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化思想史論1912-1949》
作者:何愛國
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書號:978-7-5100-7305-2
定價:68.00元
出版日期:2014-01
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的現代化思想,雖均重工業化、民主化、科學化這三大核心理念,也強調中國文化的現代復興,但面對不同的歷史情境,晚清與民國這兩個時期又各有其獨特性的一面。經濟現代化方面,晚清強調“以商立國”、“商務”、“商戰”、“自由經濟”,民國則強調“以工立國”、已開發國家資本、社會主義、統制經濟計畫經濟;政治現代化方面,晚清強調“興民權,開議院”、“君民共主”,民國則是國家主義、
法西斯主義、新獨裁論高漲;文化現代化方面,晚清強調“保教”、“以國粹激勵種姓”、“古學復興”等,民國則突出西化與蘇化、現代化與世界化、科學與新道德等,展現出與晚清不同的特點。之所以如此,一則所學之典範歐西本身發生了歷史與思潮的巨變,二則中國政局與思想脈絡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歷史的發展事實表明,任何一種現成的模式都無法全面解決中國所面臨的各種真實問題。中國現代化必須是中華民族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揚棄、自我更新。因此,中國如何走符合自己的路,一直是一個強勁的訴求,並最終成為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主流。
目 錄
第一編 經濟與社會
第一章 微弱的自由經濟思潮 …………………………………………………………002
第一節 自由經濟思潮 …………………………………………………………………002
第二節 流 派 …………………………………………………………………………014
第三節 檢 討 …………………………………………………………………………026
第二章 勃興的統制經濟計畫經濟思潮 ………………………………………………045
第一節 統制經濟計畫經濟思潮 ………………………………………………………045
第二節 流 派 …………………………………………………………………………070
第三節 思潮評價 ………………………………………………………………………088
第三章 工業化的艱難抉擇:20世紀上半葉工業化與農業化道路之爭…………… 116
第一節 20世紀20年代圍繞“以何立國”問題的論爭 …………………………………117
第二節 20世紀30年代圍繞“如何救濟農村”問題的論爭 ……………………………121
第三節 20世紀40年代圍繞“以何立國”問題論爭再興 ………………………………127
第四節 對論爭的檢討 …………………………………………………………………131
第四章 應急與趕超的辯難:20世紀30年代鄉村建設之爭…………………………134
第一節 關於
鄉村建設運動之爭 ………………………………………………………135
第二節 成績與問題 ……………………………………………………………………150
第二編 思想與文化
第五章 激進還是保守?——近代社會思潮主潮論爭的回顧與反思…………………154
第一節 “激進與保守之爭”的來龍去脈…………………………………………………154
第二節 對“激進與保守之爭”的總結與反思 …………………………………………170
第六章 傳統的發明:
新文化運動的現代性建構 ……………………………………176
第一節 “傳統與現代”視角下“新文化運動”研究的三種範式…………………………176
第二節 現代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發明 ……………………………………………177
第三節 現代性對立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發明 ……………………………………181
第四節 傳統之現代:新文化運動建構現代性的反思 ………………………………185
第七章 現代化共識的養成——20世紀上半葉文化建設路向問題的論戰………… 188
第一節 全盤西化派 ……………………………………………………………………188
第二節 本位文化派 ……………………………………………………………………193
第三節 對兩派的批評 …………………………………………………………………195
第四節 現代化共識的養成 ……………………………………………………………203
第八章 儒家與現代化:反抗與調適 …………………………………………………214
第一節 儒家對現代化的反抗 …………………………………………………………214
第二節 儒家對現代化的調適 …………………………………………………………220
第九章 建構與解構:現代新儒家對工業化市場化潮流的回應 ……………………241
第一節 現代新儒家對工業化市場化的基本態度 ……………………………………241
第二節 建構主義:對工業化市場化的呼應與適應 …………………………………244
第三節 解構主義:對工業化市場化的批判和糾偏 …………………………………251
第十章 唯物史觀引入與中國史學現代化——以《新青年》為中心的考察…………256
第一節 《新青年》對唯物史觀的傳播…………………………………………………256
第二節 唯物史觀的詮釋特點 …………………………………………………………258
第三節 唯物史觀與史學轉向 …………………………………………………………262
第三編 個案剖析
第十一章 東方文化危機的過度反應:章士釗的三農思想 …………………………268
第一節 章士釗三農思想概說 …………………………………………………………268
第二節 圍繞章士釗農國論的論戰 ……………………………………………………276
第三節 反思與評價 ……………………………………………………………………279
第十二章 效能與均富:馬寅初的溫和計畫經濟思想 ………………………………283
第一節 基本構想與可行性分析 ………………………………………………………283
第二節 對既往學說、體制和思想的批判 ……………………………………………289
第三節 方案與評價 ……………………………………………………………………293
第十三章 非政府的計畫經濟: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思想 ……………………………301
第一節 鄉村建設構想 …………………………………………………………………301
第二節 合作化·工業化·理性化如何可能? …………………………………………304
第三節 鄉村建設方案的理性與非理性 …………………………………………… 312
第十四章 計畫與自由民主的兼容:張君勱、張東蓀的
民主社會主義計畫經濟構想…317
第一節 計畫經濟概念 …………………………………………………………………317
第二節 計畫經濟之路 …………………………………………………………………323
第三節 計畫經濟體制下的政治與文化 ………………………………………………329
第十五章 孫中山與馬寅初之資本觀比較 ……………………………………………332
第一節 三重現代性視野中的資本屬性 ………………………………………………332
第二節 對資本文明性的利用 …………………………………………………………338
第三節 對資本非文明性的限制 ………………………………………………………341
後 記 ……………………………………………………………………………………348
現代性的本土迴響:近代楊墨思潮研究
作者:何愛國
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書號:978-7-5100-8105-7
定價:36.00元
出版日期:2015-01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思想史而非學術史,從現代化思想史而非一般的思想史,從社會性思想史而非哲學性思想史,來觀察近代楊墨思潮的復活這一重大歷史現象。本書的視野主要有兩個:一是現代性的本土迴響,即伴隨西方堅船利炮而來的西方現代性是如何做適應中國的艱難調整的,也就是西方現代性的本土適應問題。二是中國傳統思想的現代轉化,即中國傳統思想如何藉助於“千年變局”與西學傳入的機會實現自身的現代適應,也就是中華文化的接續與復興問題。本書從思潮、流派、個案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思潮方面,主要是探討楊墨思潮復活的契機、新詮釋的理論與方法。流派方面,主要對近代墨學流派演變與得失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討論。個案方面,主要對梁啓超的楊學研究與章太炎的墨學研究進行了解剖。本書的主要特色是從現代性的本土迴響與本土思想的現代性適應的雙重視角對楊墨思潮的近代詮釋進行深入探討,對梁啓超的楊學與章太炎的墨學研究進行具體探討。
目 錄
導 言……………………………………………………………………………………001
一、研究旨趣與方法 ……………………………………………………………001
二、先秦楊墨何以能言盈天下? ………………………………………………002
三、秦漢以後楊墨何以會長期沉寂? …………………………………………008
四、近代以來楊墨何以能夠復活? ……………………………………………013
五、近代楊墨詮釋的方法 ………………………………………………………016
第一章 楊朱學派的近代活化………………………………………………………020
一、楊朱學派的近代復活 ………………………………………………………021
二、楊學活化之個人與自由 ……………………………………………………025
三、楊學活化之民主與權利 ……………………………………………………027
四、楊學活化之快樂與縱慾 ……………………………………………………030
五、楊學活化之厭世與斷滅 ……………………………………………………033
六、楊學活化之日常生活之道 …………………………………………………034
七、近代楊學活化的原因 ………………………………………………………037
第二章 近代楊朱學派新形象的構建………………………………………………042
一、楊朱學派的古代形象 ………………………………………………………042
二、楊朱學派的近代新形象 ……………………………………………………049
三、楊朱學派新形象塑造的原因 ………………………………………………057
第三章 世變而學變:梁啓超的楊學三變…………………………………………066
一、維新時期:“最深惡痛絕其言”、“楊學遂亡中國” …………………067
二、新民時期:“發明楊朱之學亦足以救中國” ……………………………072
三、新文化運動時期:“希臘主義與文藝復興的精神” ……………………077
四、東方文化復興運動時期:“周秦諸子都帶積極精神” …………………082
第四章 墨翟學派的近代活化………………………………………………………087
一、墨學活化現象及其根源 ……………………………………………………088
二、墨學活化之科學 ……………………………………………………………099
三、墨學活化之民權 ……………………………………………………………102
四、墨學活化之平等、博愛與社會主義 ………………………………………105
五、墨學活化之社會進化論 ……………………………………………………109
六、墨學活化之功利主義 ………………………………………………………112
七、近代墨學批評:宗教、生活與政治 ………………………………………114
八、從對抗到調和:儒墨關係新論 ……………………………………………117
第五章 復興與反對:近代墨學主要流派……………………………………121
一、考據派 ………………………………………………………………………122
二、洋務派 ………………………………………………………………………124
三、維新派 ………………………………………………………………………128
四、革命派 ………………………………………………………………………133
五、新文化派 ……………………………………………………………………141
六、東方文化派 …………………………………………………………………144
七、西化派 ………………………………………………………………………148
八、科學派 ………………………………………………………………………150
九、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派 …………………………………………………151
十、墨學反對派 …………………………………………………………………155
第六章 學以憂世:章太炎的墨學三變………………………………………161
一、“佚、翟之禍,斯亦酷矣”:1904年以前的毀墨 ………………………161
二、“其道德非孔、老所敢窺視也”:1904—1914年的彰墨 ………………165
三、“十字軍之禍,夙見於禹域矣”:1914年以後的批墨 …………………172
四、憂時之學:章太炎墨學三變之理路 ………………………………………178
結 論………………………………………………………………………………185
後 記………………………………………………………………………………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