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

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

《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是2008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寶貴貞。本書梳理了蒙古族宗教在清代以後發展並逐漸衰落的過程。

基本介紹

  • 書名: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
  • 作者:寶貴貞
  • 頁數:264
  •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
  • 出版時間:2008-8-1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

圖書信息

作 者:寶貴貞 著
出 版 社:中央民族大學
出版時間:2008-8-1
版 次:1頁 數:264字 數:230000印刷時間:2008-8-1開 本:大32開紙 張:膠版紙印 次:1I S B N:9787811085976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民族與宗教關係問題是當前國內外熱點問題之一,也是宗教學研究的重大課題。宗教屬於精神信仰形態,民族屬於社會族群形態,因此,民族和宗教並不嚴格對應和同步發展,但二者又總是緊密聯繫,不可分離。作為傳統的遊牧民族,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即草原文化和宗教文化。作為民族文化載體,宗教融匯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道德觀念和價值理念,不僅傳承著蒙古族的民族文化,而且也映射了蒙古社會歷史的變遷。
近代以來,國際國內形勢風雲變幻,蒙古社會急劇變革,蒙古族宗教信仰隨之發生了相當明顯的變化。這個變化直接影響了蒙古民族後來的文化走向,也使其呈現出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這一課題的研究對於了解蒙古民族社會史和思想史具有重要意義。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學術界尚沒有系統研究近現代蒙古族宗教問題的論著。因此,本人選擇這個研究課題,意在系統梳理蒙古族宗教在清代以後發展並逐漸衰落的脈絡及走向。
緒論部分,對選題的目的與意義、蒙古族宗教研究現狀概述、研究的理論方法與難點、課題的突破與創新等幾個方面,進行簡要說明。之後,共分七章展開論述。第二章到第四章,是本書的核心內容。
第一章從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傳入與普及起筆,從清朝的宗教政策、寺院經濟的發展、寺院大活佛系統的形成發展及抑制、寺院教育等方面,對藏傳佛教在清朝前期的歷史發展進行了詳細闡述。
第二章以藏傳佛教在蒙古社會的衰落為主題,對藏傳佛教在近代蒙古社會衰落的原因進行系統分析,認為內蒙古地區的藏傳佛教經過晚清、民國、“日偽”統治和連年戰爭逐漸走向衰微,而晚清時期政府對蒙古宗教政策之轉變、儒學文化的浸潤、蒙古民族啟蒙思想的興起以及寺院經濟的膨脹是藏傳佛教在近代蒙古社會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講述民國、“日偽”時期的蒙古族宗教。從民國時期的宗教政策、“日偽”政權統治下的蒙古地區宗教狀況、藏傳佛教與近代蒙古社會的關係展開論述,藏傳佛教與近代蒙古社會政治的關係是本章論述的重點。
第四章講述內蒙古宗教改革。首先描述了新中國初期內蒙古地區的宗教狀況,進而對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內蒙古自治運動時期及新中國的宗教政策、內蒙古宗教改革與無神論教育進行了概括,並對宗教改革的意義進行客觀評價。通過宗教改革,蒙古族宗教狀況,尤其是藏傳佛教從組織制度、信眾結構、宗教觀念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
第五章選取蒙古地區東部、中部、西部有代表性的寺廟為個案研究對象,以作者田野調研資料為依託,借鑑文獻資料,展示蒙古族宗教(主要是藏傳佛教)近現代演變的歷史軌跡。它們是內蒙古地區唯一一個實行政教合一的喇嘛旗——錫勒圖庫倫喇嘛旗;內蒙古地區唯一一個以蒙古語誦經的寺廟——梅力更召;章嘉活佛住錫地多倫匯宗寺;號稱“東藏”的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瑞應寺。
第六章概要說明了蒙古地區其他幾種宗教的信仰狀況,意在彰顯蒙古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徵。對蒙古族歷史上薩滿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狀況進行簡要介紹。近代以來,除了處於核心信仰地位的藏傳佛教之外,蒙古族傳統的薩滿教一直延續著,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類型儘管傳播範圍非常有限,但也在蒙古族聚居區具有一定影響。可以說,蒙古族的宗教信仰,是以薩滿教為基礎,以藏傳佛教為核心,輔之以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形式,呈現出了多元化特徵。
第七章介紹新時期蒙古族宗教信仰問題。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蒙古族宗教信仰問題進行概括。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實,內蒙古地區的宗教工作逐漸恢復,蒙古族的宗教信仰正處於恢復和重建之中。本章通過對內蒙古宗教狀況述描,歸納了新時期蒙古族宗教信仰特點,進而對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本書寫作過程中,筆者在尊重歷史文獻和調研資料的基礎上,對某些問題的闡述具有獨到之處。比如:對藏傳佛教在近代蒙古社會衰落原因的分析、對新時期蒙古族宗教信仰特點的概括等,觀點有創新。敬請讀者給予關注!
考察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問題並非易事,未盡之處在所難免。筆者期待著讀者的肯定與批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