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建設研究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建設研究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建設研究》是2018年3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智泉。

基本介紹

  • 書名: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建設研究
  • 作者:吳智泉
  • ISBN:9787030566386
  • 頁數:212頁
  • 定價:98.0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是近年來新興的碳排放領域的熱點問題,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回響,是我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引導世界所邁出的重要一步。《BR》 本書從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出發,闡述了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的重要意義,對現階段建設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的基礎和條件進行梳理,並從概念理論和技術理論角度進行深入研究,從本質上探尋近零碳排放的發展方向。針對能源、建築、交通三個主要碳排放領域提出相應的研究策略。同時也探討了建設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所必需的評價指標體系和政策保障體系。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1.1 時代背景
1.2 生態文明的界定、基本內涵及特徵
1.2.1 生態文明的界定
1.2.2 生態文明的基本內涵
1.2.3 生態文明的特徵
1.3 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
1.3.1 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文明思想
1.3.2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生態觀
1.3.3 習近平的生態文明思想
1.4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績與不平衡
1.4.1 取得的成績
1.4.2 生態文明建設的不平衡
1.5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途徑
1.5.1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1.5.2 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生態意識
1.5.3 完善制度機制,健全生態立法體系
1.5.4 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生態治理
1.6 踐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1.7 生態文明建設與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
參考文獻
第2章 國內外低碳和近零碳發展研究
2.1 近零碳排放的時代背景:溫室氣體減排的新承諾
2.2 國外低碳和近零碳發展現狀
2.2.1 零碳國家
2.2.2 零碳城市
2.2.3 低碳和零碳社區
2.2.4 低碳和零碳建築
2.3 國內低碳和近零碳發展現狀
2.3.1 國內低碳試點工作情況
2.3.2 現階段國家低碳城(鎮)試點的成效、發展特徵及問題
2.3.3 國內試點開展碳排放評價工作情況
2.3.4 國內實施近零碳排放省份的工作情況
2.3.5 國內各省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目標
2.3.6 國內外探索實踐比較分析
2.4 國內外低碳建設融資現狀
2.4.1 國外低碳建設融資現狀
2.4.2 國內低碳建設融資現狀
參考文獻
第3章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理論研究
3.1 近零碳排放區的概念與內涵
3.1.1 從低碳到近零碳
3.1.2 零碳與近零碳辨析
3.1.3 碳排放與環境保護
3.1.4 經濟成長與低碳發展
3.1.5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的內涵與特徵
3.2 低碳和零碳技術發展研究
3.2.1 低碳經濟與低碳和零碳技術創新的互動機理研究
3.2.2 低碳和零碳技術分類
3.2.3 低碳和零碳技術經濟性研究
3.2.4 低碳和零碳技術倫理研究
3.2.5 低碳和零碳技術的選擇原則
3.3 碳排放測度與評價
3.3.1 碳排放統計評價研究現狀
3.3.2 區的尺度劃分
3.3.3 碳循環機理及碳排放測算方法
3.4 近零碳排放區的總體規劃研究
3.5 近零碳排放區可實現性探討
參考文獻
第4章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的能源策略
4.1 全球能源行業大形勢
4.2 新興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研究
4.2.1 風電、光伏技術
4.2.2 其他新能源技術
4.2.3 我國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的建議
4.3 多能互補能源利用與近零碳排放的相互關係
4.3.1 多能互補發展模式介紹
4.3.2 多能互補發展研究現狀
4.3.3 多能互補與近零碳排放
4.3.4 近零碳排放區引導多能互補系統規劃模型
4.4 基於近零碳排放區的能源網際網路建設思路
4.4.1 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必要性
4.4.2 能源網際網路的基本架構
4.4.3 能源網際網路的市場演化
4.4.4 能源網際網路的發展意義
4.5 基於近零碳排放區的能源網際網路運營機制
4.5.1 能源網際網路的發展機制
4.5.2 能源網際網路的交易模式
4.5.3 能源網際網路的監管模式
4.5.4 能源網際網路的保障措施
參考文獻
第5章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的建築策略
5.1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的研究和發展現狀
5.2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的概念與內涵
5.2.1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的概念
5.2.2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的特徵與內涵
5.2.3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與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
5.3 低碳和近零碳生態建築學
5.3.1 生態學與建築學的結合
5.3.2 生態建築學的基本內容
5.3.3 基於生態建築學的低碳和近零碳建築設計思想
5.4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實現的路徑分析
5.4.1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技術路線
5.4.2 建築室外環境的低碳和近零碳設計
5.4.3 辦公建築低碳設計
5.4.4 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
5.4.5 既有工業建築的節能改造
5.5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工程管理
5.5.1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全生命周期項目管理思路
5.5.2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項目規劃階段管理策略
5.5.3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項目施工階段管理策略
5.5.4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項目運營維護階段管理策略
5.5.5 低碳和近零碳建築項目拆除及後評價階段管理策略
5.6 低碳建築案例介紹
5.6.1 低層低碳建築
5.6.2 多層低碳建築
5.6.3 公共低碳建築
5.6.4 低碳社區
5.6.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的交通策略
6.1 低碳智慧交通研究現狀
6.2 低碳交通
6.2.1 城市低碳交通運輸影響因素
6.2.2 幾種典型的低碳交通發展模式
6.2.3 交通運輸碳排放量測算
6.2.4 多物流運輸方式物流網路
6.2.5 低碳運輸的實現途徑
6.3 智慧交通
6.3.1 智慧交通的基本特徵
6.3.2 智慧交通的發展目標
6.3.3 智慧交通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6.3.4 智慧交通的關鍵技術
6.3.5 智慧交通的框架體系
6.4 共享交通
6.4.1 共享交通的本質及屬性
6.4.2 共享交通的監督管理
6.5 土地利用策略
6.5.1 土地集約化利用
6.5.2 土地多功能混合利用
6.5.3 公共運輸嚮導式發展的土地開發利用
6.5.4 人性化的土地利用
6.5.5 節約土地與保護當地生態資源的土地利用
6.6 近零碳智慧交通與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規劃建設策略
6.6.1 近零碳智慧生態交通系統及其發展策略
6.6.2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的交通規劃建設
6.7 未來先進的交通方式的展望
參考文獻
第7章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7.1 國內外近零碳排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綜述
7.1.1 國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7.1.2 國外評價指標體系對我國的啟示
7.1.3 國內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7.1.4 國內外指標體系對比
7.2 評價指標體系的類型
7.2.1 從指標數量角度進行劃分
7.2.2 從指標層次角度進行劃分
7.2.3 從設計主體身份角度進行劃分
7.3 建立指標體系的方法學
7.3.1 德爾菲法
7.3.3 層次分析法
7.3.4 模型分析法
7.3.5 灰色關聯度分析法
7.3.7 隨機前沿生產函式法
7.4 建立指標體系的相關建議
7.5 評價指標體系內涵、目的、原則與總體思路
7.5.1 評價指標體系的內涵
7.5.2 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
7.5.3 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7.5.4 評價指標體系的總體思路
7.5.5 評建結合的評價體系
7.6 評價指標體系
7.7 評價體系指標釋義
參考文獻
第8章 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的保障體系研究
8.1 國內外近零碳排放發展的激勵政策
8.1.1 國外低碳經濟發展及零碳試點支持政策
8.1.2 國內近零碳排放發展的相關政策
8.1.3 碳市場建設政策
8.2 國內外近零碳排放發展的法律規範
8.2.1 國外低碳發展的法律規範
8.2.2 國內低碳和近零碳排放發展的法律規範
8.3 國內近零碳排放發展的制度建議
8.3.1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
8.3.2 健全支撐體系,加強能力建設
8.3.3 做好數據統計,保證信息公開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