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失語的背後:農民工主體缺位與社會合作應對

集體失語的背後:農民工主體缺位與社會合作應對

《集體失語的背後:農民工主體缺位與社會合作應對》是2016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道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集體失語的背後:農民工主體缺位與社會合作應對
  • 作者:王道勇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15日
  • 定價:4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22079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為何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主流社會很少能夠聽到真正來自農民工的自我言說?應對農民工集體失語的現狀,需要怎樣的新視角和新思路?本書從“農民工應當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主體”這一預設出發,從社會形象、就業、居住、社會交往、集體行動等方麵條分縷析,向人們揭示了因為農民工主體缺位所造成的驚人的經濟社會現實。
未來,要實現農民工主體回歸,最急需做的是讓包括農民工群體在內的所有社會群體形成社會合作共識,從而讓中國農民工能夠進行自我言說和自我管理,進而在與主流社會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發展。
為了實現社會共融,建設一個共融性社會,本書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農民工主體化的政策思路

作者簡介

王道勇,安徽貴池人,1978年10月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獲社會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副教授、副主任。
最近10多年來,一直從事農民市民化與社會治理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含重點項目)3項,出版個人專著《國家與農民關係的現代性變遷》、《當代中國城郊農民市民化研究》、《中國農民工的未來》3部,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全文轉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農民工群體的生存現狀
一、當前中國農民工群體概況
二、農民工社會融合面臨的新型矛盾
三、當前中國農民工的淺層市民
第二章 農民工研究中的主體地位問題
一、農民工問題的研究範式
二、農民工研究中的主體缺位
三、農民工研究中的主體性問題
四、農民工主體缺位問題分析進路
第三章 農民工群體的社會形象流變
一、農民工相關稱謂的歷史變遷
二、政府視野中的農民工群體形象
三、大眾傳媒視野中的農民工群體形象
四、主體缺位與農民工形象的適應性塑造
第四章 農民工主體缺位與自主就業
一、農民工就業能力分析基礎
二、農民工就業信息服務供給
三、就業信息服務供給—獲得評估
四、農民工自主就業與主體性被動張揚
第五章 農民工主體缺位與社會區隔
一、生活方式與社會區隔集體失語的背後
二、農民工的居住空間區隔
三、農民工的社會交往區隔
四、農民工的消費方式區隔
五、主體缺位下的社會空間統一體
第六章 農民工主體缺位與群體性憤怒
一、農民工的群體性焦慮
二、農民工的集群性抗爭
三、農民工的集體行動
四、主體缺位下的群體心理異常表達
第七章 農民工主體缺位的運作邏輯
一、主體缺位與社會形象塑造
二、主體缺位與經濟地位確立
三、主體缺位與社會階層閉合
四、主體缺位與農民工自我認同
五、主體缺位與社會風險分配格局
六、主體缺位下的農民工市民化格局
七、農民工主體缺位的深層原因探析
第八章 社會合作視野下的農民工主體回歸
一、社會合作及其主要類型
二、存量改革時期社會合作的價值
三、農民工問題中的社會合作理念
四、社會合作與農民工的主體回歸
五、社會合作與共融性社會的形成
第九章 社會合作視野下的共融性社會建設
一、制度創新中的社會合作理念
二、基於實有人口的服務管理
三、農民工市民化與社會共融
四、農民工主體化與社會共融
五、農民工中產化與社會共融
六、遷徙自由與共融性社會的呈現
七、小結:讓“農民工”一詞成為歷史
參考文獻
青年農民工就業調查問卷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