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北京慈善事業研究

近代北京慈善事業研究

《近代北京慈善事業研究》是201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娟。

基本介紹

  • 書名:近代北京慈善事業研究
  • 作者: 王娟
  • ISBN: 9787010087795
  • 頁數: 250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04-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 王娟 編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010087795
出版時間: 2010-04-01
版 次: 1
頁 數: 250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政治/軍事>中國政治

內容簡介

《近代北京慈善事業研究》立足於內憂外患的時代背景,以近代北京地區的慈善事業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了近代社會變遷對北京地區慈善事業的重要影響,全面考察慈善思想、慈善事業的主體力量與救助對象、救濟的手段與內容、慈善組織及其管理等方式的演變,探討了中國傳統慈善活動在近代的發展趨勢和基本特徵,總結了近代慈善事業的利弊得失極其在近代中國社會生活中的客觀作用域歷史影響。

圖書目錄

序言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與選題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與學術意義
二、選題的現實價值
三、相關概念的界定與闡釋
第二節 學術史回顧
一、民國時期的開拓性研究成果
二、近二十餘年來的研究進展
三、研究狀況的總體評價及不足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資料說明
一、研究內容與基本思路
二、資料說明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北京地區的傳統慈善活動
第一節 中國古代慈善思想
一、民間樸素的互助意識是慈善思想的自然根源
二、先秦時期諸子文化的奠基作用
三、儒家文化是慈善思想系統化的政治保障
四、佛教與道教的善惡報應觀是慈善思想的核心
第二節 古代慈善活動的目標與作用
一、政府是否介入了社會保障事務
二、政府是否阻礙了民間慈善事業的發展
第三節 清代中前期北京地區的慈善設施
一、養濟院
二、普濟堂
三、育嬰堂
四、留養局或棲流所
五、粥廠或飯廠
六、其他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北京地區傳統慈善事業向近代轉型的社會環境
第一節 資本主義生產與生活方式的影響
一、交通:鐵路與公路
二、通訊:電報與電話
三、新聞輿論:報紙
第二節 西方近代救濟思想與模式的引入
一、近代西方國家濟貧與社會保障事業的演進
二、晚清中國對西方教養救濟模式的介紹與倡導
三、民國年間西方社會學知識及社會救濟制度的引入
第三節 社會的貧困化與病態化趨勢
一、相隨伴生的政治與經濟危機
二、貧富兩極分化的加劇
三、日趨嚴重的城市犯罪問題
四、人口的自然增長與區域流動
五、自然災害多發期與群發期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對近代北京新舊弱勢群體的救助活動
第一節 傳統型救濟對象
一、對老弱病疾者的救助
二、對嬰孩及兒童的救助
三、民國時期對聾啞兒的教育與救濟
第二節 城市貧民與失業者
一、“日暮西山”的八旗子弟
二、人力車夫
第三節 北京城的流民與職業乞丐
一、災民與難民
二、職業乞丐
第四節 “八大胡同”里的娼妓
一、近代北京娼業的發展演變
二、娼妓產生的原因及社會危害
三、“廢娼”與“救娼”之爭
四、對娼妓的救護與教養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近代北京地區的慈善組織
第一節 組織規模
第二節 運作機制
一、機構設定與制度化建設
二、人事安排及獎懲
三、經費來源與開支
四、走向聯合與團體化
五、由“載體”到“中間組織”
第三節 救助模式
一、救助模式轉變的原因
二、傳授謀生技能的教養機構
三、輸灌近代西方思想與知識的教育啟蒙機構
第四節 救助效果
一、窮人的“福音”與懶漢的“溫床”
二、杯水車薪與示範效應
三、社會進步的體現與社會危機的暴露
第五章 近代北京慈善家群體與慈善活動者
第一節 傳統型慈善力量
一、官紳
二、宗教勢力
第二節 新型慈善活動者
一、新式知識分子
二、女性
三、西方來華勢力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對近代北京慈善事業的總體認識
第一節 近代北京慈善事業的發展趨勢
一、救助主體:由官方主導到民間相對自主發展
二、救助對象:公益化的趨勢逐漸加強
三、救濟手段:由物質施養為主演變為側重技能教養
四、轉變趨勢:本土化特質的加強
五、救助功能:穩定社會秩序與推動社會改良
第二節 近代北京慈善事業的基本特徵
一、具有鮮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
二、飽含可貴的歷史進步性
三、濃厚的地域多樣性
第三節 結束語
一、民間慈善事業:近現代社會運行不可或缺的“潤滑劑”
二、傳統慈善事業的轉型與近代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