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的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研究(劉建洲創作政治學著作)

農民工的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研究(劉建洲創作政治學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農民工的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研究》是劉建洲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4年9月。

該書該書力圖從結構、主體和歷史的三重視角出發,借鑑西方勞工社會學的理論框架,來描述、分析和透視農民工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發育中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該書關於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研究的文獻綜述較為系統和全面;對農民工階級形成的分析,兼具歷史社會學和勞工史研究的視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農民工的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研究
  • 作者:劉建洲
  • 字數:362千字
  • 類別:政治學著作
  • 首版時間:2014年9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共八章,第一章對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研究的文獻進行了系統梳理。
第二章從研究架構和具體研究方法角度,對現有的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研究範式進行了反思,結合農民工階級形成的中國經驗與實際情況,對卡茨尼爾森等人關於階級形成的綜合分析框架進行了修正;選擇《全泰壹評傳》以及電影《美麗青年全泰壹》作為干預媒介,設計了社會學干預的研究方案,嘗試對農民工的階級意識進行研究。
第三章嘗試對社會主義國家階級構成問題中的各種理論爭議與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78年改革前的階級階層結構變動及其決定因素,傳統產業工人階級的“再形成”與“消解”等問題,從歷史社會學的角度進行分析。
第四章和第五章參照卡茨尼爾森等關於工人階級形成的研究架構,從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四個維度,對農民工的階級形成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
第六章介紹查理斯·梯利關於無產階級化的定義與分析框架,對相關理論爭議予以簡要回顧;結合既有的農民工調查資料尤其是統計數據,嘗試對農民工的無產階級化歷程及其模式進行初步描述,檢視了其人口學特徵、社會特點及其無產階級化的程度。
第七章借鑑圖海納的社會學干預方法,對農民工的階級意識進行干預。研究發現,社會學干預有助於幫助農民工結合自身的經歷,深入思考自身與所在階級的命運,將樸素的個體性階級體驗提升為集體性階級意識。
第八章對影響農民工階級形成的經濟、社會與國家因素予以檢視和討論,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較深入的反思,對未來的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作品目錄

導論 研究的緣起、意義與問題
第五章 農民工的階級形成:文化與政治維度的分析
第一章 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研究文獻述評
第六章 農民工的無產階級化歷程:理論解釋與歷史考察
第二章 研究方法、研究視角與研究架構
第七章 農民工的階級意識:基於社會學干預的發現
第三章 社會主義國家的階級問題:理論爭議與實踐邏輯
第八章 總結與反思
第四章 農民工的階級形成:經濟與社會維度的分析
參考文獻/後記

創作背景

21世紀以來,在西方已開發國家中趨於沉寂的產業工人階級,正在一大批新興工業化國家和轉型國家中迅速崛起。這些國家正在成為全球產業工人階級的復興基地。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是其中重要的基地之一。產業工人階級的歷史命運,對中國經濟發展、社會轉型、政治變革等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對世界上其他地方工人階級命運的影響,已成為社會學關注和研究的中心問題。基於此,《農民工的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研究》對農民工的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發育中的關鍵議題進行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認為,農民工的階級形成,與西歐早期工人階級的形成以及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工人階級形成具有相似之處。同時,又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1)農民工的階級形成,同樣體現為勞動者和直接生產資料的分離過程,體現為勞動力的商品化過程。不同的之處在於: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遺產、經濟遺產及社會遺產的影響,其階級形成需要克服的困境更為巨大,破繭而出的過程更為艱難。政治遺產對其階級形成的影響在於,社會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宣稱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力商品化過程、資本萃取利潤的過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使得農民工階級形成中的“表達性現實”與“客觀性現實”之間存在較大的張力;工會作為橋樑、紐帶的功能以及在法團主義框架下的政治干預,使農民工階級形成“準工會”組織的發育(從老鄉會到勞工NGO),遭到制度、資源上的限制;農民工的階級形成,亟須擺脫身份的限制,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和商品化,雖然為消解身份與各種共同體關係奠定了經濟基礎,但農民工群體要想獲得完整的公民權尤其是工業公民權,需要假以時日。
(2)農民工的階級形成同樣與無產階級化進程密切相關。其特殊性在於:儘管中國工業化、非農化、城市化在各個歷史階段所面臨的困境各有差異,實際上農民工在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一直以特定的用工形式存在;改革開放後,由於戶籍制度的鬆動、國際產業轉移、外商直接投資的湧入,以其他形態存在的勞動力剩餘問題才逐漸成為農民工問題;中國幅員的廣闊和產業轉移的梯度模式(一些沿海城市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使得農民工的階級形成表現出空壓縮的特點;流動人口的規模與勞動力商品化的地域之廣,加之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歷史影響,使得其階級形成與早期歐洲的工人階級形成(就時間維度而言)以及某些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工人階級形成(就空間維度而言),存在很大的不同。
(3)農民工階級形成同樣是一個“主奴辯證法”得以充分展現的過程。工業化、非農化以及無產化,促成了農民工的階級形成;同時,這一新興工人階級已經並正在深刻改變國家的發展政策,改變中國的工業化、非農化模式乃至城鎮化形態;從社會生產力迅猛發展和不斷眾多勞工抗爭事件(無論是罷工還是“群體性事件”)中,人們能夠看到農民工作為歷史主體的能動性不斷得到展現;隨著農民工的代際更替,新生代農民工表現出不同於老農民工的維權意識與抗爭意識,無論是“用腳投票”還是罷工潮,都意味農民工階級形成中的結構力量的增強和政治機會空間的擴大。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農民工的階級形成與階級意識研究》
2014年9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4820-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