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農民收入增長

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農民收入增長

《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農民收入增長》研究了公共品、農村公共品和農村公共品有效供給的一般理論,分析了農村公共品供給對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作用,考察了農村公共品供給的現狀,探討了中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困境的根源

基本介紹

  • 書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農民收入增長
  • 作者:張秀生 
  • ISBN:9787109125445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出版時間:2008-02-01 版 次:1 頁 數:281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行業經濟

內容簡介

《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農民收入增長》研究了公共品、農村公共品和農村公共品有效供給的一般理論,分析了農村公共品供給對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作用,考察了農村公共品供給的現狀,探討了中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困境的根源;具體研究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教育、農村社會保障、農村公共衛生事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文化事業對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作用,從農村公共品供給制度模式的目標選擇、確立科學的農村公共品供給決策模式、構建多渠道的農村公共品供給資金籌集機制、加強農村公共品供給的監督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農村公共品供給機制,提出了中國農村公共品供給的制度創新。

作者簡介

王盛開,1966年7月生,江西餘干人。上饒師專歷史學專業畢業(1988),北京師範大學中共黨史專業畢業、法學碩士(1997),北京師範大學中共黨史專業畢業、法學博士(2007)。現為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農村問題研究。主持完成了省級課題《黨的理論建設與社會主流思想關係的歷史考察》(2001—2002),《對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三農”政策制定和制度設計的反思》(2003—2005)等多項;在《中國評論》、《求索》、《求實》、《紅旗文稿》。《老區建設》等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參著《方誌敏思想與精神品質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體系研究》等多部;執行主編《中國農民問題研究》多輯。

目錄

導論 “三農”問題與反思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農村政策的意義
一 當前中國“三農”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二 政策取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 政策取向研究的方法和路徑
四 研究的目的、邏輯思路和基本觀點
第一章 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農村政策取向的總體回顧
一 啟動與突破:以農民獲得自主和實惠為取向
二 探索與展開:以市場化為取向
三 深化與攻堅:以建立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為取向
四 綜合改革與制度創新:以統籌城鄉發展,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取向
第二章 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經濟政策取向的審視——以家庭承包制為例
一 窮則思變:家庭承包制興起的主要原因
二 解決溫飽:家庭承包制發展過程與政策取向
三“三自一包”:家庭承包制的主要特點和問題所在
四 路徑選擇:家庭承包制的論爭與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經濟政策的反思
第三章 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政策取向的考察——以村民自治為例
一 經濟迫使與政治需求:村民自治的必然產生與原因分析
二 保障和實現農民的民主權利:村民自治的基本特點與政策取向
三 農民權利與國家意志:村民自治的問題所在與爭論焦點
四 新型農民與制度創新:農村民主政治的新選擇與政策取向
第四章 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文化政策取向的分析
——以“三下鄉”為例
一 缺失與補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文化政策取向的演變和“三下鄉”政策的選擇
二 行動與效益:“三下鄉”活動的基本特點和當前中國農村文化狀況
三 近看與遠視:農村文化政策重新選擇與政策取向
第五章 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社會政策取向的探討
——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例
一 老話與新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的歷史考察
二 說的與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政策內涵與政策執行
三 創製與破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政策取向與路徑選擇
第六章 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農村政策基本定位和發展取向的思考
一 基本定位:服務於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從於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
二 主要特點和問題:策略性、重置性和泛化性,政策磨損嚴重、執行不力
三 發展趨勢和發展取向:確保農民的主體地位,維護農民的根本權益,同時照顧到農民的特殊利益
結語“三農”的困境與前途
一 “三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的困境
二 農村政策取向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三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三農”問題的緩解直至消失
參考文獻
一 經典著作
二 重要文獻
三 論著
四 論文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