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社會地位認同研究》是2015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德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民工社會地位認同研究
- 作者:趙德雷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ISBN:9787513030489
《農民工社會地位認同研究》是2015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德雷。
《農民工社會地位認同研究》是2015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德雷。內容簡介地位合法性是人們對現有全部或部分分層結構合理與否的認識與判斷。農民工問題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作者選取了建築裝飾業農民工作為研究對...
《中國長三角農民工網路使用與社會認同研究》是2019年3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紅岩。內容簡介 農民工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社會變遷與社會流動加快產生的龐大社會群體,他們在從傳統的鄉土社會向城市現代化融合洪流中,承載與見證著中國社會流動社會分層的圖景。同時,網路對社會公共生活場域的嵌入,為農民...
《中國長三角農民工網路使用與社會認同研究》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紅岩 內容簡介 農民工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社會變遷與社會流動加快產生的龐大社會群體,他們在從傳統的鄉土社會向城市現代化融合洪流中,承載與見證著中國社會流動社會分層的圖景。同時,網路對社會公共生活場域的嵌入,為農民工群體提供了...
(一)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是傳統農民工問題的延續和發展 農民工問題是中國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下,政治、經濟、社會體制等多種因素的綜合性產物,是與農民工現象相伴生並不斷凸顯的社會問題。新生代農民工是在改革開放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群體,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是傳統農民工問題在新階段的延續、體現和...
8.2.3 地位差異和相對剝奪感 8.2.4 矛盾的城市身份認同 8.2.5 權利意識與實際權利的落差 8.3 影響新生代農民王城鎮化的主要因素 8.3.1 經濟因素 8.3.2 文化心理因素 8.4 新生代農民工城鎮化的方式及對策 8.4.1 定居於打工城市 8.4.2 定居於家鄉所在地的縣城或集鎮 第9章 結論與討論 9.1 ...
《中國新生代農民工的語言使用與社會認同》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付義榮。內容簡介 經30餘年的發展,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我國農民工群體的主體。然而,農民工群體的這種代際分化並未表現在他們的語言使用和社會認同上。無論是新生代還是老一代農民工,絕大多數都會說國語與老家話,且能根據交際...
《認同與定位:北京市農民工子女的社會融合研究》是2014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長慧。內容簡介 《認同與定位:北京市農民工子女的社會融合研究》以北京市城中村的農民工子女為研究對象,逐一分析了他們的身份認同、文化適應、城鄉比較意識和社會地位預期,以及社會結構對流動少年施加的約束與限制。...
《勞動社會學評論(第1輯)》是北京工業大學社會學系教師在此領域的科研成果,探討了中國勞動關係的理論模型,描述了農民工工資增長的軌跡,展示了中國勞動力的調查現狀,並且切合當下,關注網際網路時代的勞資關係,甚至從中國城市居民職業地位獲得的性別差異等方面展開具體細微的研究,展現了北京工業大學勞動社會學領域的新...
在對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地位認同、道義認同、 情感認同與接受暴力規則的相關性研究中發現:教育 、家庭及收入與犯罪相關;身份歧視對犯罪的影響較 為複雜;農民工進城打工的動機與犯罪密切相關;有 留守兒童經歷的新生代農民工,其暴力犯罪程度反而更低;社會融入度對犯罪具有顯*影響;價值觀和個 性對暴力犯罪影響較...
第三,新生代農民工之所以會選擇基於社會認同需要、基於社會排斥應對、基於社會地位獲取等不同消費訴求與應對而做出不同的消費行為選擇,是由於新生代農民工與老一輩農民工進城打工的目的非常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們不僅僅是為了增加收入,而且是在更深的層次上實現他們對主體性的塑造,追求城市消費方式以融入城市社會,獲取...
第八章 農民工的鄉城遷移意願 一 農民工的行為性永久遷移意願 二 農民工的制度性永久遷移意願 三 農民工永久遷移意願的類型分析 四 本章小結 第九章 就業穩定性、社會保險與農民工永久遷移意願 一 理論視角與研究假設 二 概念界定與變數測量 三 結果與分析 四 結論與討論 第十章 人力資本、階層地位、身份認同...
相較於農村未流出的農民,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受教育水平相對較高。然而,相較於城市居民,農民工受教育水平則普遍較低,人力資本存量較低,在勞動力市場中處於劣勢地位,難以獲得具有較高收入工作崗位的機會,制約了其市民化能力的提升。因此,應加大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的普及力度,提高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提高其在勞動力...
貴陽市貧困家庭夫妻關係研究 貴州省特崗教師教學狀況調查研究 黔東南少數民族體育旅遊形象塑造的現狀及問題研究——以《黔東南日報》文本分析為例 從弱者到當家人:一名家庭主婦家庭地位變遷的敘事 城市“苦力”的精神生活狀況考察——訪談備忘錄 未成年人越軌行為矯治的社工介入研究——基於對G市工讀學校的調查 寧養社會...
四、怎樣為中國中產社會的形成拓寬渠道? 395 . . 1.. 怎樣拓寬中產社會的教育渠道?... 395 . . 2.. 怎樣拓寬中產社會的專業技術渠道?... 398 . . 3.. 怎樣進一步拓寬中產社會的市場渠道... 401 第二十章. 農民工地位上升研究. . 407 一、社會地位變化的一般規律與對農民工的分析 407 二、社會...
第一節 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認同 第二節 資訊時代與網路強國戰略 第三節 新生代農民工崛起和信息技術的使用 第二章 “社會認同”理論溯源與經驗研究 第一節 “社會認同”的理論溯源 第二節 “技術建構論”的誕生與發展 第三節 社會認同和手機使用的相關經驗研究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樣本選取 第三章 數字...
第一章 農民工群體的生存現狀 一、當前中國農民工群體概況 二、農民工社會融合面臨的新型矛盾 三、當前中國農民工的淺層市民 第二章 農民工研究中的主體地位問題 一、農民工問題的研究範式 二、農民工研究中的主體缺位 三、農民工研究中的主體性問題 四、農民工主體缺位問題分析進路 第三章 農民工群體的社會形象...
中國有一億五千萬農民工,其中有一億二千萬是第二代農民工,這裡不包括農民工的第二代,農民工的第二代指的是父母從農村到城市打工,隨著父母在城市裡生活長大的人。他們對城市沒有認同感,也不願意回到農村生活。其次他們的心裡狀態:他們是一群沒有家庭背景的、沒有文化的、沒有地位的年輕人。他們身上已經沒有...
三、職業、社會地位與融合的關係 ……… 66 第四章 流動人口及家庭的城市融合現狀研究……… 69 一、流動人口經濟融合狀況 ……… 69 二、流動人口社會層面的適應狀況 ……… 75 三、流動人口的心理融合狀況 ……… 84 四、流動人口家庭的生活狀況 ……… 89 五、本章小結 ……… 94 第五章 影響流動...
提出了眾多的創新性觀點,開闢了許多新的研究領域,填補了諸多的學術空白,在廣度、深度和系統化程度上把我國的因明研究推進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和水平,在國內外學術界處於領先地位,曾得到國內同行專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在佛學研究領域,主要對近現代居士佛學、佛教在現當代的發展、佛教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城市化的孩子》是2010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熊易寒。內容介紹 以往的政治社會化研究主要關注階級、階層、社會經濟地位、種族等客觀因素對於兒童政治社會化的影響,而本文通過對農民工子女的實證研究發現:農民工子女的身份認同對他們的政治態度與行為模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試圖回答以下問題:首先...
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重大項目“流動中的中國農民”-12村長期追蹤調查【參與】代表性論文 祝仲坤:《住房公積金與新生代農民工留城意願》,《中國農村經濟》,2017年第12期。【年度優秀論文,2017年度中國平安勵志計畫三等獎】祝仲坤、冷晨昕:《住房狀況、社會地位與農民工的城市身份認同》,《中國農村觀察》,2018...
科學研究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1)人們對自身能力、價值等產生積極肯定和確認的心理機制,包括自信對認知過程的影響、認知過程對自信的塑造;身份、社會經濟地位、社會流動對自信的影響及派生社的會適應問題;價值定向、時間取向、團隊精神等文化維度與自信的關係;自信的培訓與養成等。(2)社會...
當代中國農民工社會經濟地位變化 一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工的發展變化 二 農民工研究的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三 研究方法與研究變數 四 農民工的收入、教育和社會地位自評 五 農民工的年齡、時期和佇列維度的分析 六 研究結論與討論 分報告四 當代中國農民分層結構的變化 一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歷史變遷 二 農民分層研究的...
工人階級(又稱勞動階級、勞動階層等;英文:working class)通常用於表示社會地位與社會等級,依靠工資為生的工業勞動或手工勞動者階級。通常是指為掙工資而被雇用從事體力或技術勞動的一類人。無論何時,該階層在社會所占比例最高,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比例相對減少,一般以產業工人階層為主。該術語沒有一致的解釋,...
吳勝 陝西地區廣播媒體在農村的影響力研究 2009 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張立國 基於現代遠程教育平台的西部媒介素養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09 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教學成果 學院教學設施齊全,教學條件優越。在服務主流媒體和區域媒體以及為新聞宣傳部門培養人才等方面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學生先後獲得央視“...
《制度實踐與目標群體:下崗失業社會保障制度實際運作的研究》,參與導論部分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7月。《社會網路與地位獲得》(第7章),2012年9月。研究課題 新失業群體就業與認同研究(南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校內青年項目,2008)老年生活狀況調查(天津市老年基金會項目,2009)中國八城市社會網調查(JS...
[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3YJC630014),基於社會認同視角的我國新生代農民工地位消費研究,8萬,2013.07-2016.12,負責人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772144),基於多元認同的企業身份構建及張力調和機理研究,51萬,2017.08-2021.12,參與人 [5]陝西省社科基金項目(2019S036),媒體融合背景下陝西旅遊企業...
10、《社會學要走出經驗主義的困境》,《光明日報》理論版2002年3月26日 11、《城市中農業戶口階層的地位、再流動與社會整合》《江海學刊》2002年第2期《新華文摘》2002.7,人大複印《社會學》02-3,與鄭杭生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12、《西方學者眼裡的中國農民與鄉村社會》,《浙江學刊》2002年第5期 13、《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