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市民化與制度變革

農民市民化與制度變革

《農民市民化與制度變革》是2013年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洪樂。

基本介紹

  • 書名:農民市民化與制度變革
  • 作者:廖洪樂
  •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1月01日
  • 頁數:254 頁
  • 定價:43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7607848F.5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美國城市地理學家R.諾瑟姆曾有如下著名發現:城市化發展軌跡呈拉平的S型曲線,城市化進程可分為三階段,即初期緩慢發展階段(城市化水平低於30%)、中期加速發展階段(城市化水平處於30%-70%)和後期平穩發展階段(城市化水平高於70%)。根據R.諾瑟姆的劃分法,1949-1995年我國處於城市化緩慢發展階段,1996年至今我國處於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按照目前發展速度(十二五規劃年均提高0.8個百分點),我國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將持續至2035年,2035年以後進入城市化平穩發展階段。
當前,我國正處於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保守估計這個階段還將持續20多年。其間會有幾億農民轉為城鎮居民,即農民市民化。農民市民化不是要消滅農民,它有兩層含義:一是農民職業非農化,二是農民權利市民化。 但是,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具有中國特色,它既受制於影響其他國家城市化進程的系列共同因素,還受制於我國城鄉二元戶籍和二元管理制度。作者認為,農民市民化的關鍵在於制度變革。要通過城鎮和農村系列制度創新,保榜兵抹證農民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和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保護農民的土地、房屋和集體資產權益。
在這本有關農民市民化與制度變革的專著中,作者透徹分析了農民市民化面臨的一連串問題,鮮明地指出農陵訂促跨民要帶地、帶房、帶產市民化。

作者簡介

廖洪樂,湖南省隆回縣人,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三農”問題研究與政策諮詢,研究領域涉及農村土地與財產制度、農業經營體制、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鄉村治理、農民市民化和農戶經濟等。著有專著3本,先後在《管理世界》、《中國農村經濟》、烏旬海《農業經濟問題》、《改革》和《中國農村觀察》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3篇,在其他各類出版物發表文章20多篇。曾榮獲農業部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第5完成人)和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專著獎(第1完成人)。

圖書目錄

導讀
第一章中國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形成與演變
一、城鄉二元戶籍制度背景:大量農村人口流入城鎮
(一)1959—1959年:城鎮人口持續、快速增長
(二)農村人口流入對1950年代城鎮人口增量的貢獻率達69%
二、制度變革是1950年代農村人口大規模流入城鎮的根本原因
三、中央政府應對農村人口大章槳規模流人城鎮的對策:由勸阻、遣返到制止
(一)1950年代農民進城的季節性特徵
(二)中央政府應對農村人口大規模流入城鎮的對策
四、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形成與固化
(一)建國初期(1951—1957年)的城鄉戶口登記制度
(二)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形成
(三)城鄉二元戶籍管理制度的固化與城鄉人口流動反向調節
五、城鄉二元戶籍制度變革與微調
(一)逐步放鬆小城鎮戶籍管理,允糠仔驗許農民落戶小城鎮轉為非農業戶籍
(二)放鬆隨遷人員戶籍限制,農業戶籍人口也可能隨遷進入城鎮轉為非農業戶籍
第二章城鄉戶籍九大權益差異與戶口買賣
一、城鄉居民選舉權差異
二、城鄉居民主要農副產品供應差異
(一)城鄉居民主要農副產品人均消費水平差異
(二)統派購制度對城鄉居民主要農副產品人均消費水平的影響
三、城鄉居民非農就業機會差異
(辯糠嘗芝一)政府嚴格限制農村勞動力到城鎮從事非農業
(二)政府嚴格限制政策並沒有完全禁止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
(三)政府嚴格限制政策確實使大量農村勞動力滯留在農業內部
四、城鄉居民教育差異
(一)城鄉教育投入差異
(二)城鄉辦學條件差異
(三)城鄉學生接受教育機會差異
五、城鄉居民死亡賠償差異
六、城鄉居民集體土地權利與集體收益分配權差異
(一)城鄉居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差異
(二)城鄉居民宅基地使用權差異
(三)城鄉居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權差異
七、城鄉居民住房保障與房屋拆遷補償差異
(一)城鄉居民住房保障差異
(二)城鄉居民房屋拆遷補償差異
八、城鄉居民生育政策差異
(一)新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
(二)城鄉居民生育政策差異
九、城鄉戶口買賣
(一)地方政府向農民出售城鎮非農業戶口
(二)大中城市郊區的農業戶口也值錢
第三章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差整蘭習異
一、1951—1990年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差異
(一)城鎮居民社會保險“雙軌制”
(二)農民沒有社會保險
(三)城鄉居民困難救濟差異
二、1991年以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差異
(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種類
(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差異
(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體化對縮小城鄉養老保險差異貢獻有限
三、1991年以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差異
四、1991年以來城鄉居民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差異
(一)城鄉居民工傷保險差異
(二)城鄉居民失業保險差異
五、1997年以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傳統困難救濟差異
(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傳統困難救濟差異
第四章二元戶籍背景下的城市化進程與待轉農民數量、年齡結構
一、市鎮數量變化與城市建成區擴張
(一)市鎮數量
(二)城市建成區擴張
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一)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階段性特徵
(二)中國城市化進程出現波動或停滯的原因
(三)當前各地區所處的城市化發展階段
三、二元戶籍與被高估的城市化水平
(一)從全國看,實際城市化水平低於名義城市化水平
(二)分地區看,各地區實際城市化水平均低於名義城市化水平
四、待轉農民數量與年齡結構
(一)1958—2009年待轉農民數量
(二)待轉農民年齡分組
(三)估算各年齡組待轉農民數量的兩種方法
(四)2009年待轉農民數量與年齡結構
(五)2020年待轉農民數量與年齡結構
第五章外出農民工的相關特徵
一、外出農民工的數量、去向與來源
(一)外出農民工的數量
(二)外出農民工的去向與來源
(三)跨省流動農民工的去向與來源
二、外出農民工的年齡、性別與就業特徵
(一)外出農民工的年齡與性別特徵
(二)外出農民工的就業特徵
三、外出農民工的收入特徵
(一)外出農民工的收入遠低於城鎮職工的收入
(二)外出農民工收入低於城鎮職工收入的原因
第六章農民市民化的七大傳統途徑
一、通過高考和參軍轉為城鎮居民
二、通過接班頂替轉為城鎮居民
三、直接購買非農業戶口轉為城鎮居民
四、通過投資轉為城鎮居民
(一)通過投資先獲得藍印戶口,再轉為城鎮常住非農業戶口
(二)通過投資直接獲得城鎮常住非農業戶口
五、通過投靠轉為城鎮居民
六、土地被徵收後轉為城鎮居民
(一)部分集體土地被徵收,農民轉為城鎮居民
(二)所有土地被徵收,農民轉為城鎮居民
七、符合其他特定條件的農民工就地或異地轉為城鎮居民
(一)優秀農民工就地或異地轉為城鎮居民
(二)溫州市放寬農轉非限制,讓農民轉市民
(三)廣東本省農民工和外省優秀農民工,獲取一定積分後
可轉為城鎮居民
第七章農民市民化新途徑探索
一、整戶農民轉市民:重慶市九龍坡區的探索
(一)九龍坡區整戶農民轉市民
(二)九龍坡區T鎮整戶農民就地轉市民
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河南省新鄉市的探索
(一)新型農村居住社區建設
(二)產業聚集園和農民創業園建設
(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成效與問題
三、農民自主城鎮化:北京市鄭各莊村的探索
(一)鄭各莊村自主城鎮化的主要做法
(二)鄭各莊村自主城鎮化的主要經驗
(三)鄭各莊村自主城鎮化引發的問題
……
第八章農民市民化的城鎮制度障礙與改革探索
第九章 農民市民化的農村(產權)制度障礙與改革探索
第十章 農民市民化的資金需求與財政負擔
第十一章 農民市民化:相關認識、制度創新與建議
附錄1 我國農副產品統、派購制度的建立與退出
附錄21953年以來糧食“統購統銷”的主要檔案與相關規定
附錄3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相關檔案與政策規定
附錄41986年以來的設市標準
附錄5 歷年全國相關統計數據
附錄6 著者推算數據
附錄72013年年初各省份“異地高考”方案及相關規定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一、城鄉居民選舉權差異
二、城鄉居民主要農副產品供應差異
(一)城鄉居民主要農副產品人均消費水平差異
(二)統派購制度對城鄉居民主要農副產品人均消費水平的影響
三、城鄉居民非農就業機會差異
(一)政府嚴格限制農村勞動力到城鎮從事非農業
(二)政府嚴格限制政策並沒有完全禁止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
(三)政府嚴格限制政策確實使大量農村勞動力滯留在農業內部
四、城鄉居民教育差異
(一)城鄉教育投入差異
(二)城鄉辦學條件差異
(三)城鄉學生接受教育機會差異
五、城鄉居民死亡賠償差異
六、城鄉居民集體土地權利與集體收益分配權差異
(一)城鄉居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差異
(二)城鄉居民宅基地使用權差異
(三)城鄉居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權差異
七、城鄉居民住房保障與房屋拆遷補償差異
(一)城鄉居民住房保障差異
(二)城鄉居民房屋拆遷補償差異
八、城鄉居民生育政策差異
(一)新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
(二)城鄉居民生育政策差異
九、城鄉戶口買賣
(一)地方政府向農民出售城鎮非農業戶口
(二)大中城市郊區的農業戶口也值錢
第三章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差異
一、1951—1990年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差異
(一)城鎮居民社會保險“雙軌制”
(二)農民沒有社會保險
(三)城鄉居民困難救濟差異
二、1991年以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差異
(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種類
(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差異
(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體化對縮小城鄉養老保險差異貢獻有限
三、1991年以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差異
四、1991年以來城鄉居民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差異
(一)城鄉居民工傷保險差異
(二)城鄉居民失業保險差異
五、1997年以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傳統困難救濟差異
(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傳統困難救濟差異
第四章二元戶籍背景下的城市化進程與待轉農民數量、年齡結構
一、市鎮數量變化與城市建成區擴張
(一)市鎮數量
(二)城市建成區擴張
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一)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階段性特徵
(二)中國城市化進程出現波動或停滯的原因
(三)當前各地區所處的城市化發展階段
三、二元戶籍與被高估的城市化水平
(一)從全國看,實際城市化水平低於名義城市化水平
(二)分地區看,各地區實際城市化水平均低於名義城市化水平
四、待轉農民數量與年齡結構
(一)1958—2009年待轉農民數量
(二)待轉農民年齡分組
(三)估算各年齡組待轉農民數量的兩種方法
(四)2009年待轉農民數量與年齡結構
(五)2020年待轉農民數量與年齡結構
第五章外出農民工的相關特徵
一、外出農民工的數量、去向與來源
(一)外出農民工的數量
(二)外出農民工的去向與來源
(三)跨省流動農民工的去向與來源
二、外出農民工的年齡、性別與就業特徵
(一)外出農民工的年齡與性別特徵
(二)外出農民工的就業特徵
三、外出農民工的收入特徵
(一)外出農民工的收入遠低於城鎮職工的收入
(二)外出農民工收入低於城鎮職工收入的原因
第六章農民市民化的七大傳統途徑
一、通過高考和參軍轉為城鎮居民
二、通過接班頂替轉為城鎮居民
三、直接購買非農業戶口轉為城鎮居民
四、通過投資轉為城鎮居民
(一)通過投資先獲得藍印戶口,再轉為城鎮常住非農業戶口
(二)通過投資直接獲得城鎮常住非農業戶口
五、通過投靠轉為城鎮居民
六、土地被徵收後轉為城鎮居民
(一)部分集體土地被徵收,農民轉為城鎮居民
(二)所有土地被徵收,農民轉為城鎮居民
七、符合其他特定條件的農民工就地或異地轉為城鎮居民
(一)優秀農民工就地或異地轉為城鎮居民
(二)溫州市放寬農轉非限制,讓農民轉市民
(三)廣東本省農民工和外省優秀農民工,獲取一定積分後
可轉為城鎮居民
第七章農民市民化新途徑探索
一、整戶農民轉市民:重慶市九龍坡區的探索
(一)九龍坡區整戶農民轉市民
(二)九龍坡區T鎮整戶農民就地轉市民
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河南省新鄉市的探索
(一)新型農村居住社區建設
(二)產業聚集園和農民創業園建設
(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成效與問題
三、農民自主城鎮化:北京市鄭各莊村的探索
(一)鄭各莊村自主城鎮化的主要做法
(二)鄭各莊村自主城鎮化的主要經驗
(三)鄭各莊村自主城鎮化引發的問題
……
第八章農民市民化的城鎮制度障礙與改革探索
第九章 農民市民化的農村(產權)制度障礙與改革探索
第十章 農民市民化的資金需求與財政負擔
第十一章 農民市民化:相關認識、制度創新與建議
附錄1 我國農副產品統、派購制度的建立與退出
附錄21953年以來糧食“統購統銷”的主要檔案與相關規定
附錄3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相關檔案與政策規定
附錄41986年以來的設市標準
附錄5 歷年全國相關統計數據
附錄6 著者推算數據
附錄72013年年初各省份“異地高考”方案及相關規定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