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過程
編寫背景
辭書是顯示一個國家文化的視窗。解放之前,中國比較重要的語文詞典,只有《辭源》《辭海》《辭通》三部,已陸續修訂出版,讀者稱便。後來又增添了《
漢語大字典》和《
漢語大詞典》兩部大型辭書:前者是字典,由四川、湖北兩省協作編寫;後者是詞典,由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和上海五省一市協作編寫。
《漢語大詞典》兼收單字和複詞,編寫方針是“古今兼收,源流並重”,屬於通史性的語文詞典。當時就曾構想,還需要按時代分段,編寫出版斷代漢語詞典,以拓寬、加深漢語詞語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編寫工作
內容說明
《近代漢語詞典》收詞語1300條。收詞範圍以晚唐、五代、宋、元(金)、明、清(至鴉片戰爭)為限。《近代漢語詞典》收詞立目,包括俗語、方言、外來語、成語等,釋義一律用現代漢語國語,力求簡明、準確、通俗,就是要“囚至”分明,不蔓不枝,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特別值得重視的,是用音序排列,讀者讀出音來,便可查檢有關詞目,省事方便。
書籍目錄
目錄 | 頁碼 |
---|
序——羅竹風 序——蔣維崧 凡例 音序檢字表 詞典正文 筆畫查字表 後記 | |
編寫特色
《近代漢語詞典》收詞嚴格掌握在上始晚唐、五代,下迄清末的時代範圍之內。這樣所收詞語與文言、現代漢語的詞語有明確的界限,也便《近代漢語詞典》與古漢語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有了明顯的分工。《近代漢語詞典》收詞,取材於禪宗語錄,敦煌變文、小說戲曲、筆記雜著等,由於這些作品是用白話口語寫成,所以能夠較準確地反映近代漢語的辭彙特點。
《近代漢語詞典》在義項的取捨方面,也分工明確地只收了屬於近代漢語語詞範圍的兩個義項。明顯屬於現代漢語的詞條,《近代漢語詞典》也一律不予收列。不屬於近代漢語範疇的不收,屬於近代漢語範疇的,只要有語言資料,就儘量收詞立目,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近代漢語詞典》收詞嚴謹。
近代漢語辭彙大量保存在小說、戲曲、語錄、筆記等古白話作品中,這些在當時婦孺皆知的辭彙,由於時代的隔閡,已使後人不知所云,因而,《近代漢語詞典》在釋義時,儘量注意簡明確切,通俗易懂。《近代漢語詞典》每個詞目的釋義皆以用例為根據,無例句者不出義項。這樣,就能比較準確地表現詞語在當時的實用情況。
為了充分體現斷代詞典所收詞目的時代特徵,《近代漢語詞典》從飽含口語的禪宗語錄、敦煌變文、小說戲曲、筆記雜著等大量古白話作品中選取豐富的例證。《近代漢語詞典》所舉例句,既注意到典型性、完整性,又儘量做到簡短,而且注意從不同朝代、不同體裁的作品中選取。
社會評價
《近代漢語詞典》是《漢語大詞典》 的延伸, 開始填補了斷代語文詞典的空白。(中國語言學家,宗教學家,出版家,辭書編纂家,雜文家羅竹風評)
編寫人員
職務 | 姓名 |
---|
| |
| |
| 蔣維崧、嚴薇青、高文達、張鼎三、朱廣祁、孫越、滕先森 |
| 張鼎三、朱廣祁、孫越、滕先森、秦存鋼、王君端、孫永興、楊磊、於國俊、李立成、張宇平、諸葛武堂、王芸章、德媛、滕榮祥、王超民、陳德芳、趙其莊、劉校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