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力可持續發展研究

農業生產力可持續發展研究

《農業生產力可持續發展研究》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秀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生產力可持續發展研究
  • 作者:朱秀英
  • ISBN:9787516170922
  • 頁數:228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論述了農業生產力是農業生產者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社會資源、人力資源進行農業生產,獲取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能力。農業物質生產力發展、農業精神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者自身生產力發展的有機統一,構成農業生產力的自我發展系統。實現農業生產力可持續發展是新農村建設之根本,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力。

作者簡介

朱秀英,教授,主持國家級項目2項、省級項目10項;出版著作、教材17部;在《求是學刊》、《財貿經濟》、《當代思潮》、《東嶽論叢》、《山東社會科學》、《齊魯學刊》等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獲省級以上優秀成果獎10餘項。2004年被評為山東省高校教學名師;2008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三農”問題重要性引發農業生產力的思考
第二節 “三農”問題解決措施的核心是發展農業生產力
一 深化農村改革,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
二 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促進農業生產力發展
三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最佳化農業生產力發展環境
四 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五 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激發農業生產力發展內在活力
六 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提升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
第三節 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實現農業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
一 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途徑
二 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
三 實現農業經營產業化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舉措
四 發展農業生產力是實現農業經營產業化的內在動力
第二章 農業生產與農業生產力
第一節 農業的形成
一 農業的由來
二 什麼是農業
第二節 農業生產的發展
一 農業生產的發生
二 農業生產的基本特徵
三 新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
第三節 農業生產力
一 農業生產力的本質
二 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狀況
第三章 農業生產力的載體系統
第一節 農業生產力裁體系統的主體性要素
一 農業生產者是農業生產力載體系統的主體性要素
二 農業生產者的主體作用
第二節 農業生產力載體系統的實體性要素
一 勞動資料是生產力載體系統的實體性要素
二 勞動對象是生產力載體系統的實體性要素
第三節 農業生產力栽體系統的滲透性要素
一 農業科學技術是農業生產力載體系統的滲透性要素
二 農業科學技術的滲透作用
第四節 農業生產力栽體系統的運籌性要素
一 農業管理是農業生產力載體系統的運籌性要素
二 農業管理的運籌作用
第五節 農業生產力栽體系統的潛在性要素
一 信息是農業生產力載體系統的潛在性要素
二 農業信息的潛在作用
第六節 農業生產力栽體系統的準備性要素
一 教育是農業生產力載體系統的準備性要素
二 教育的準備作用
第四章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動力
第一節 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內在動力
一 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根本動力
二農業生產力發展的直接動力
第二節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外在動因
一 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外在助力
二 農業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動因
第五章 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環境
第一節 農業生產力發展的生態環境
一 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力的關係
二 農業生態環境形勢嚴峻
三 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發展生態農業
四 實現農業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 農業生產力發展的經濟環境
一 世界經濟復甦的影響
二 國內經濟局勢的影響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
第三節 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法政環境
一 國際政治環境急速變化
二 國內政治環境
三 法律環境
第四節 農業生產力發展的社會環境
一 發展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農業生產力發展
二 最佳化農村社會結構促進農業生產力發展
三 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生產力發展
四 落實農地保護政策確保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五節 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文化環境
一 農村文化與社會文化
二 農業文化與民族文化
三 農業文化與農業生產力
第六章 農業物質生產力的發展
第一節 種植業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
一 加強質量管理,提高耕地質量
二 加強良種培育,提供技術支撐
三 減少面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四 堅持政策扶持,營造有利環境
第二節林業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
一 林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二 實現林業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 畜牧業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
一 畜牧業生產力的特點及作用
二 畜牧業生產力發展現狀
三 畜牧業生產力發展趨勢
四 畜牧業生產力發展措施
第四節 漁業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
一 漁業生產的特點及作用
二 漁業生產發展狀況
三 實現漁業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
第七章 農業精神生產力的發展
第一節 農業生產者思想精神狀態的最佳化
一 豐富文化知識
二 提高思想覺悟
三 端正勞動態度
四 發揚創新精神
五 激發生產興趣
六 增強心理素質
第二節 農業生產者精神生活品質的升華
一 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 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 科學的思維方式
四 熱情洋溢的精神面貌
五 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
第八章 農業生產者自身生產力的發展
第一節 農業生產者生命再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一 人類生命的再生產
二 人的生命再生產的意義
三 生命再生產的計畫與調節
第二節 農業生產者能力再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一 農業生產者體能的再生產
二 農業生產者智慧型的再生產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