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夏節

迎夏節

迎夏節,又名稱人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或初六立夏之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迎夏節
  • 性質:傳統節日
  • 時間:五月初五
  • 開始時期:周朝
習俗,由來,禮儀,

習俗

民間為了迎接夏日的到來,也會舉行各種有趣的活動。這些趣味盎然的活動,逐漸形成了許多傳統習俗,一些風俗甚至保留至今。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迎夏的習俗也不相同。
無錫人立夏有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
有的地方還有立夏吃霉豆腐的習俗,寓意吃了霉豆腐就不會倒霉;浙江人立夏必吃“七家粥”,七家粥是匯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紅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
上海人立夏日吃蛋,立夏當日,孩子們的脖子上總要掛上一個用紅色網套套著的蛋,還要吃芋頭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餅,中午時無論男女老幼都要秤一下體重,俗稱“稱人”;
在我國北方,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日,有製作麵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麵食主要有夏餅、麵餅和春卷三種。
在古代的立夏稱人,分室外、室內兩種。於室外懸秤於大樹上,主要是為老人和孩子稱體重,以驗一年的肥瘦。室內則懸秤於屋樑,婦女們互相稱量,笑語紛飛,成為一種閨房遊戲。清代詩人蔡雲曾寫過這樣一首詩:“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稱量燕瘦與環肥。”當代作家洪亮主編的《璇璣詞》專門收錄了各歷史時期的迎夏詩詞。
至今,一些地方仍流傳在立夏日,吃“立夏蛋”,吃螺螄,吃“五虎丹”:紅棗、黑棗、胡桃、桂圓、荔枝,是立夏嘗新古風的遺存。

由來

每年年五月五日或五月六日是農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立夏日,古人會舉行各種迎夏儀式,來迎接夏天的到來。
帝王的迎夏儀式,可謂正式而隆重。據《歲時佳節記趣》一書記載,先秦時各代帝王在立夏這天,都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區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身著朱色禮服,佩帶朱色玉飾,乘坐赤色馬匹和朱紅色的車子,連車子的旗幟也是朱紅色的。這種紅色基調的迎夏儀式,強烈表達了古人渴求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周代立夏這天,天子親自率領三公九卿到南郊祭祀迎夏。後來,古人立夏習俗有了變化。明朝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這樣記載:“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可見在明代,一到立夏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官員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塊,切割分開,由皇帝賞賜給官員。其實,皇帝立夏賜冰,並非起於明代,據當代作家洪亮璇璣詞》中考證,兩宋時期皇帝立夏賜冰給群臣就已經成為一項慣例和習俗。

禮儀

立夏,是四月節,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禮記·月食》記載,周代每逢這一天,皇帝必親自帶領公卿大夫到京城的南郊迎夏,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隆重典儀。這種迎夏禮,為歷代統治者所承傳。到宋代時,皇帝還要向大臣們賜茶、賜冰,以防暑防病。
古代緣何重視迎夏節
我國素以農立國,春天插秧是禾稷的肇始,到了夏天,除草、耘田,亦是重要的農事活動,否則難有秋獲冬藏的好收成,所以各朝各代十分重視這個節氣。同時,皇帝迎立夏於南郊,原本是一種祭祀,“漢朝帝永平二年,是歲,初迎氣於五郊”(《通鑑》;“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車服皆赤,歌未明,舞如迎春”(《續漢書》)。
為什麼必須在南郊迎夏
因為南是祝融的方位,屬火,祝融本身就是火神。 民間在立夏日,以祭神享先,嘗新饋節以及稱人、烹茶等活動為主。 嘗新即品嘗時鮮,如夏收麥穗、金花菜、櫻桃、李子、青梅等。先請神明、祖先享用,然後親友、鄰里之間互相饋贈。 立夏烹製新茶,是宋元以來的習俗,實際上是民間茶藝比賽。家家選用好茶,輔料調配,汲來活水,升爐細烹,茶中還摻上茉莉、桂芯、薔薇、丁檀、蘇杏等,搭配細果,與鄰里互相贈送,互相品嘗。一些富豪人家還藉此爭奢斗闊,用名窯精瓷茶具盛茗,將水果雕刻成各種形狀,以金箔進行裝飾,放在茶盤裡奉獻。文人墨客則要舉辦“鬥茶會”,品茶食果,分韻賦詩,以示慶賀。(據洪亮主編《丹青墨韻》、《璇璣詞》等)。 立夏稱人,此俗時興於南方,據說起源於三國時的蜀國劉備死後,諸葛亮阿斗趙子龍送往江東,請劉備的繼室孫夫人帶養。這一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的面給阿斗稱了體重,悉心養護,到來年立夏再稱一次,看體重增長多少。此後便流傳開去,成為立夏稱人的習俗。當然,立夏稱人的起源,還有其他的說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