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三師中學

農三師中學

農三師第一中學始建於1955年,前身是王震將軍率二軍和平解放新疆後,建立的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獨立汽車第三營子女學校,1977年改名為兵團三運司子校,1987年,學校與原師機關學校前進中學合併為農三師中學。2009年更名為農三師第一中學。2014年更名為第三師第一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三師中學
  • 創辦時間:1955年
  • 改名:兵團三運司子校
  • 榮獲:“AAA”級誠信單位
學校發展,教學理念,所授榮譽,學校紀略,學校領導,

學校發展

唐代詩人白居易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杭州有西湖,喀什有東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第一中學(簡稱“”)城喀什風景秀麗的東湖湖畔。經過50多年的發展,農三師第一中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傳統辦學到現代化管理,由外延發展到內涵提升,由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管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特色辦校意識顯著增強,良好的社會聲譽不斷擴大,已發展成為南疆三地州教育的一塊品牌。

教學理念

多年來,在師市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三師中學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建立健全課程管理體系,構建大德育網路,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工程,走特色學校之路;依託教育科研,落實減負增效,注重過程管理,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優秀人才,為三師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學校不僅在南疆三地州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而且已享譽天山南北,成為兵團人的驕傲。2001年學校圓了清華、北大的夢,也代表南疆三地州圓了清華、北大的夢;2002年郭慧勤同學以687分榮獲自治區理科狀元;2003年至今清華北大繼續榜上有名,高考上線率、重點本科上線率逐年提高,高考上線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本科上線率在80%以上,重點本科上線率在35%以上。
教學成果
自1998年以來,農三師第一中學一直保持著自治區級精神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先後榮獲兵、師、地、市“民族團結先進單位”和“自治區現代科技示範單位”及兵團“三育人”先進單位;榮獲由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的“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榮譽稱號;榮獲首批兵團德育示範學校、兵團法治學校、兵團“關心下一代先進學校”、自治區“AAA”級誠信單位;榮獲“農三師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農三師圖木舒克甲級示範學校、喀什市“平安校園”等多項榮譽稱號。2011年,學校榮獲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和教育部授予的“第一批全國中國小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榮譽稱號。
學校有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榮獲全國師德標兵,3人獲兵團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28人在全國和兵團舉辦得教學競賽和賽課中獲獎。近兩年,有26名學生獲兵團研究性學習成果獎,283名學生獲得學校研究性學習獎,學校開設43個社團活動,有6人獲得自治區和兵團青少年科技創新獎,93人獲得師市科技創新獎。

所授榮譽

學校連續五年被授予“農三師教育先進單位”稱號,被兵團教委授予“文明學校”。

學校紀略

校訓:尚德以禮 剛健有為
校風:團結、奮進、求實、文明
教風:奉獻、愛生、嚴謹、創新
學風:尊師、勤奮、踏實、進取

學校領導

農三師中學現任校級領導
姓名
工作分工
校長、黨委副書記
主持農三師中學行政工作
書記、副校長
主持農三師中學黨委工作,主管政治工作
副校長
李俊鳳
分管德育、團委、住校生管理、科技和社團活動
副校長
駱 銳
分管教學、課改、校本培訓校本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工作;
紀委書記
龔新玲
主持紀委、工會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