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反光鏡

近代中國的反光鏡

近代中國的反光鏡》是2011年9月1日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徐家寧

基本介紹

  • 書名:近代中國的反光鏡
  • 作者:徐家寧(作者)
  • ISBN:9787549507016
  • 頁數:140頁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9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20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專業書評,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的反光鏡》內容簡介:從1850到1910年代,從鴉片戰爭辛亥革命,英軍炮擊廣州城,清軍在大沽的防禦圖,北京城淪於西人之手,中國人送來賠款,英軍協助攻打太平軍,蒲安臣使團同治皇帝的婚禮與祭天,甲午戰爭中國徵兵,李鴻章覲見英國女王,武裝的“義和團民”,兩宮西巡,八國聯軍的孟加拉國騎兵,日俄戰爭的俄國炮兵,中國組建新式陸軍,大英帝國的強勢傳媒《倫敦新聞畫報》對當時中國的報導,經常比落後封閉的天朝自己,既來得及時,也來得詳實。
1842年,赫伯特·英格拉姆在倫敦創辦了一家以圖畫為主體的雜誌,名為《倫敦新聞畫報》,這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圖畫為內容主體的周刊。在《倫敦新聞畫報》出版發行的一百六十一年裡,這個世界經歷了從蒸汽時代到信息社會的巨大轉變,世界的格局和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都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作為一個記錄者,《倫敦新聞畫報》一直在捕捉那些終將成為歷史的場景和事件,將這些當時的新聞、將來的歷史,通過版畫的方式拓印下來。雖然在通訊和傳媒的發展中,一份雜誌所能提供的只是觀察世界的一個視角,但在它充滿開創性的19世紀中後期,在圖像尚未作為主要傳播方式的年代,它藉由圖畫提供的視角,就顯得獨到而珍貴了。在歐洲,這種新鮮的報導方式很快即被大量複製。其中比較知名的有法國《小報》增刊、《畫報》、《十字報畫刊》,以及英國《圖畫報》、英國《星球報》等,其精選版畫亦收入《近代中國的反光鏡》。
至於《倫敦新聞畫報》的報導,紛繁複雜的中國社會始終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主題。這些關於中國的記錄和解讀,涉及自然地理、社會結構、文化傳統等方方面面,在今天看來不乏失真和謬誤之處;但總體來說,這些基於在西方社會已有一定基礎的現代地理、社會、經濟等學科的觀察,超越了中國人自身在長期的文化傳統下形成的固有的視角。作為一面來自外部的反光鏡,尤其照亮了那些中國人自己習以為常因而不曾深究的部分。

編輯推薦

《近代中國的反光鏡》:1、百年獨家:目擊天朝最後60年,穿越鴉片戰爭穿越辛亥革命。清王朝到底能撐多久?帝制崩潰的影像記錄,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英法聯軍集結大連,李鴻章覲見英國女王悼念戈登,義和團民被收編,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溥儀大婚盛典等多個重要歷史事件,中國人自己既豐富又坎坷的近代史。
2、百年國家:1858年大清帝國地圖木刻長卷1幅。《近代中國的反光鏡》附有1858年大清帝國地圖木刻長卷:在鴉片戰爭發生之前,英國已經準備了詳細的中國地圖,而大清帝國卻對敵人知之甚少,如此不對等的信息,也是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更不平等的貿易協定被簽署,中國的白銀源源不斷流向歐洲,換回來的是一箱箱的鴉片。
3、百年藏家:老照片收藏第一人秦風。國內知名的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近年辦過“秦風老照片館”藏品專題拍賣——中國第一個以收藏家命名的影像專題拍賣。聲譽鵲起的北京今日美術館,專門為秦風辦過多次影像展覽。他為《三聯生活周刊》、《老照片》等媒體持續提供眾多歷史事件的老照片。被稱為老照片收藏第一人,活躍于海峽兩岸。

專業書評

19世紀英國的強勢傳媒儘管無可避免地偏袒大英帝國,但亦逐漸成為世人了解世界動態的視窗。其中,圖文並茂的《倫敦新聞畫報》,無疑是當年最受喜愛、最具影響力的一份報紙,它不僅詳盡記載了19世紀後半葉的人類史,其存在本身亦可視為人類文明的象徵。
—— 秦風
《倫敦新聞畫報》所刊登的有關中國的圖畫,一方面代表了某個時代背景下西方人對中國的理解,一方面也是對某一時期中國人浸淫其中卻少有感知的時代氣息的捕捉,它所包含的內容,較之當年的英國讀者,於今天的我們有更深的意義。
—— 徐家寧

作者簡介

秦風,本名徐宗懋,酷愛歷史和美術。2000年辭去長年從事的新聞工作,成立台灣文史工作室,以傳播中華歷史文化為職志,同時收集老照片和文物,進行系統性的整理和刊載,期望能開拓中國人歷史影像的新領域。出版有《抗戰一瞬間》、《歲月台灣:1900-2008》、《寶島風情:牽動兩岸的民族記憶》、《鐵蹄下的南京》、《1904-1948:歲月東北》、《秦風老照片館》、《一個時代的謝幕:蔣介石私人攝影師作品集》、《老北京皇家建築典藏》、《老北京西洋銅版畫典藏》、《抗戰中國國際通訊照片》、《1947年春:延安》、《影像民國:1927—1949》、《殘園驚夢:奧爾末與圓明園歷史影像》、《上海製造:1950—1960年代》《北洋歲月》等書。
徐家寧,1998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長期從事中國老照片的研究和收藏,參與組織國內首個影像拍賣專場。編譯有《1900,美國攝影師的中國照片日記》、《1904—1905,洋鏡頭裡的日俄戰爭》、《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等書,並在《老照片》、《溫故》、《中國攝影》、《攝影之友》、《收藏》、《紫禁城》等雜誌發表多篇文章。

目錄

【序言】 知識即國力-秦風
【拉頁】中國及廣州的地圖
【拉頁】廣州的貿易
【概述】 近代中國的反光鏡-徐家寧
太平天國事件
英軍炮擊廣州城
增援的英國軍艦(之一)
增援的英國軍艦(之二)
英軍在廣州遇襲
英軍運送傷員
廣州海幢寺
簽訂《天津條約》
清軍在大沽的防禦圖
太平軍與英軍交火
中國人的葬禮
英軍的野餐會
香港的錫克騎兵
英法聯軍集結大連
英軍由大連灣出發
北塘的印度步兵團
關鍵的八里橋戰役
北京城淪於西人之手
中國人送來賠款
老北京的市井生活
北京街頭茶坊
英軍協助攻打太平軍
太平天國首邑南京天王府
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的神道
繁華的北京城
中國人的婚禮
蒲安臣使團
長江風光
壯麗的三峽
同治皇帝的婚禮
新娘被送入宮中
各地送來的賀禮
迎接新娘的儀仗
恭親王騎馬帶隊
中國畫師的描繪
中國傳統的體現
正陽門北望
中國苦力運煤
通往長城的南口
八達嶺長城
明十三陵
同治皇帝祭天
莊重的祭天儀式
同治皇帝接見使臣
北京的蒙學男校
上海馬術越野賽
上海的鄉村生活
中國第一條鐵路
上海的獨輪車
華工在舊金山登岸
中國的剃頭店
街頭的算命先生
看布告
巴黎世博會的中國館
北洋海軍新艦
江南機械局生產槍枝
洋人指導生產大炮
北方的古道
外國鴉片由上海入口
福州古城的風光
福州鼓山寺
中國軍隊集結福州
工作中的赫德爵士
徵兵
甲午戰爭中國徵兵
中國軍隊趕往前線
戰鬥中的淮軍
被俘的中國官兵
修復中的“鎮遠號”
中國官兵戰地紮營
北京城外
李鴻章覲見英國女王
李鴻章悼念戈登
李鴻章拜訪格拉斯通
進口的英國商品
遠眺煙臺
中國人清明節祭祖
即墨城西門
新牌樓的落成儀式
義和團民被收編
運河上的水閘
武裝的“義和團民”
中國民間強烈的排外情緒
兩宮西巡
八國聯軍的孟加拉國騎兵
東交民巷中的激戰
八國聯軍在天津
被燒毀的豐臺車站
中國人的茶館
中國的火炕
風力爬犁
獵捕黑貂
孟加拉國騎兵接受瓦德西檢閱
德國使館內的交談
日俄戰爭的俄國炮兵
中國組建新式陸軍
辛亥革命與民國的命運
【附錄】 西洋畫刊與辛亥革命前後 / 徐家寧
李鴻章肖像
慈禧太后肖像
巴黎世博會中國館
晚清大臣考察西方憲政
中國人走向現代化
中國人學習西方服飾禮儀
中國人第一次看到飛機
中國新軍檢閱儀式
中國成立新式軍隊
當革命軍碰到大清軍
辛亥革命烈士就義
新潮流的剪辮子運動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
腐化的大清官僚
溥儀大婚盛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