生存,趨近動機則能夠促進個體的成長。他認為,可以從五個方面來理解趨近和迴避動機概念。
首先,趨近和迴避動機影響著行為的能量和方向。勒溫指出趨近動機是由正性刺激激起的行為能量或者使行為指向正性刺激方向的動機;而迴避動機則是由負性刺激激起的行為能量,或者使行為指向負性刺激方向的動機。
其次,趨近和迴避動機既涉及到身體的運動,也涉及到心理的運動。當刺激在心理上被評估為正性時,個體就會表現出把它“拿過來”或把它“留給自己”的動作取向;相反,當刺激在心理上被評估為負性刺激出現時,個體則會表現出遠離或迴避的動作取向。
第三,趨近和迴避動機的區分小僅與新的刺激情境有關,也與當前所處的情境有關,即趨近動機小僅指趨近新的積極刺激,也包括保留和維持現有的積極刺激;而迴避動機小僅包括對可能出現的消極刺激的防禦,也包括逃離或糾正當前的消極刺激。
第四,刺激的效價(積極或消極屬性)是趨近和迴避動機的核心。正價代表著“有益”、“喜歡”、“渴望”;負價代表著“有害”、“小喜歡”和“小想要”。
第五,激起趨近和迴避動機的刺激可以是具體的、可觀察的客體、事件或可能性,也可以是抽象的、通過內部表征生成的客體、事件或可能性。

趨近和迴避動機區分的神經科學證據

國外許多學者的研究都支持趨近和迴避動機額葉皮層偏側化的理論,這意味著趨近和迴避動機的區分從神經解剖形態學上得到了證實。趨近動機系統與左側額葉皮層激活關聯,迴避動機系統與右側額葉激活關聯,這一結論從根本上說明趨近和迴避動機系統小是同一連續體的兩個極端,而是結構和功能彼此獨立的神經活動系統。 同時,趨近和迴避動機定位於前額葉皮層的結論意味著兩類動機系統承擔著調節高級心理的功能。因為前額葉皮層的基本活動主要是根據內在的目標協調個體的思維與行動其中包括計畫安排複雜的認知行為、個性表達、決策、管理正確的社會行為額葉皮層損傷會毀壞一個人的生活,額葉皮層損傷的人很難維持注意,很難堅持完成任務,他們經常會因為一時興起而採取行動,會做出不考慮後果的衝動行為。
趨近和迴避動機前額葉皮層偏側化的證實不僅幫助回答了趨近和迴避動機區分的兩個最基本的理論問題,它還為一系列心理病理問題的解釋、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有益途徑。

趨近和迴避動機區分對心理病理學的影響

趨近和迴避動機系統的區分為心理病理學研究和臨床實踐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解釋機制。先後有兩種理論觀點闡述了如何從趨近-迴避動機角度來理解情緒和行為障礙。

躁狂-抑鬱雙相障礙的 BAS 失調理論

Depue 和 Iacono(1989)提出了BAS失調理論,用來解釋躁狂-抑鬱雙相障礙。該理論認為脆弱的行為趨近系統功能使患者的情緒狀態如過山車一般在躁狂與抑鬱之間穿梭。這些患者經歷著行為趨近系統活動的過度變異(即趨近動機的極端波動)。患者情緒過度變化原因是患者的行為趨近系統過度敏感,且該系統對於行為趨近系統相關的線索反應過度,從而導致對一些事件(諸如目標追尋與實現、獎勵誘因、憤怒激發)的過渡活動。在易感人群中, 這種行為趨近系統活動的過分增加就會表現出躁狂或輕躁狂症狀, 如情緒高漲, 過度的目標尋求, 睡眠需求減少, 易激惹以及過度自信等; 相反, 當行為趨近系統活動消失或過度減少時就會表現出抑鬱症狀,如悲傷,缺乏能量,快感缺失,精神活動遲緩以及絕望感。 Meyer,Johnson 和 Winters (2001)等發現雙相Ⅰ型的患者或者有輕躁狂趨勢的人的行為趨近系統得分較高。在雙相Ⅰ型的樣本當中,在康復期,如果行為趨近系統具有高敏感性, 那就提示在6個月後其躁狂症狀會增加。此外,在隨訪期平均超過 3.5 年的雙相Ⅱ 型或者快速循環型的患者中,其行為趨近系統高敏感性提示其復發可能性更高, 周期更短(Alloy et al., 2008)。也有研究表明雙相譜系障礙的患者其對應於行為趨近系統敏感性的各項心理生理指標 都偏高(Harmon-Jones et al., 2002;Harmon-Jones & Peterson, 2008)。

趨近和迴避系統失調的情緒模型

近來 Youngstrom 和 Izard (2008)擴展了 BAS失調理論, 提出了同時包含趨近和迴避系統失調的心理病理學模型。該模型認為趨近動機系統和迴避動機系統各自獨立,它們不是一個連續體的兩極。因此兩個動機系統有可能單獨被激活, 也有可能同時被激活。當趨近系統、迴避系統過高或過低, 或者趨近與迴避組合發生衝突時, 個體就會表現出相應的情緒與行為障礙。如圖《趨近和迴避系統失調的情緒模型》所示, 高趨近、低迴避的動機特質可以預測兒童的品行障礙和注意缺失多動障礙, 過低的趨近動機特質可以預測抑鬱, 高的迴避動機和中等程度的 BAS 特質可以預測廣泛性焦慮, 高迴避和高趨近相結合的特質可以預測混合性躁狂。
迴避動機
趨近和迴避系統失調的情緒模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