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品市場

農村商品市場是指布局在農村行政區域、商品交換關係以農村為主要活動空間的市場,農副產品市場和工業品市場依據商品特性劃分市場,是商品市場分類普遍使用的方法可以直接地反映,出市場的經營特色和消費結構反映出這個市場的主要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村商品市場
  • 種類:農副產品市場和工業品市場
  • 特徵:統一和開放的市場
  • 作用:促進商品生產,繁榮地方經濟
市場種類,市場特徵,市場作用,市場現狀,發展趨勢,

市場種類

(1)農副產品市場,包括糧油市場、蔬菜市場、果品市場、水產品市場、肉禽蛋市場、茶葉市場、中藥材市場等等,浙江省比較著名的有慶元香菇市場、溫州乾鮮果市場、溫嶺松門水產品市場、甌海糧食市場、縉雲壺鎮中藥材市場等。
(2)工業品市場,包括紡織品市場、小商品市場、服裝市場,鞋革市場、絲綢市場、塑膠製品市場、傘件市場、鈕扣市場以及鋼材建築材料等各種生產資料市場。浙江省在全國比較有影響的有紹興輕紡市場、義烏小商品市場、黃岩路橋日用品市場、永嘉橋頭鈕扣市場等。在農副產品市場和工業品市場中,工業品市場發展較快,而農副產品市場的發展卻相對滯後。因此,在發展農村第三產業中,要更多地注意進一步發展農副產品市場,以適應日益發展的農村商品經濟需要。
2.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和批零兼營市場
這是按照市場經營方式來劃分的。
(1)批發市場是商品批量買賣的場所。
在流通領域裡,批發市場是流通的起點。批發市場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①批發市場上薴買商品者絕大多數是零售商,也有相當數量的販運者(批發商)。一般來說,全國性批發市場以販運者(批發商)居多,地域性批發市場則以零售商為主。
②市場輻射力強,覆蓋面廣,有不少是輻射到全面的批發市場。
③交易次數少,批量大,進銷差價小.薄利多銷。
④經營方式靈活.有經銷也有代銷,有獨資也有聯營,差價以批量多少而定。
(2)零售市場是向消費者出售商品的場所。
它有4個特點:
①購買商品的主體是消費者(包括個人消費和集團消費),市場流通距離短,輻射面狹,局限在當地。
②市場商品直接與消費者見面,現場成交。
③交易頻繁,購買數額較小,經營者主要靠批零差價獲利。④市場上的經營者不擔負商品儲備和調劑的功能。
(3)批零兼營市場,就是在一個市場上既有批發,又有零售。
形成批零兼營市場,需要具備3個條件:①市場經營者出售的商品要達到一定數額,如果商品數量少,只能零售,不能構成批發的條件。②市場要具備批發零售的相應設施和服務,出售商品要易保管存放,如果不易保管存放,或者市場不具備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經營者的兼營批發自然會受到限制。③從事批發的收益要與從事零售的收入大體接近,如果批發大大超過零售收益,就沒有人從事零售;反之,也沒有人去從事批發。
3.產地、銷地和集散地交易市場
這是以商品交易地區為依據的,這樣劃分,可以使人們大致了解市場所在地的資源和經濟發展情況。
(1)產地市場是以商品生產基地為依託,主要經銷本地商品的市場。如浙江紹興輕紡市場就是以當地數幹家鄉鎮輕紡企業為依託的,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是以當地一百餘個專業村和鄰近地區眾多加工基地為依託而形成的。產地市場主要有兩個特點:
①賣方人員主要由生產者自身和販運者構成,由於距離市場較近,一般都在市場上設立銷售點,以便了解市場行情,減少流通環節。而分散在農村的家庭工業和專業戶,一般要求販運者上門收購,以減少費用開支,解決產品銷路。
②產地市場上的商品,一般不是滿足當地需要,而是銷往外地,同時其生產所需原材料又大都依賴外地供應,因此逐漸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規模和能力的長途販運隊伍。
(2)銷地市場是為該地零售商提供商品的市場。商品主要由販運者從產區運來,例如我省各地的水果批發市場即大都如此。銷地市場一般有3個特點:
①以滿足當地民眾需要為目的。
②市場內代理商、中間商居多。
③外來商大都不直接參與商品分銷,而是支付費用委託代理商銷售,自己專門從事商品販運活動。
(3)集散地市場是利用人才優勢和交通地理優勢進行商品集散的市場。集散地市場並非銷售本地產品,也不是供應給當地民眾,而是將外地商品吸引過來,然後再擴散出去。它的特點主要有:
①市場信息靈通,經營者主要是批發商。
②販運隊伍龐大,商品引進和銷出能力強。
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吸引力強,輻射面廣。

市場特徵

農村商品市場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商品市場是統一和開放的市場。農村商品市場作為社會主義市場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和其他各類市場一樣,都是遵守國家有關規定,是實行統一和開放的市場。過去在計畫經濟條件下,地區之間互相封鎖,部門之間相互分割,人為地限制了農村商品流通,阻礙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現在農村商品市場是“聚天下之貨、利天下之民”,在市場內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經營形式和多條流通渠道並存發展。做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貨不論多少,價個究高低,只要遵守市場管理規則,都可以進場進行交易。
(2)農村商品市場是多種經濟成分參與公平競爭的市場。農村商品市場是在國家統一調控和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監督管理下,各種經濟成分都以平等主體的身份參加交易的場所。市場為多種經濟成分提供了一個開展公平競爭的舞台,誰能占領市場,取決於誰能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通過公平、公開、公正競爭,優勝劣汰,以此達到促進農村產業、產品結構的調整,促進經營主體的產銷結合和專業化協作。
(3)農村商品市場的交易是受價值規律調節的。市場交易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係支配,由買賣雙方共同協商議定。商品供不應求寸,價格就上漲;商品供過於求,價格就下降。價格高了,就會限制商品需求量,進而促進生產;價格下降了,可以擴大商品的需求量,轉而限制生產。價值規律像一隻“看不見的手”,調節著農村商品生產。農村商品經營者是依據市場供求關係變化和自身的經營條件,不斷調整經營策略,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的。
(4)農村商品市場是受國家法律法規制約的。農村市場交易活動是在國家法律、法規所允許的範圍之內進行的,同時又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保護。
凡是進入市場的經營者,都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審查資格,發給執照;對市場上市商品品種和範圍,作出相應規定;對交易過程中的違法行為,要依法查處;對經濟糾紛,要依法調解和仲裁;還要對市場的經營者進行經常性的法制教育.並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從這個角度來說,農村商品市場所反映的經濟關係是一種“法制經濟”的關係。與此同時,農村商品市場的交易活動也是受國家巨觀政策調控的,使市場處於有序的、可調控的運行狀態。

市場作用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商品市場所發揮出的作用也越來越大,“辦一個市場,興一門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民眾。”已經成為許多地方領導和民眾的共識。它對搞活企業生產經營,促進商品生產發展,調整農村產業、產品結構,安置勞動就業,發展第三產業,增加財政收入,富裕當地民眾,推動農村城鎮化以及兩個文明建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促進商品生產,繁榮地方經濟。農村商品市場為農業、鄉鎮企業和家庭工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越來越大的產品銷售場所和競爭舞台。農業、鄉鎮企業、家庭工業與商品市場同生存、共發展,相輔相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浙江慶元縣興辦香菇批發市場,帶動了香菇生產大發展。目前該縣從事食用菌產業的農戶達2.35萬戶,占總農戶的60%,香菇專業村30多個,1991年食用菌產業總收入1億多元,成為全縣唯一超億元的產業。浙江海寧許村被面市場為許村鎮周圍的5730戶家庭紡織工業戶、1萬多台織機生產的3600萬條被面提供銷售服務,交易額達1.8億。
(2)活躍城鄉商品交流,滿足民眾消費需要。農村商品市場的發展,衝破了過去那種城鄉分割、地區封鎖。管得過多、過死的流通體制,實行廠城鄉通開,物資大流通,解決廠民眾生產、生活中賣菜難、賣米難、賣魚難、賣肉難、買工業品難等眾多難題。現在浙江省商品市場供應豐富,交易活躍,價格穩定,一年四季人們都能吃到新鮮蔬菜、水果、水產品。全省城鄉約90%的蔬菜,約80《南水果、水產品?約70》左右的肉禽蛋類,都是通過各集貿市場吞吐銷售的。
(3)有利於引導企業走向市場,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紹興縣眾多的輕紡企業依託當地市場,積極參與市場競爭,許多企業在市場內設立經營部,及時收集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品供求信息,不斷改進產品,出現了“3天出小樣,5天出批量,7天上市場”的快節奏生產效率。1991年,浙江紹興縣根據市場需要,先後研製、開發出500餘種輕紡織品,新增產值6.6億元,增加稅利4500萬元。浙江義烏市供銷社圍繞小商品市場,大膽開拓購銷業務,利用自己在資金、人才、信息渠道等方面的優勢,與全國l200餘家國營合作商業企業建立小商品翠購關係,還在江西、遼寧、黑龍江等地設立了分公司,現年銷售額達億元以上,企業由此獲利100多萬元。
(4)促進了第三產業發展,帶動農村集鎮設施建設。農村商品市場的興起,為農村集鎮帶來了勃勃生機,促進了百業興旺。地處浙南偏僻山區的永嘉橋頭鎮,正是在橋頭鈕扣市場的帶動下,集鎮建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成了一座新型的農村集鎮。紹興柯橋鎮,過去連一條好走的路都沒有,現在圍繞市場發展第三產業,帶動了城鎮建設,呈現出—個新型城市的雛型。湖州市織里,原先是一個貧窮的小鎮,僅有一條狹窄的石板小路,自從織里繡品市場開辦幾年來,小鎮迅速新建了旅館、飯店、運輸、郵電、銀行等第三產業。新建街道的兩旁高樓林立,還新建了自來水廠、變電所、煤氣站,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班車就達30餘班。1992年,全鎮僅電信業務收入就達130萬元以上。
(5)增加地方財稅收入,富裕一方民眾。隨著農村商品市場不斷發展,市場稅收在地方財政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有些縣市市場稅收已達當地財政的20%一30%左右。1991年,浙江義烏市年財政收入約l億元,-—半是來源於小商品市場,其中小商品市場直接提供達3000萬元,服務業提供664萬元,交通運輸業提供229萬元,金融業提供265萬元,郵電提供115萬元。義烏市人均收入也從1980年的198元提高到1991年的1209元。浙江諸暨市西江鄉興建珍珠市場後,當地農民從事珍珠養殖、販運和加工的占全部人數的一半以上,1992年人均收入達2140多元,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
(6)培養了大批經營人才,帶動兩個文明建設。農村商品市場是所大學校,一大批經過市場錘鍊的經營者脫穎而出,他們走南闖北打天下,足跡遍布全國。據估計,浙江省外出務工經商的人數在200萬以上。許多經營者學會依法經營,開展公乎競爭,講究職業道德,以質優、價廉、物美取勝,以誠實守信、文明經商贏得顧客,贏得市場。

市場現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浙江省農村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及農副產品購銷政策為主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大大地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大量農民進入了流通領域,農村商品市場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進入90年代以後,為適應加快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全省各地加快市場建設步伐,先子興建了一大批上檔次、上規模的專業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使全省市場面貌煥然一新。設計新穎、功能較全、規模較大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黃岩路橋日用品城、海寧許村被面市場、慶元香菇市場、湖州絲綢城、諸暨珍珠市場,以及蕭山、紹興、黃岩、湖州、建德、桐廬等大型農貿市場相繼建成開業。1992年,全省農村商品市場共有3685個,其中專業市場240個。市場空前繁榮興旺,全年成交額達321億元,比上年猛增57%,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達44個。與此同時,生產資料市場也有長足發展,全省共有278個各類生產資料市場,年成交額55億元,其中東陽市、紹興市等地的生產資料市場都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輻射力。

發展趨勢

(1)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市場成交額是衡量一個市場規模的基本條件。隨著農村商品率的逐步提高和鄉鎮企業、家庭工業的發展,大量的商品需要通過市場銷售。同時,隨著廣大農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廣大農民所需的生活、生產資源又需從市場購進。因此,許多地方重視培育、建設市場。可以預料,我省農村市場的規模和成交額將成倍增加,並將帶動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2)市場設施進一步改善。為提高市場的整體功能,拓展輻射力,必須不斷改善市場設施和交易環境。在市場管理上逐步採用電腦管理,逐步採用電話、傳真等現代通訊手段,增添交通工具和客貨電梯等,一些市場還逐步創造條件退攤進店,擴大市場交易場地,實行看樣訂貨等現代交易手段。
(3)市場分布日趨合理。一般來說,農村市場總是以當地經濟為依託的。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市及中心城鎮。將形成一些較大規模的專業市場。它們以批發為主,交易輻射到全國許多地方。在—‘些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地區,將形成;—些規模較小的專業市場。這些市場將帶有明顯的地域性.批零兼營當地資源及加工產品。有的則依託大型專業市場,成為二級市場。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市場主要滿足當地生產、生活需要,市場個數不多,地域陸更強。
(4)市場監督管理逐步規範。發展農村商品市場必須堅持兩手抓,即一手抓培育、建設,一手抓依法管理,使各類市場運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據國家賦予的職能.進一步加強對各類市場的監督管理,從確認市場主體,規範市場交易行為,開展市場登記註冊,逐步建立與完善市場監督管理規則,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交易環境,保護合法經營,制止違法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