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自然資源

農業自然資源

農業自然資源(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指自然界可被利用於農業生產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一般指各種氣象要素和水、土地、生物等自然物,不包括用以製造農業生產工具或用作動力能源的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和風力、水力等資源。查明不同地區農業自然資源的狀況、特點和開發潛力,加以合理利用,不但對發展農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而且有利於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發展國民經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自然資源
  • 外文名: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 包括:各種氣象要素和水、土地、生物
  • 作用: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發展國民經濟
構成,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基本特性,整體性,地域性,可更新性,可培育性,有限性,中國特點,

構成

農業自然資源的構成主要可概括為以下4個方面。

氣候資源

即太陽輻射、熱量、降水等氣候因子的數量及其特定組合,太陽輻射是農業自然再生產的能源,植物體的乾物質有90~95%系利用太陽能通過光合作用
合成。水既是合成有機物的原料,也是一切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條件;陸地上的水主要來自自然降水。溫度也是動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在水分、肥料和光照都滿足的情況下,在一定適溫範圍內,許多植物的生長速率與環境溫度成正比。因此,氣候資源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農業生產的布局、結構以及產量的高低和品質的優劣。
農業氣候資源通常是採用具有一定農業意義的氣象(氣候)要素值來表示。例如,熱量條件以生長期長短、總熱量多少以及熱量的季節分布和強度等表示;其中生長期和總熱量分別指植物生長起止溫度之間所經歷的天數和日平均氣溫的積累值(積溫);熱量強度指最熱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平均極端最低氣溫或氣溫日較差等。熱量條件能否滿足作物生長需要,還與其季節性變化能否與作物生育動態相適應有關。降水同農作物生育和產量形成有密切關係的值是降水量、降水日數、降水變率、相對濕度等。有時還可以綜合因子表示,如用乾燥度,即最大可能蒸發量對同期降水量的比值來表示乾濕程度等。用以表示光照條件的,有太陽輻射強度、光合有效輻射、日照時數、日照百分率等。各個氣候因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如雨日多,光照便少,溫度也偏低。因此,在評價氣候資源時,還必須考慮它的組合特徵。

水資源

即可供工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開發利用的含較低可溶性鹽類而不含有毒物質的水分來源。通常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這是一種動態資源,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而以大氣降水為基本補給來源。地表水指河川、湖泊、塘庫、溝渠中積聚或流動的水,一般以常年的徑流量或徑流深度表示;土壤水指耕層土壤土粒的吸濕水和土壤毛管水;地下水指以各種形式存在於地殼岩石或土壤空隙(孔隙、裂隙、溶洞)中可供開發利用的水。地下水資源又可分為天然資源和開採資源,前者系指一個水文地質單元中在天然條件下地下水接受補給而形成的資源,常用多年平均補給量來表示;後者則指允許開採的地下水資源數量。自然降水和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間不斷運動交替,互相轉化,形成自然界的水循環。河川地表徑流及土壤水由自然降水不斷補給;地表水通過蒸發或植物蒸騰以及流入海洋後的蒸發,又成為自然降水的來源。淺層地下水也和自然降水有直接聯繫,並和地表水存在著相互補給關係。河川、湖泊、塘庫、溝渠等以滲漏方式不斷補給地下水;在人類活動中,一部分地下水又被提取成為地表水。河川中的枯季徑流,有時也靠淺層地下水補給。深層地下水和礦藏相似,與地表水的循環更替期很長,有的達千年以上,一經開採,往往很難補給,常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因此,不能作為常用資源。水資源對農業生產具有兩重性:它既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條件,又是洪、澇、鹽、漬等農業災害的根源。

土地資源

一般指能供養生物的陸地表層,包括內陸水域,但不包括海域。土地除非農業用地外,還有一部分是難於利用或基本不能利用的沙質荒漠、戈壁、沙漠化土地、永久積雪和冰川、寒漠、石骨裸露山地、沼澤等。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有些難於利用的土地正在變得可以逐步用於農業生產。
農業用地按其用途和利用狀況,可以概分為:①耕地,指耕種農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水澆地、旱地和菜地等。②園地,指連片種植、集約經營的多年生作物
用地,如果園、桑園、茶園、橡膠園等。③林地,指生長林木的土地,包括森林或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疏林草地等。④草地,指生長草類可供放牧或刈割飼養牲畜的土地,不包括草田輪作的耕地。中國通常稱北部和西部10個省(自治區)大面積連片的草地為草原,稱南部和中部各省(自治區)主要分布在山丘地區較為零星的草地為草山、草坡。凡已加利用的草地(也稱草場),按其不同的經營利用方式,分別有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等。⑤內陸水域,指可供水產養殖、捕撈的河流、湖泊、水庫、坑塘等淡水水面以及葦地等。⑥沿海灘涂,又稱海塗或灘涂,是海邊潮漲潮落的地方,位於大潮高低潮位之間,海岸地貌學上稱為潮間帶,是沿海可供水產養殖、圍海造田、喜鹽植物生長等的特殊自然資源。
在草地和林地中,適宜於開墾種植農作物或牧草的天然草地、疏林地和其他荒地稱為宜農荒地;適宜於營造森林的疏林草地和荒山荒地則稱為宜林荒山荒地,均屬農業的後備土地資源。

生物資源

即可作為農業生產經營對象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種類及群落類型。但廣義上,人工培養的植物、動物和農業微生物品種、類型,也可包括在生物資源的範疇之內。生物資源除用作育種原始材料的種質資源外,主要包括:①森林資源,指天然或人工營造的林木種類及蓄積量。②草地資源,指草地植被的群落類型及其生產力。③水產資源,指水域中蘊藏的各種經濟動植物的種類及數量。④野生生物資源,指具有經濟價值可供捕、撈或采、挖的獸類、鳥類、藥用植物、食用菌類等。⑤珍稀生物資源,指具有科學、文化價值的珍稀動植物。⑥天敵資源,指有利於防治農業有害生物的益蟲、益鳥、蛙、益獸和有益微生物等。

基本特性

整體性

它們彼此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統一的整體。如在一定的水、熱條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動物和微生物群落。一種自然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因素甚至資源組合的相應變化,如原始森林一旦被破壞以後,就會引起氣候變化、水土流失和生物群落的變化,成為另一類型的生態系統。

地域性

由於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及其運動特點,以及由於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狀況和地質地貌變化,地球上各個地區的水、熱條件各不相同。從而不僅大的區域如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沿海和內陸、平原和山區自然資源的形成條件以至各種資源的性質、數量、質量和組合特徵等都有很大差別;即使在一個小範圍內,如在水田和旱地、平地和坡地、陽坡和陰坡,以及不同的海拔高度之間,也都有不同的資源生態特點。嚴格地說,農業自然資源的分布,只有相似的而無相同的地區。

可更新性

與礦產資源隨開發利用而趨減少的情況不同,農業自然資源是可更新和可循環的。主要表現在土壤肥力的周期性恢復,生物體的不斷死亡與繁衍,水分的循環補給,氣候條件的季節性變化等。更新和循環的過程可因人類活動的干預而加速,從而打破原來的生態平衡。這種干預和影響如果是合理的,就有可能在新的條件下,使農業自然資源繼續保持周而復始、不斷更新的良好狀態,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反之,則某些資源就會衰退,甚至枯竭。

可培育性

人類雖不能創造自然資源,但可以採取各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它的形態和性質。如通過改土培肥、改善水利、培育優良的生物品種等,進一步發揮自然資源的生產潛力。

有限性

地球上土地的面積、水的數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等,在一定地區、一定時間內都有一定的量的限制。人類利用資源的能力以及資源被利用的範圍和途徑,還受科學技術水平的制約。但相對而言,由於農業自然資源的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它的生產潛力卻是無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不但有可能做到保持農業自然資源的循環更新,而且可以不斷地擴大資源的利用範圍,使有限的資源能無限地發揮其生產潛力。

中國特點

① 光、熱條件優越,但乾濕狀況的地區差異大。
中國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跨近50個緯度,大部分地區位於北緯20°~50°之間的中緯度地帶。全年太陽輻射總量一般西部大於東部,高原大於平原。以西藏為最高,西北地區和黃河流域的太陽輻射條件優於世界上不少平均溫度相似的地方,長江流域優於日本和西歐。農作物生長期間的熱量條件,除分別占國土面積1.2%和26.7%的寒溫帶以及青藏高原多屬高寒氣候外,其餘72.1%的地區處於溫帶(占國土25.9%)、暖溫帶(占18.5%)、亞熱帶(占26.1%),以至熱帶和赤道帶(占 1.6%),全年 0℃以上積溫均在2500℃以上。其中以海南為最高,達8500~9000℃,無霜期 100天至全年無霜。因而如僅就熱量條件而言,夏季都可種植多種喜溫作物,大部地區並可複種,一年種二熟或三熟。全國各地的乾濕狀況大體可以 400毫米等雨量線為界,即從大興安嶺起,經通遼、張北、榆林、蘭州、玉樹至拉薩附近,沿東北斜向西南一線,分為東南和西北兩大部分。東南部為濕潤、半濕潤區,西北部為半乾旱和乾旱區,約各占國土的一半。東南部受太平洋季風環流影響,雨水較充沛,年降雨量隨緯度高低和距海遠近變化於400~2400毫米之間,乾燥度一般低於1.5。且雨、熱基本同期,80%以上的雨水集中在作物活躍生長期內,這是90%以上的農區和林區都分布在東半部的重要原因。
夏半年南北之間的溫度差異較小。北方夏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方高,可使一年生喜溫作物的北界大大向北推移。冬季氣溫則比世界同緯度地方低,又使冬小麥等越冬作物的北界南移。季風氣候的不利方面主要是它的不穩定性,即夏季風各年的進退時間、影響範圍和強度都不相同,因而降水年內分布不勻,年際變化也大,洪澇、乾旱、低溫、霜凍、颱風等農業氣象災害的頻率較高。
西北部半乾旱、乾旱區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4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僅數十毫米甚至數毫米,乾燥度在1.5以上,有的甚至達20以上。因而限制了農業和林業的發展,只在較高的山嶺有少量森林資源。但這些地區有遼闊的草原,形成了中國的牧區。
② 土地資源的絕對量大,按人平均占有的相對量少。
根據統計資料,全國土地總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土地總面積的7.3%,僅次於蘇聯和加拿大而居世界第 3位。耕地面積按沿用習慣畝統計數字為14.9億畝(註:較實際面積可能偏低),約為世界耕地總面積的7%,次於蘇聯、美國、印度而居第4位。林地面積17.3億畝,占世界森林總面積的3%,次於蘇聯、巴西、加拿大、美國而居第5位。草原面積47.9億畝,其中可利用的面積約33.7億畝,僅次於澳大利亞、蘇聯而居第3位,另有草山草坡約7.2億畝。淡水水面2.5億畝,其中可供養殖面積約7500萬畝;海塗面積約2997萬畝,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約23億畝,為發展淡水及海洋漁業提供了較好的資源條件。
中國按人平均占有的各類土地資源數量顯著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山地多、平地少,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占國土的25%。此外還有約19%難於利用的土地和 3.5%為城市、工礦、交通用地。人均耕地面積僅約1.5 畝,為世界平均數4.5畝的1/3,是人均占有耕地最少的國家之一。人均林地面積約 1.8畝,森林覆蓋率為12.7%,而世界平均分別為13.6畝和31.3%。人均草地面積5畝多,也只及世界平均數10.4畝的一半。
③ 河川徑流總量大,但水土配合不協調。
中國年平均降水總量約6萬億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628毫米)中,約有56%的水量為植物蒸騰、土壤和地表水體蒸發所消耗,44%形成徑流。全國河川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27115 億立方米,在世界上僅次於巴西、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而居第 6位。但如折合為年平均徑流深,則僅為284毫米,較許多國家為低。人均占有年徑流量僅為2558立方米,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數10800立方米的 1/4,美國的1/5,蘇聯和印度尼西亞的1/7,加拿大的1/50。
按耕地每畝平均占有徑流量也只有1819立方米,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數2400立方米的2/3略多。此外,地下水資源中參加短期水量循環(一年或幾年)的淺層水概算每年平均綜合補給量(天然資源)約為7718億立方米。扣除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間的重複計算部分,全國水資源平均年總量約為27362億立方米,比河川徑流量約增加3%。
水資源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國總耕地的37.8%,擁有的徑流量卻占全國的82.5%;黃淮海三大流域徑流量只占全國的6.6%,而耕地卻占全國的38.4%。長江流域每畝耕地平均占有水量達2800萬立方米左右,黃河流域為260萬立方米,海河流域僅為 160萬立方米。水量在時程分配上也極不平衡,年際間變幅很大。如海河流域1963年徑流量達 533億立方米,1972年僅只99億立方米,相差5.4倍。全國有相當大的地區,易受洪、澇、旱、漬等自然災害的侵擾。
④ 生物種屬繁多,群落類型豐富多樣。
造成這種多樣性的原因是由於中國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十分複雜,另外也與引起北半球溫帶許多第三紀動植物種系滅絕的第四紀冰川的影響較小有關。就全國範圍看,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類型,從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到寒溫帶針葉林幾乎都可見到,植物區系的豐富程度僅次於馬來西亞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有“活化石”之稱的大熊貓、水杉和銀杉等,更是世界稀有的珍貴動植物種類。如此多樣的生物資源不但是農業多種經營的重要物質基礎,而且為農、林、牧、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十分豐富的基因庫。利用和保護 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一切自然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對人類生存需要的負荷能力是有限的。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口數量與自然資源不足的矛盾已成為世界性問題。因此,在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同時,農業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愈來愈受重視。
根據不同國家、地區的具體條件和資源的不同特點,制訂符合國民經濟全局利益和各種資源巨觀經濟效益的資源開發利用戰略,是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自然資源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國家,由於人均占有可耕地面積和土地後備資源多少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農業集約化程度和集約經營方式;由於自然資源的性質和組合特點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農業生產結構和農業生產布局。
其次,為了有利於資源的不斷更新和永續利用,需要在採取各項開發、利用措施的同時,充分考慮到對資源系統所起的長遠影響和整體影響,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各構成因素之間、農業自然資源與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之間以及局部地區與全國以至世界範圍的資源利用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只顧眼前利益的掠奪性經營,諸如種植業中的盲目開荒、林業中的過度採伐、草原牧業中的超載放牧、漁業中的過度捕撈等,對於農業生產力以及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嚴重惡果已為歷史事實所證明。為此需要通過各種經濟、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包括制訂和實施保護農業自然資源的法規,如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和水資源法等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對於有大量動植物種質資源集中蘊藏的地區,則要建立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
再是,目前世界上一方面存在著人口不斷增長與資源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又有相當多的一部分自然資源由於各種原因而未被開發利用或處於開發利用上的落後狀態。因此,人類在繼續利用已被利用的資源的同時,需要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採取各種綜合措施,不斷增強改造自然的能力,以便挖掘迄未很好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的生產潛力。據測算,如現在栽培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全世界平均不到0.1%,而最高產的地塊接近5%,在實驗室中可達10~12%。此外,遺傳工程、生物固氮等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進展,電子技術、核技術等在農業上的廣泛套用等,也已為農業自然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帶來新的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