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發展的生物工程/圖說科普百科

迅猛發展的生物工程/圖說科普百科

施萊登的發現、生物飛彈、試管動物、RNAi技術的運用、借腹懷胎育良種、人工製造雙胞胎、無性繁殖、“牛西紅柿”、克隆綿羊“多利”……相信由林新傑編寫的《迅猛發展的生物工程(彩圖版)》會讓你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知識,還等什麼,趕緊翻開書本,讓我們一起踏上最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索旅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迅猛發展的生物工程/圖說科普百科
  • 出版社:中國測繪出版社
  • 頁數:151頁
  • 開本:16
  • 作者:林新傑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03066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圖說科普百科”是一套最通俗、最時尚、最新奇的青少年科普讀物,從不同的視角來傳授各個領域的科學知識:奇趣的動物、繽紛的植物、遼闊的海洋、玄妙的數學、先進的醫學……應有盡有。
這本由林新傑編寫的《迅猛發展的生物工程(彩圖版)》是其中一冊,介紹了細胞的生長、細胞學說的創立、幹細胞技術等內容。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細胞概述
發現細胞
千奇百怪的細胞
細胞的結構
細胞的生長
細胞學說的創立
幹細胞技術
施萊登的發現
生物飛彈
試管動物
RNAi技術的運用
借腹懷胎育良種
人工製造雙胞胎
無性繁殖
“牛西紅柿”
克隆綿羊“多利”
第二章 奇妙的基因
基因組帶給人類的隱憂
基因與轉基因技術
基因工程可以開發抗逆和高產植物品種
基因工程在動物品種改良中的作用
基因食品
生物遺傳之謎
遺傳工程
懶漢莊稼
抗鹽植物的培養
“早熟”的西紅柿
不用加工即食的小麥
帶菠菜味的豬肉
沒有羽毛的雞
長鯽魚尾的金魚
棉鈴蟲與基因
超越基因組
識別致病基因
修正基因組
移植致癌基因
奇妙的基因槍
大腸桿菌與基因工程
轉基因
轉基因頭髮
第三章 微生物的前景
無處不在的微生物
微生物顯神通
微生物的功與過
最小的生物
生物武器
生物計算機
光療治癌
神通廣大的植物疫苗
生物“製藥廠”
生物技術的潛在危險
基因工程舞台的明星
神奇的多面手
酶的妙用
細菌織布
細菌吃掉飛機
神奇牛排
發酵與微生物
醋的釀製
葡萄酒變酸了
酒的生產
蛋白質工程
病毒的新剋星
綿山羊
“瘦肉型豬”的配育方法
植物克隆技術
動物克隆技術
第四章 其他生物工程
低溫生物技術
聲生物技術
光生物技術
仿生技術
固氮
固氮微生物的種類
微生物殺蟲
以石油為食物的微生物
對付特殊污染物質的微生物
除蟲能手微生物
微生物取代農藥
毛毛蟲與微生物
開辦先進的綠色加工廠

文摘

兩位教授因分別失去鼻子和耳朵而不能從事正常的研究工作,科學家藉助蜥蜴體內的再生激素使他們的器官又長了出來。這是30多年前葉永烈的科幻小說《丟了鼻子之後》中所描寫的故事。如今,一種新技術正使這種幻想變為現實,這就是科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幹細胞技術。
幹細胞的“乾”源自英文“stem”,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能力,並可分化為人體組織細胞的細胞。它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胚胎幹細胞能分化構成人體的200多種細胞和形成全部完整的器官。而成體幹細胞是有一定分化能力的細胞,多分化成同類細胞,如皮膚幹細胞只形成皮膚,肝幹細胞只形成肝細胞等。
科學家預計,幹細胞技術在未來十年內將使整個醫學界所面臨的困境大大改觀。在癌症治療方面,可減少患者經化療而產生的嚴重副作用。在組織再生方面,能替換受損細胞或者失去功能的組織,如修復因動脈硬化而造成損壞的血管或修復因身體受創傷而損壞了的脊髓等。此外,因幹細胞配製容易、繁殖快,很適於生產藥品和疫苗,利用幹細胞技術還可生產出為人類提供特殊蛋白質的牛、羊和豬等。因此幹細胞技術被權威人士列為當今十大科學進展之首。
人們對於幹細胞自我複製的認識是從研究和了解胚胎開始的。通過在實驗室里對胚胎內層細胞即“胚胎幹細胞”進行培養、刺激,它們就能夠無限制地繁殖,並能轉變為任何組織,如肌肉組織、腎組織、肝組織等。
大約在胡克提出“細胞”這一概念100多年後,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在用顯微鏡觀察植物時發現,不論是木本植物還是草本植物,它們的表皮都是由蜂巢狀的細胞構成的。後來,他又把植物的根、莖、葉、花切成薄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發現這些薄片也同表皮一樣呈現出蜂巢狀的構造。這個發現令施萊登興奮不已,他廢寢忘食地觀察植物的不同部位,並把各種細胞的圖案繪製出來。他把“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這一結論,寫進《植物發生論》和《植物學概論》這兩本書里。
在施萊登觀察植物的同時,德國的動物學家施旺也用顯微鏡對動物的肌肉、血液等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觀察和記錄,他的結論是:“細胞是有機體,整個動物和植物體都是細胞的集合體。它們依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在動植物體內。”他的不朽著作是《關於動植物的結構和生長的一致性的顯微研究》。
在施萊登和施旺創立細胞學說之前,已經有不少科學家提出了這個理論。如米貝爾在1808—1809年間就指出植物是由有膜的細胞性組織構成的;拉馬克也於1809年提出過生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的觀點。可惜他們並沒有像施萊登和施旺那樣進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1995年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和美國的“愛國者”飛彈在空中相遇,一聲巨響,兩顆飛彈形成很大的火球。這種飛彈的較量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
飛彈的威力在於它的精確度和遠程的破壞能力。在生物技術中,也有類似飛彈的東西,也有運載系統,精確度高,而且專一性也強,它能與入侵人體的病菌結合,達到殺傷這些人侵者的目的。這就是“生物飛彈”。
要講清“生物飛彈”,還得從人體的免疫系統說起。P7-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