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代中國“人的現代化思想”研究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作者:周建超
- ISBN: 9787509712160
《近代中國“人的現代化思想”研究》是於2010年3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周建超。內容簡介《近代中國“人的現代化思想”研究》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從巨觀史學的角度,結合政治學、社會學、文化心理學等相關學...
《近代中國"人的現代化思想"研究》是201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建超。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人的現代化思想"研究》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從巨觀史學的角度,結合政治學、社會學、文化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以中國早期現代化運動的演進為邏輯起點,以近代中國急劇變化的社會現實為背景,依據廣泛的歷史...
近代楊墨思潮研究 作者:何愛國 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書號:978-7-5100-8105-7 定價:36.00元 出版日期:2015-01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思想史而非學術史,從現代化思想史而非一般的思想史,從社會性思想史而非哲學性思想史,來觀察近代楊墨思潮的復活這一重大歷史現象。本書的視野主要有兩個...
《中國現代化思想史論:1912-1949》是2014年1月中國出版集團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愛國。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的現代化思想,雖均重工業化、民主化、科學化這三大核心理念,也強調中國文化的現代復興,但面對不同的歷史情境,晚清與民國這兩個時期又各有其獨特性的一面。經濟現代化方面,晚清強調“以商...
《中國現代化思想史論》是2008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衛明、李秀芳。內容簡介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最早要溯源到19世紀40年代以後,而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現代化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開始的,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迄今為止,國內外對中國現代化問題的研究,...
《中國現代化思想史1840-1949》是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美東。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化思想史(1840-1949)》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成果,其作者是一群一直致力於近現代中國社會思想史領域研究的學者。《中國現代化思想史(1840-1949)》以現代化為視角,系統、全面地梳理了1840—1949年這一百...
《近代國學教育思想研究》是2014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成軍。內容提要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系統梳理近代國學教育思想發展的著作。本書以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為視角,對近代國學教育思想及其發展進行系統梳理,探討各流派、代表人物及其國學教育思想的特點及內在關聯;考察近代各階段國學教育思想的發展變化,...
《中國現代化思想史》是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美東。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化思想史》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成果,其作者是一群一直致力於近現代中國社會思想史領域研究的學者。《中國現代化思想史》以現代化為視角,系統、全面地梳理了1840—1949年這一百多年間中國先進的社會思潮的發展...
《中國近代新聞思想的嬗變:以本土化和現代化為視角》是2017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濱。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新聞思想的嬗變:以本土化和現代化為視角》以“本土化”和“近代化”為基本視角,對中國近代新聞思想的演變做了較為深入的梳理。在巨觀上,中國近代新聞思想發展史就是一個現代化的歷程:...
《中國現代化論》是吳忠民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9月。該書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分析了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成就、波折與前景。該書認為,所謂現代化,是指以大工業為發端的整個社會的變革。現代化是世界性的歷史潮流,任何一個國家只要不想滅亡,就必須進行現代化建設,現代化必然會催生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方方...
主題研討:現代化模式 趙自勇:自由放任的神話——二戰後的香港工業化與政府政策 嚴立賢:略論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三種現代化模式 虞和平:以國家力量為主導的早期現代化建設——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國營經濟與民營經濟 朱燕華:威權統冶與民主轉型:台灣與韓國的比較 王新生:戰後東亞地區政冶發展—— 另一種類型的政冶...
近代化也叫現代化,它們源於同一單詞“modernization”,以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誌。在中國,近代化也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的轉型,即從中世紀社會轉化為近代社會。發展歷程 一 起步階段(1861年洋務運動開始到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前)這一階段,主要是...
一、現代化視域二由客體現代化到主體現代化 二、進化論視域二建構社會進化的人學尺度 三、啟蒙視域二建構人學體系 第二章新人二中國近代啟蒙思想的人學範式 一、建構新的人性模式 (一)人是“求樂自利”的感性存在 (二)人是基於“自有主權”的自主性存在 (三)重新詮釋人的群體性 二、新人——新民——新...
第四章 體現後發優勢思想的中國近代開放意識 第一節 對閉關鎖國的批判與反思 第二節 對對外開放的意義和作用的認識 第三節 對開放的內容、途徑的探討 第四節 在堅持對外開放中維護民族獨立和尊嚴 第五章 對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後發優勢思想的思考 第一節 新中國三代領導人的趕超戰略思想研究 一、毛澤東趕超思想...
主題研討:現代化模式 趙自勇:自由放任的神話——二戰後的香港工業化與政府政策 嚴立賢:略論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三種現代化模式 虞和平:以國家力量為主導的早期現代化建設——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國營經濟與民營經濟 朱燕華:威權統冶與民主轉型:台灣與韓國的比較 王新生:戰後東亞地區政冶發展—— 另一種類型的政冶...
一、現代化研究的方法論問題193 二、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獨特運動形式195 三、近世世界發展大趨勢與中國選擇時機的自誤199 四、清王朝的盛極而衰與鴉片戰爭的悲劇性208 五、“中國中心”觀的時代性錯誤:阻礙現代化的思想因素212 六、自強運動——現代化延誤的制度分析219 七、向制度性變革轉換的失敗231 八、共和...
地理單元。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現代化滲透到社會的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表示為多層次、多階段的歷史過程。其時間下限日尚在繼續; 其上限,則有不同意見,有的認為應以文藝復興為先導,以科學革命為開始;有的認為應以英、法、美的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為開端。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嚴復思想遺產三問 嚴復與自由主義 嚴復與民族主義 為何有兩個嚴復 晚清官員貪污的特點與根源 貪污受賄是晚清官場無所不在的風氣 制度缺陷是貪污成風的主要根源 改革中的無序狀態 專制主義的必然惡果 晚清四失機遇的啟示 晚清的四次機遇 推行官辦路線 堅持中世紀政治體制 吞下文化封閉的苦果 近代中國民族主義與現代...
《財政學救程》、《中國財政政策報告》、《中國傳統義化》(以上為合著)等。在《財政研究》、《稅務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六十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幽近現代稅收思想史研究”等課題十餘項。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稅收現代化進程的思想史考察》內容簡介:近代中國的稅收制度經歷了從傳統的以簡單直接稅為主體...
二、中國古代理想社會觀和近代空想社會主義思潮 1.中國古代的理想社會觀 2.洪秀全的農業社會主義思想 3.康有為的大同社會學說 4.孫中山的民生社會主義思想 三、社會主義方向:歷史的選擇 第四章 中國現代化第二次機遇的形成及其再次延誤 一、為什麼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具備了現代化發展的機遇 1.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的...
《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增訂本)》使用的是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本。圖書目錄 上篇 現代化新論 序言 第一編 大轉變時代的新歷史現 第一章 現代化理論與歷史研究 一“現代化”還是“近代化”,應先正名 二“現代化”的含義是什麼?三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 第二章 西方的現代化思潮與現代化研究 一...
(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人民主體觀的形成63 (六)科學發展觀是人民主體觀的實踐體現65 二、中國式現代化主張以人民為中心是人民主體思想的新時代弘揚66 (一)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思想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理論引領66 (二)中國傳統民本思想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文化淵源68 (三)近代西方人本思想為...
揭示中國近代國民性問題指涉的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民族學的多維意蘊,透視近代國人尋求主體自覺的心路歷程,將其還置於中國近代民族政治救亡和思想文化啟蒙的生存空間中來求證其本寓的社會價值,並拓衍其代際省思、承繼、批判以至創新所寓意的深遠影響慣性,在逆向審視中獲取中國人的現代化的某些啟示...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理論與資本主義“現代性”被揚棄的必然性 第三節 “東方社會”理論揭示了跨越“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及其“現代化”的現實可能性 第五章 現代化的啟蒙與初步實踐 第一節 鴉片戰爭迫使中國人看世界、認知現代化 第二節 中國近代思想家的現代化啟蒙 第三節 近代中國現代化的初步實踐 ...
朱蔭貴:“官利”制度及其他 :近代中國企業的資金運作 主題研討:現代化理論 錢乘旦:再論“反現代化”——理論構建與實例分析 尹保云:經濟現代化理論 何傳啟:第二次現代化理論——兼談世界現代化研究的三個新熱點 經濟與社會 :“三農”研究 張強:中國都市型農業發展的實踐與理論 劉一皋:工業化村莊中的組織重建...
《中國現代化史》是2006年10月1日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紀霖。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從現代化變遷的角度系統地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著作。作者簡介 許紀霖,1990年代的第一個冬天,一批希望以新視角和方法探究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中青年學人在歷史風雲變幻的激盪中,在現代化理論的感染下,集中了史學、哲學、經濟學、...
三、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018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探索建立一個新的中國 022 一、創建領導中國的革命政黨 022 二、呼喚民族獨立與和平發展 025 三、推進土地革命與土地改革 030 四、建設革命政權與根據地 035 第三節 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的構想 038 一、發展屬於中國的現代化思想 039 二、確立變農業國...
六、中國傳統文化不僅要現代化,而且可以世界化。西方已經進入“後現代化”階段,出現科技成果與人文價值嚴重不平衡的危機,人們在享受發達科技的同時,明顯地感到人的價值意義的失落。中國儒家思想的世界化有助於解決“後工業文明”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儒家思想在繼先秦至隋唐的第一期發展和宋明的第二期發展後,完全有...
中國現代化理論研究的先驅 羅榮渠以他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學養及近現代史學積累,進入美國文化和美洲史的研究,就比今日某些只知一些洋教條的學者,具有更“博”更“專”的文化底蘊,其學風之嚴謹,視角之廣闊,邏輯之嚴密,探究之理性,堪稱今日學術界的楷模。日前,媒體報導了一張中國較早的手繪世界地圖,掀起一波...
研究專長 中國近代社會史、文化史、中日近代文化比較與交流。主要論著 著作 1、《先覺者的悲劇──洋務知識分子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年。2、《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第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3、《清代全史》第七卷(合著)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4、《中國現代化史》(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