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慣性內波的實驗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陳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慣性內波的實驗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旭
- 依託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近慣性內波的實驗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陳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近慣性內波的實驗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陳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海洋中的內波攜帶著動能,並存在小的垂向尺度和大的垂向剪下,因此對海洋混合和能量傳輸起著重要作用。部分研究估算表明混合層中由近慣性運動所做...
針對颱風過程中海洋結構的內波受力特性開展系列實驗,並對Morison 公式中的拖曳力係數和慣性力係數進行統計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實際海洋中的假想結構受力特性進行數值模擬研究;並以 FLUENT軟體為平台,建立內波數值水槽,分析颱風過程中海洋...
《南海北部內波模態-能量轉換與海洋混合過程研究》是依託河海大學,由廖光洪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內波是海洋里大、中、小尺度間能量級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維繫深海穩定層化狀態的關鍵因素之一。南海的獨特環境是開展海洋...
中尺度渦旋在穩定態下滿足地轉平衡,但在受外界擾動失穩時,會通過地轉調整回到新的平衡狀態;作為調整過程的一個重要結果,能量以近慣性內波的形式由渦旋向外傳播,在引起中尺度渦旋能量衰減的同時導致近慣性能量在深層海洋的增強。
南海蘊含著豐富的中尺度渦,當它們和近慣性運動與地形相互作用時,將激發近慣性共振運動,使中尺度渦能量向近慣性內波轉移,增強了深海混合。因此,南海深層中尺度渦觸發混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它將為揭示南海深層混合機制提供一個新...
呂宋海峽區域中尺度渦顯著、地形複雜突變、多種內波共存,是開展中尺度渦調製混合機制研究的天然試驗場。.本項目圍繞呂宋海峽區域中尺度渦對混合調製機制這一關鍵問題,開展針對性的高解析度海底地形與中尺度渦、內波及混合等過程的現場觀測...
3.4 DRIFTER實驗和PATCHEX實驗(76)3.4.1 海洋內部小尺度運動觀測技術的進步(76)3.4.2 DRIFTER實驗(79)3.4.3 PATCHEX實驗(82)3.4.4 關於大洋內波破碎和耗散問題的爭論(101)3.5 大洋細尺度近慣性內波(103)3....
揭示出內波(大尺度)破碎轉變成湍流(小尺度)時的能量耗散。常被人忽略的地轉向量水平分量對近慣性內波的破碎起著重要作用。結合南沙項目研究發現在南海存在與赤道大洋相類似的障礙層現象並確立了新研究項目。此外還研究了淺強躍層大振幅...
9、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南海北部陸架海近慣性內波混合機制的觀測與分析研究,20萬,主持,2009)10、廣東省人才引進專項(南海海氣通量交換及其耦合機制研究,90萬,主持,2009)11、廣東省珠江學者人才資助計畫項目(南海北部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