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絕

迥絕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 魏晉迭興,盛衰迥絕; 齊梁接踵,貯積懸殊。”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大地各國,埃及、印度為至古,而埃及王族、士族、農族等級迥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迥絕
  • 來源書籍:《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
  • 來源朝代:明
  • 拼音:jiǒng jué  
簡介
jiǒng jué  
1、猶連綿。不絕貌。 南朝 宋 鮑照 《和王丞》:“秋心日逈絕,春思坐連綿。” 錢振倫 註:“春思秋心,相續不絕,所謂‘長意無已年’也。”
2、高峻貌。 唐 岑參 《太白鬍僧歌》序:“雲壁迥絕,人跡罕到。”
3、指超群卓絕。《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芳姿姝麗,蓋國無雙;風範清規,古今逈絕。” 明 時徹 《誠意伯劉公神道碑銘》:“公諱基,字伯溫 ,神知迥絕,讀書能七行俱下。” 清 劉熙載 《藝概·詩概》:“ 唐初四子沿陳隋之舊,故雖才力迥絕,不免致人異議。”
4、指遠遠超過,勝過。 宋 陳善 《捫虱新話·韓文公參大巔》:“今觀大巔與首座、侍者三人互相引發,皆迥絕言議之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雜觚·乾隆辛卯會試榜得人》:“其出而任監司,治郡縣者,皆迥絕流輩。”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二節:“自茲以往,儒學之尊嚴,迥絕百流。”
5、遠遠隔絕。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鄭雲叟》:“鄭徵君為詩,皆祛淫靡,迥絕囂塵。”《讀史方輿紀要·浙江四·台州府》引《宋志》:“而蒼嶺當衢、處、婺三州,岡阜深阻,行者窮日而後度,人煙迥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