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紅外光
- 種類:電磁波
- 波長:780~2526nm
- 分類:近紅外短波 近紅外長波
近紅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於可見光(ⅥS)和中紅外光(MIR)之間的電磁波,按ASTM(美國試驗和材料檢測協會)定義是指波長在780~2526nm範圍內的電磁波,習慣上...
紅外光 近紅外光譜儀(Near Infrared Spectrum Instrument,NIRS)是介於可見光(Vis)和中紅外(MIR)之間的電磁輻射波,美國材料檢測協會(ASTM)將近紅外光譜區定義為780-...
近紅外光是介於可見光(VIS)和中紅外光(MIR)之間的電磁波,按ASTM(美國試驗和材料檢測協會)定義是指波長在780~2526nm範圍內的電磁波。...
近紅外區由電子躍遷加上振動和轉動躍遷引起的,其波數為12 500~4000cm-1(波長0.80~2.5μm),它也是倍頻和組合帶區。...
紅外線(Infrared)是波長介於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波長在1mm到760納米(nm)之間,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高於絕對零度(-273.15℃)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現代...
研製主動近紅外人臉成像設備的目的在於,能為人臉識別提供不受環境光影響的、高質量的人臉圖像,所謂的高質量包括:圖像亮度合適、均勻、對比度合適、不存在過曝光等。...
紅外線的波長範圍很寬,人們將不同波長範圍的紅外線分為近紅外、中紅外和遠紅外區域,相對應波長的電磁波稱為近紅外線、中紅外線及遠紅外線。 紅外線是一種光波,...
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一般說來,近紅外光譜是由分子的倍頻、合頻產生的;中紅外光譜屬於分子的基頻振動...
紅外成像技術是一項前途廣闊的高新技術。比0.78微米長的電磁波位於可見光光譜紅色以外,稱為紅外線,又稱紅外輻射。是指波長為0.78—1000微米的電磁波,其中波長為0.78...
近紅外光是指波長在 780 ~ 2526 nm 範圍內的電磁波,是人們認識最早的非可見光區域。 習慣上又將近紅外光劃分為近紅外短波 (780 ~ 1 100 nm)和長波 (...
紅外光源以產生紅外輻射為主要目的的非照明用電光源。紅外輻射是波長大於紅色光波長的一定範圍的電磁輻射,波長為0.78~1000μm,分為近紅外(代號IR-A,波長0.78~1.4...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位於可見光紅光外端,在絕對零度(-273℃) 以上的物體都輻射紅外能量,是紅外測溫技術的基礎。紅外輻射的輻射度、輻射出射度、輻射強度、輻射...
近紅外光譜技術(NIR)是 90 年代以來發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分析技術之一。...... 近紅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於可見光(VIS)和中紅外光(MIR)之間的電磁波...
分子振動的能量與紅外射線的光量子能量正好對應,因此當分子的振動狀態改變時,就...近紅外(14000-4000cm-1),中紅外(4000-400cm‑1),遠紅外(400-10cm‑1)...
現代近紅外光譜(NIR)分析技術是近年來分析化學領域迅猛發展的高新分析技術,屬於分子振動光譜的倍頻和主頻吸收光譜。...
紅外線通信系統一般由紅外線發射系統和接收系統組成。對於客機內的紅外線通信系統,採用低功率的近紅外線(波長為0.72~1.5μm)傳送信號,對人體健康尤其對人的眼睛無...
近紅外偽裝,亦稱“防近紅外偵察偽裝”。使工作波段約在0.76~2.50微米的偵察和制導設備難以進行偵察、制導或造成錯覺的光學偽裝。 ...
《近紅外光譜儀器》是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進祥。該書可供從事儀器分析、分析儀器、過程最佳化與控制等專業的廣大科技工作者閱讀參考,也可作為大學...
當用近紅外線輻射塗層表面時,其輻射能量約10%被塗層吸收,約30%被塗層表面反射,其餘約60%透過塗層被基材吸收,轉化成熱能,從塗層下面加熱塗層。當用遠紅外線輻射...
紅外線溫度計產品特點 編輯 紅外測溫技術在生產過程中,在產品質量控制和監測,設備線上故障診斷和安全保護以及節約能源等方面發揮了著重要作用。近20年來,非接觸紅外...
但因受太陽光照條件的極大限制,加之紅外攝影和多波段遙感的相繼出現,可見光遙感已把工作波段外延至近紅外區(約0.9微米)。在成像方式上也從單一的攝影成像發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