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次生災害

農資次生災害

農資次生災害,指的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由於除草劑、殺蟲劑、化肥等一些農業生產資料利用不足,導致這些有害物質在土壤、水源、空氣中形成殘留,進而造成的食品安全、人畜安全、環境安全等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資次生災害
  • 概念簡述:農資殘留造成的污染災害
概述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化肥和農藥的生產和消費大國。1998年,我國農藥生產能力約為76.7萬噸,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農藥生產大國。由於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已經接近極限,化肥、農藥的使用成為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產出的主要途徑,這種“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是農資次生災害產生的主要原因 。
據統計,我國每年使用農藥的土地面積在2.8億公頃以上, 每年使用的農藥量達到50萬到60萬噸,其中約有80%的農藥直接進入環境 。由於農藥的利用率低於30%, 所以70%以上的農藥散失於環境之中,使大氣、 土壤水體、 農畜、 水產品受到污染,並通過食物鏈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另外,一些高毒農藥的施用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殺傷了害蟲的天敵和其他益鳥,影響了生態平衡。 同時,由於害蟲逐漸對農藥產生了抗藥性,使農藥施用量越來越大,進而加重農業環境污染,使其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因為化肥造成的環境污染也十分嚴重 。化肥利用率低、 流失率高、土壤板結、 耕地質量差,並通過農田徑流加重了水體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污染,,甚至影響到地下水和空氣。
目前,我國東部已有許多地區的農資次生災害污染的負荷比例超過了工業污染。 這些農資的使用造成的次生污染災害直接破壞了農業生態系統,同時影響著糧食的安全,對人類和諸多野生動物的生存亦造成巨大的威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