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指鴉片戰爭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外國資本根據不平等條約在中國開設的享有特權的工礦企業。
正文,
正文
專指鴉片戰爭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外國資本根據不平等條約在中國開設的享有特權的工礦企業。 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 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侵入中國,開始經營工業,成為中國境內最早一批使用機器和動力生產的工業。首先出現的是為外國航運業服務的船舶修造廠。1845年英人在廣州開設的柯拜船塢可稱第一家外資工廠(最初尚用手工)。其後廣州又有四五家外資船廠。不久貿易中心移向上海。1866年,上海先後開設過12家外資船廠,以英商祥生和耶松最大。它們先後收買了一批華洋船塢,到1894年甲午戰爭前已能造2000噸以上汽船。1900年二廠合併,資本557萬兩,成為壟斷性大企業。 茶和絲是當時出口大宗。俄商最初在華中設手工制磚茶工廠,70年代集中在漢口,有四大家用機器生產。外資絲廠建於八九十年代,集中在上海,到甲午戰爭前有六家,英資為主。此外尚有糖、蛋等出口加工廠以及租界內水、電、煤氣廠等,資本都不大。 總計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半個世紀間,先後開辦外資工廠 100餘家,投資近2000萬元。主要是船舶修造和出口品加工業,都是為外商進出口貿易服務的,其資本多隸屬於外國洋行和輪船公司。 甲午戰爭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 甲午戰爭後,列強正式取得在華設廠權,外資湧進,並開始以商品生產占領中國市場為主了。1897年,上海一年內出現怡和(一說設於1895年)、老公茂、鴻源、瑞記四家外資紗廠。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有外資棉紡織公司8家,它們兼併了5家華商紗廠,擁有紗機40.9萬錠,投資1000餘萬元,主要為英、日資本。麵粉廠是另一新興工業,集中在哈爾濱、漢口、上海,到1913年有較大廠13家,投資近400萬元,主要為俄、英資本。英美煙公司在各地設立的捲菸廠,日、英商設立的榨油廠,均投資數百萬元。外資公用事業發展迅速,這期間投資達1150萬元。 甲午戰爭後,列強在中國展開爭奪採礦權的鬥爭。至1913年,先後開設的外資礦場不下32家,投資近5000萬元。但經營有成效者都是煤礦,並集中於撫順、德華、開灤、臨城、焦作、井陘、本溪湖七礦,這七礦都是原中國資本開採,為外資兼併去的。 總計甲午戰爭後到1913年,外商開設的資本10萬元以上的工礦企業共129家,投資1.03億餘元,英資為主,日、德、俄次之。外資企業享有特權,資金、設備都較華商廠礦優越,故利潤大,積累快,其實際資產遠超過設廠的投資額。據中外學者估計,外資工礦業資本,在1894年約值1320萬美元,到1913年已增至1.69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資本輸出停滯,日本在華投資增加。戰後,日本資本迅增,美國投資加速。到1930年,日本的礦業投資約達1.75億日元,主要在東北。除煤礦外,經營鞍山鐵礦和冶煉,並以借款控制著中國的漢冶萍鋼鐵公司。在關內則主要是紗廠,形成內外棉、上海紡、鐘淵、豐田等資本集團,到1930年,擁有紗機 158.7萬錠,投資達1.83億日元。美國資本主要在上海電力公司和上海電話公司,均屬財團系統,到1930年,投資達5000萬美元。 1930年以後,時值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但外國在華工礦業仍有擴張。尤其是日本,大力開發它所占領的東北,在關內也繼續擴大棉紡織業,並乘機兼併華商紗廠。據估計,1930年外國在華工礦業資產約值5.82億美元,1936年驟增為8.83億美元,內約有4億美元為東北日資。 在整個帝國主義在華投資中,工礦業投資所占比重並不大,但它集中在幾個重要產業部門,對中國經濟曾起壟斷作用。1936年,外資企業和外資支配的企業,占有中國生鐵產量的95%以上,機器採煤量的65%以上,發電量的55%,紗錠設備的46%,捲菸產量的58%。 抗日戰爭時期及戰後 抗日戰爭時期,歐美在華企業頗有損失。日本著重開發華北、華中占領區資源,但投資能力有限,估計不過合數千萬美元。東北的鋼鐵廠擴張很快,但在戰爭末期損失不小。抗日戰爭勝利後,全部日本資本連同德、意在華的屬於法西斯的財產均由當時中國政府接管。戰後殘存的外國在華工礦業資產估計不足4億美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取消了帝國主義在華特權,至1952年,原來的外國在華工礦業全部清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