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述悲賦
- 創作年代: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
- 作品出處:《清史稿·后妃傳》
- 文學體裁:賦文
- 作者:乾隆皇帝
原文,作者,翻譯,相關人物,賞析,相關詩詞,
原文
(有序:乾隆十有三年春車駕幸山東禮成返蹕,皇后以三月十有一日崩於德州舟次,星夜解維,兼程旋軫歸。殯於長春宮,奉遷於觀德殿,喪儀有制,時日如流,觸緒增悲,非文兮述感孫楚除服之篇效潘岳悼亡之作,用緣情而遣藻。聊寄恨於哀弦。)
易何以首乾坤?詩何以首關睢?惟人倫之伊始,固天儷之與齊。念懿後之作配,廿二年而於斯。痛一旦之永訣,隔陰陽而莫知。
昔皇考之命偶,用掄德於名門。俾逑予而屍藻,定嘉禮於渭濱。在青宮而養德,即治壼而淑身。縱糟糠之未歷,實同甘而共辛。乃其正位坤寧,克贊乾清。奉慈闈之溫凊,為九卿之儀型。克儉於家,爰始繅品而育繭;克勤於邦,亦知較雨而課晴。嗟予命之不辰兮,痛元嫡之連棄。致黯然以內傷兮,遂邈爾而長逝。撫諸子一如出兮,豈彼此之分視?值乖舛之迭遘兮,誰不增夫怨懟?況顧予之傷悼兮,更恍悢而切意。尚強歡以相慰兮,每禁情而制淚。制淚兮,淚滴襟,強歡兮,歡匪心。聿當春而啟轡,隨予駕以東臨。抱輕疾兮念眾勞,促歸程兮變故遭,登畫舫兮陳翟偷,由潞河兮還內朝。去內朝兮時未幾,致邂逅兮怨無已。切自尤兮不可追,論生平兮定於此。影與形兮離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對嬪嬙兮想芳型,顧和敬兮憐弱質。
望湘浦兮何先徂?求北海兮乏神術。循喪儀兮徒愴然,例展禽兮謚孝賢。思遺徽之莫盡兮,詎兩字之能宣?包四德而首出兮,謂庶幾其可傳。驚時序之代謝兮,屆十旬而迅如。睹新昌而增慟兮,陳舊物而憶初。亦有時而暫弭兮,旋觸緒而欷歔。信人生之如夢兮,了萬世之皆虛。嗚呼!悲莫悲兮生別離,失內位兮孰予隨?入淑房兮闃寂,披鳳幄兮空垂。春風秋月兮盡於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復何時?
作者
乾隆帝,即清高宗純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姓愛新覺羅,諱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屬兔,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終年89歲,葬於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乾隆於雍正十三年即位,為清代入關後的第四任皇帝。
翻譯
為什麼易經一開始就講乾坤?為什麼詩經第一篇就詠關睢?因為夫妻是一切人倫的開始,所以將天地名為乾坤與之匹配。我與皇后婚配,至今已經22年了。我是多么的傷痛啊,一夜之間就要與皇后永遠訣別,從此陰陽兩隔,再也無法得知對方的訊息。
皇后是父皇為朕選擇,出自書禮名門,門第堪配皇室,冊立為嫡福晉。在東宮時修身養德,勤於內職,雖然我們沒經歷過窮困,但是也一同經歷了風風雨雨。等到她正位坤寧,盡職盡責地輔助朕躬,和悅地侍奉太后,可以作為朝中的表率。生活簡樸,率先採桑飼蠶;憂國憂民,祈求風調雨順。
命運多舛,端慧、悼敏兩位皇子還未長大,兩個小小的身軀便已被黃土掩埋。皇后傷痛於兩個幼子接連棄世,以致黯然傷神,落下病根,溘然長逝。她撫養妃嬪的孩子就像親生骨肉,從不厚此薄彼。在這接連的打擊之下,又有誰能不對夫君抱怨呢?何況母親傷悼兩個早殤的幼子,怎能不痛徹心扉?可是她反而強顏歡笑安慰於我,每每抑制傷悲和淚水,這樣的傷痛又如何能止住,我看見淚水滑落在她的衣襟,我知道她的心底並不快樂。早春啟程,和我一起東巡,皇后生病後害怕勞動眾人,於是促我及早返京,誰知卻遭遇了突變。登上畫舫,經由潞河返回京城。誰知快到京城的時候,皇后與世長辭,留給我無盡遺恨。深切地自責卻不可追悔,我不斷追思皇后一生的事跡。她的音容笑貌時刻出現在腦海中,失意恍惚悵然若失。面對六宮妃嬪,卻想著皇后的倩影;可憐和敬公主,這么小就失去了母親!
看著湘水東流,拍岸的江水打濕了石頭,翻滾的埋落了漂浮的殘葉,為什麼舜的妻子卻先他而去了呢?我遙望蓬萊,為什麼沒有通往那裡的船隻呢?不停地為她祭酒,悲傷掩蓋之下卻舉不起酒杯,唯有在靈前徒然悲愴,一抔淨土已被清酒掩埋了風流。遵循古禮,親為皇后定謚孝賢。追思皇后之懿德,豈是孝賢二字就能盡述的?皇后四德俱備,舉世無出其右。
時光如流水,二十年這么快就過去了!悲痛啊,陳列遺物,回憶當初的美好時光,有時神遊物外,觸景生情,不勝唏噓,我心裡卻覺得萬事皆空,生生死死也就是浮華一場罷了。失去了賢后,誰陪我走完漫長的人生路?
年年歲歲皆復如此,朝朝暮暮怎奈今思?又一次來到長春宮,宮殿寂靜,帷帳空垂,春風既過,斯人不再,惟嘆:春花秋月兮盡於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復何時!
相關人物
孝賢皇后(1712年2月22日-1748年3月11日),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原配皇后,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其父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諡號為“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后”。
孝賢皇后出身名門。節儉賢淑,是乾隆帝最尊重喜愛的一位妻子。可惜由於他與皇后所生的兩位皇子不幸夭折,皇后因此憂傷成疾,次年三月崩。乾隆帝悲傷不已(史載:“上深慟”),為了表達對孝賢皇后的敬愛懷念之情,乾隆帝親自寫了一篇《述悲賦》。他以激動的筆觸,飽含激情地記述了孝賢皇后生前的懿德嘉行。
端慧皇太子永璉(1730-1738),乾隆帝次子,孝賢皇后所出。由雍正帝親自賜名,暗示將來要繼承皇位之意(因為璉代表的為宗廟之器,是古代皇室用來盛祭祀之物的物品),“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儲緘其名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1738年薨,乾隆帝極為傷感,冊贈皇太子,謚端慧。按皇太子之禮為永璉隆重舉喪,弘曆多次親臨祭奠。永璉於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入葬端慧皇太子園寢。
悼敏皇子永琮(1746-1747),乾隆帝第七子,孝賢皇后所出。“性成夙慧,歧嶷表異,出自正嫡,聰穎殊常”,一出生便被乾隆視為皇位繼承人。未想永琮只活了20個月,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出痘夭折。乾隆帝贈給永琮的諡號為悼敏,命其喪儀視皇子從優,並沉痛地下諭旨曰:“先朝未有以元後正嫡紹承大統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 嘉慶四年(1799年)三月,嘉慶帝追封永琮為哲親王。
賞析
全文從皇后富察氏甫一入主後宮講起,溫柔地回憶了皇后在生時的言行,情真意切地表明自己對富察氏的夫妻之情。從中看不到一個皇帝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影子,而是一個普通的丈夫獨對寒燈,敘述著自己對死去妻子的綿綿長情,悲愴之情不由得觸動心底那片尚未荒蕪的綠地。
乾隆把富察氏的感情升華到人倫之首來認識的,的確是對儒家綱常觀念的挑戰。按照儒家的綱常觀念排在第一位的是父子,第二位的才是夫妻,第三位的是兄弟。但漢族是非常強調血緣親情的,因而在民間所流傳的口頭禪則是“兄弟是手足,老婆是衣服”,手足是斬不斷的而衣服是可以換的,實際上已經把夫妻擠到第三位。
孝賢皇后之後,烏拉那拉氏得以母儀天下。然而我們可以從史料記載中得知,這位繼任的皇后並沒有她的前任那么深得帝心,甚至在她死時,正在打獵的乾隆帝也並沒有停止娛樂,且下令將其喪儀“照皇貴妃例行”。雖然在世時,皇后位未被廢,但死後卻沒有了皇后的名份。
相關詩詞
皇后去世後,乾隆追念終生,寫下數百首悼亡之詩。部分如下:
戊辰悼大行皇后輓詩
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 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岸邊。
聖慈深憶孝,宮壺盡欽賢。 忍誦關睢什,朱琴已斷弦。
夏日冬之夜,歸於縱有期。 半生成永訣,一見定何時?
棉服驚空設,蘭帷此尚垂。 回思想對坐,忍淚惜嬌兒。
愁喜惟予共,寒暄無刻忘。 絕倫軼巾幗,遺澤感嬪嬙。
一女悲何恃,雙男痛早亡。 不堪重憶舊,擲筆黯神傷!
四月八日疊舊作韻
得失紛如塞馬傳,藉無喜者豈憂焉。
都來兩歲光陰耳,恰似一番夢幻然。
詎意瓜沉連及蔓,實傷坤衍祗余乾。
從今更不題新句,便看將來作麼緣。
離別
鳳輤逍遙即殯宮,感憶時舊痛何窮。
一天月色含愁白,三月山花做惡紅。
溫情慈闈誰我代?寂寥椒寢夢魂通。
因參生死俱歸幻,畢竟恩情總是空。
廿載同心成逝水,兩眶血淚灑東風。
心內芳型眼內容,但相關處總無悰。
思念不及懵騰睡,猶得時常夢裡逢。
四依皇祖南巡過濟南韻
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排遣閒情歷村野,殷勤政務祝寧盈。
明朝便近芳山駐,秀色寧看雲表橫。
孝賢皇后陵酹酒
本欲驅車過,矯情亦未安。
三杯不防酹,四歲又雲寒。
松種老鱗長,雲開碧宇寬。
齊手帥歸室,喬壽有何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