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版本一
相傳迎大旗與
戚家軍有關。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入侵,玉山人民深受其害。戚繼光在義烏、東陽、磐安招募兵員、奮起抗倭。戚繼光率義軍高舉龍虎大旗,指揮義軍和村民壯勇與倭寇殊死搏鬥,龍虎大旗於是成為戚家軍戰旗的象徵。倭寇被擊潰後,玉山人民為紀念抗倭英雄戚繼光,遂迎起了“龍虎大旗”。
版本二
還有一種傳說認為迎大旗與許真君有關。在磐安,
許遜曾幫助茶農種茶、制茶、銷茶,玉山茶農感其恩德,將他當作茶神來崇拜,尊他為“許真君”,或“真君大帝”。玉山鎮馬塘村紀念許遜的茶場廟建於宋徽宗年間,內有“真君大帝”匾額,匾額尚存;乾隆年間,茶場廟建成後,磐安民間便用迎豎龍虎大旗的方式紀念許遜。所迎旗幟的旗面之所以繪有龍虎,是因為許遜是道教四大天師之一,而“青龍”、“白虎”是道家的特色文化。
運動特色
運動環節
迎大旗有六個環節,依次為祭祀保平安、接旗頭旗桿、穿旗面系攏聳竹與旗索、豎大旗、固定大旗、收大旗。其中,迎大旗的技術難度超過豎大旗,故用迎大旗指稱整個競技活動。每面旗需80至100名壯漢各司其職、齊心協力方能豎起。
主體構成
大旗主體由旗頭、旗面、旗桿、攏聳(升)竹、旗索、旗叉和旗槓等七個部分構成。
旗頭高1.5米,上半部分稱“帽”,“帽”上插小旗一面,下半部分樣子像是葫蘆,用竹篾編成,外裹紅布,插三面小旗,並編了流蘇,繫上飄帶,迎風而飄如鳳頭擺動。旗面用300丈底色綢,由民間畫師繪上龍虎、祥雲、花鳥等彩色圖案。旗桿分上下兩部分,下半部分是一根直而長的大杉木,長15至18米,上半部分是一根特大毛竹,長15至17米,竹樁底部打通竹節,豎旗時將竹竿套在木桿尖上,連線處用九個鐵箍固定,以防竹竿裂開。整根竹木旗桿長約33米。攏聳竹即撐桿,每根長12米,共36根,上端有小孔,用於系座繩,豎旗時系在旗桿上。大旗豎好後,攏聳竹分成傘形支撐大旗,並使用3條旗索繫於旗頭下的旗桿上,使大旗處於平衡位置。旗叉呈“丫”字形,在豎大旗時用於推動旗桿。旗桿在迎大旗時扛抬大旗用。
流行地區
迎大旗在主要流行在磐安縣的玉山地區,玉山鎮、尚湖鎮、尖山鎮、九和鄉、胡宅鄉等地也有迎大旗的傳統。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藝術價值
迎大旗的旗大得驚人,如嶺乾村的大旗經過丈量,旗桿長達33米,旗面面積達579.80平方米,旗面繪彩色圖案,旗頭新穎別致,飾有流蘇飄帶,如彩鳳點頭,華美壯觀。
研究價值
迎大旗起源於古代,已有900年歷史,為當地民眾所喜聞樂見,體現了民俗節日與體育活動的有機融合,是傳統民俗體育的理想研究對象。
體現價值
迎豎大旗時需要所有人各司其職、齊心協力,需要很強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合作意識,可以彰顯社會和諧的精神。
傳承狀況
由於迎大旗傳承人匱乏、經濟效益不佳、生存環境受衝擊等因素,非遺保護面臨困境。
管理層面存在問題
自清代以來,有大旗的村都建立“旗會”組織,如今的“旗會”由村兩會負責,在日常管理中,存在“旗會”組織不健全、人員不穩定的問題,並且所需經費嚴重不足。
人力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旗手不足。因年青人常年外出打工,不少擁有大旗的村子以老年人居多,組織活動較為困難。
二是民間畫師稀缺。能夠繪製出傳統旗面的畫師幾乎沒有。
傳承人缺乏
通過迎大旗傳承人資格認定的只有2人,且年齡較大、文化水平不高,教學與傳幫帶能力也較弱。
傳承人物
王仁良,尚湖鎮忠信莊村人,迎大旗第一批省級傳承人。
倪銀福,迎大旗第三批省級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21年5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磐安縣文化館獲得迎大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2年9月,浙江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履職盡責情況評估建議予以公示,保護單位更名為磐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迎大旗項目保護單位磐安縣文化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磐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社會影響
1994年10月 ,磐安“大旗表演隊”參加中國金華火腿文化博覽會開幕式表演。
2014年5月,迎大旗參與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
地理中國》拍攝。
2016年6月,迎大旗在浙江衛視《
今日評說》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