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滲,滲碳的一種方法。它是通過擦滲增加鋼(熟鐵)件表層含碳量,提高表面硬度的一種化學熱處理方法,一般分固體滲碳、液體滲碳和氣體滲碳三種。古人很早就發明了滲碳,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載:“凡治地生物,用鋤、鎛之屬,熟鐵鍛成,融化生鐵淋口,入水淬健,即成鋼勁。每鍬鋤重一斤者,淋生鐵三錢為率。”此屬液體滲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具擦滲
農具擦滲歷史,打鋤板擦滲工序,劈鐵,剁碼子、開瓦子,擔鼻子,擦滲、淬火,浴身,開刃、打包,
農具擦滲歷史
擦滲,滲碳的一種方法。它是通過擦滲增加鋼(熟鐵)件表層含碳量,提高表面硬度的一種化學熱處理方法,一般分固體滲碳、液體滲碳和氣體滲碳三種。古人很早就發明了滲碳,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載:“凡治地生物,用鋤、鎛之屬,熟鐵鍛成,融化生鐵淋口,入水淬健,即成鋼勁。每鍬鋤重一斤者,淋生鐵三錢為率。”此屬液體滲碳。
傳統方法鍛打鍬、鎬、鋤板等農具,多以滲碳方式進行熱處理。冀東烘爐一般採取固體滲碳的方法,即擦滲。鋤板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滲碳農具,知其鍛打技術,便可觸類旁通。
鋤板兒,是農用耪地工具——鋤的重要部件,與鋤槓、鋤鉤子組成一個完整的鋤。
清末民初,倴城(今灤南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棉花、鋤板業著實興旺了一陣子。
城內就有11家商鋪經銷此種商品,並成為暴發戶。
鋤板、棉花本來是兩種風牛馬不相及的商品,為何聯繫在一起呢?原來,此時的東北三省、特別是農安(清末設農安縣,屬吉林長春府,縣治土名龍灣)正處於大開發時期,棉花和鋤板出現了很大的缺口。曹營、宋各莊、潘莊、麻各莊的鐵匠乘勢而上,迅速形成了以曹營村為中心的鋤板專業村,僅曹營一村,最盛時就達128盤烘爐,每年生產數十萬張鋤板。
梁泡一帶盛產的棉花,在倴城一帶也形成規模。
吳官寨村興辦的富有德、富有增、富有隆、富有盛、富有永、富有恆、富有發、富有祥八大富字商號瞄準這一商機,紛紛用大車裝載鋤板和棉花運往東北銷售,然後再從東北運回大豆、藍靛、木材等,這樣來回有腳兒,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富”字號商人不僅解決了本城周圍鋤板爐產品的積壓,還帶動了商品鏈條的形成。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格局,進一步推動了倴城周圍鋤板業棉花種植業的發展。
自然,鋤板和棉花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商品便聯繫在一起了,並使倴城的商號有了這一獨特的行業。這一行業利潤很大,當時流行著這樣一句口頭禪:“要賺大錢,鋤板加棉!”
曹營村就是一個生產鋤板的專業村,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生產的鋤板具有“下土快、摟地平、入土深、不費力”等特點,深受東北農民的青睞。在東北三省,特別是寬城子(今長春市所在地)、四平、北票、奉天等城市享有很高的聲譽。
在京奉鐵路開通前,村裡的鐵匠們到長春打鐵,坐18天大車才能趕到。
直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村里還有近百名鐵匠在東北打鐵。以至形成了這么一句歇後語:“曹營的鋤板,名揚關外。”
打鋤板擦滲工序
劈鐵
即把廢鍋爐或舊船板劈成小條條兒。先在要劈的鐵板上用粉筆按要求畫上線,先用小錘引鐵,即用剁子和小錘按上面所畫的線鑿出淺溝兒。之後,一人掄大錘錘擊另一人用鉗子夾著的剁子,直到剁子順著引出的小溝按要求把鐵板劈開。
剁碼子、開瓦子
一盤爐由四個人組成,即一人拉風箱、一人掌鉗子、一人打頭錘,一人打旁錘。先由掌鉗子的用鉗子夾著鐵塊兒在爐膛內燒紅,然後放在砧子上,按要求用剁子剁成近似梯形的塊兒,行話叫剁碼子。之後,再放進爐里燒紅,拿鉗子的一手握鉗,另一隻手握小錘,先在燒紅的鐵塊兒上敲打頭一下,之後頭錘、旁錘按照敲擊的地方接連錘打,直到把鐵塊兒錘展成鋤板形狀(接近梯形,但中間有鼓兒,即刃部凸出),行話叫開瓦子。
擔鼻子
這一工序最見功力。把劈成的鐵塊兒燒紅,斷成3寸長、寬1.5寸的扇面形,由掌鉗人捲成圓筒拍扁,從左右兩端剁出口子,把鼻子和瓦子全部燒紅,直到鐵出汗、冒油,火候一定要掌握好,由成鐵匠憑經驗行事。然後由打頭錘的把瓦子鑲進鋤鼻子裡,放入樣子趁熱鑿實。如果技術不到家,在使用時,鋤鼻子易掉。鋤鼻子安上後,用小錘輕鑿除掉氧化皮,隨之用旁錘找平,打出鋤板樣子。現在均採用焊接技術。
擦滲、淬火
安好鼻子,接下來便是擦滲(學名滲碳)。即把廢鍋鐵和鋤板同時燒紅,在鋤板的上面刃部寬1.2寸左右反覆擦磨,使碳分子滲入鋤板里,既不能滲透,又不能擦淺。目的是增加鋤板的硬度。之後,鋤板上刷上鹽面兒,在爐火上燒紅,放入涼水中淬火(俗稱蘸火)。淬火後,由拿鉗子的敲打正面兒,俗稱打蓋兒,直到打光為止,行話也叫冷做。並由掌鉗子的用鐵錘端出反手,即使鋤板正面刃端中間隆起,兩端下翹,以好下土。
浴身
鋤板打出後,還要進行一系列修飾保養工作。(舊鋤板要放在酸菜水裡泡2天至3天。)
在地上埋一段兒樹樁,地面上露出二尺半左右,在上斷面上釘兩個蘑菇釘,以固定鋤板。紮成一個直徑6至7厘米,長一米左右的秫秸把,頭部削成馬蹄狀斜面兒,並把斜面處紮緊,裹上破布,把泡好的鋤板固定在木樁上,秫秸把的斜面蘸鹽或煤渣滓,反覆搓擦鋤板的兩面,直到光滑為止。之後,還得上冷錘(鐵件不燒,直接用錘鑿)上光。
開刃、打包
浴身後的鋤板晾乾後,用搶子開刃,只搶背面兒,不搶正面兒。外運的刷上豆油,還有的蘸上白灰面兒,便可以打捆了。打捆時,兩兩相互搭接,然後再兩兩正反相對,這樣兩面凸出的鋤鼻子正好利於用鉛絲捆綁成捆,一捆一般是50張,俗稱50個貨,打成捆後,便可裝車外運。
打鐵的尊太上老君為祖師爺,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的生日,這一天鐵匠爐上放假3天,以歡慶自己的節日。往往是每盤爐上攤錢,請戲班子唱戲,村民們接閨女,叫女婿,親戚朋友都來看戲,熱鬧非凡。
鐵匠有3年學徒期。開始學打鐵,由3個成手帶一個徒弟,第一年的工資按五劈頭計算,即把一盤爐的工資分成五份,3個成手拿四個成份,學徒拿一個成份。第二年,按四劈頭,即把工資分成四份,三個成手各拿一成份,學徒拿一個成份的八成,餘下二成再均攤給3位師傅。第三年看情況,如果學得好,則拿全份,如果不行,則繼續學習,拿四劈頭的八成份。
20世紀50年代,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縣向河北省尋求援助,要求派打農具的鐵匠前往支援,唐山地區專署要灤南縣派人。1957年、1958年,曹營村的杜雨蘭、杜兆蘭、曹志好、潘莊的任鳳桐等人兩次到廣西百色縣教當地人打制農具,把打鋤板、車刀、馬掌鉤子、甘蔗刀等技術傳授給他們。
合作化時期,曹營村的鐵匠成為倴城鐵業社的主力,人民公社時期,還有曹庭朴等人在方各莊公社修造站,打制鐮刀、鐵鎬、鋼叉、釘耙等農具,有力得支援了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