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多為新年賀詞,其詞義多為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現在還可以理解為擺脫舊的事物,接納新的事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辭舊迎新
- 英文名:ring out the old year and ring in the new
- 別稱:春節
- 節日時間:農曆正月初一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中國
辭舊迎新介紹,寫法讀音釋義,例句,迎新春風俗,送神迎新,簡介,筅塵,習俗,陝西春節風俗,簡介,吃五豆,辦年貨,寫春聯,除夕守歲,祭神靈,祭祖先,拜年,耍社火,
辭舊迎新介紹
寫法讀音釋義
漢字:辭舊迎新
漢語拼音:cí jiù yíng xīn
釋義:辭:告別。迎:迎接。辭舊迎新指的是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即慶賀新年的意思。
例句
咱老百姓今兒個真呀真高興,大年三十講的是辭舊迎新。
迎新春風俗
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著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繡有雲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蒙古族——五更吃餃子、放鞭炮與漢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團圓。初一凌晨晚輩向長輩敬“辭歲酒”,然後青年男女跨上梭馬,騎串蒙古包,先給長輩們叩頭祝願,接著喝酒跳舞,隨後串包男女還利用這一機會廷行賽馬比賽。
納西族——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並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燈會 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說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繡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舉行盛大的“跳神會”,人們戴上假面具載歌載舞,以示除舊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節期間集會跳“阿細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飯都由男子承擔,讓婦女休息,以而對她們勞累一年的慰問。
苗族——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除夕歲守夜。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結伴遊覽名勝古蹟,或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
壯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終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間習慣包粽子過春節。節日期間還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民族文體活動慶祝,唱“採茶”、舞獅龍、跳打扁擔舞、鬧鑼、打陀螺、賽球、演地方戲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京族婦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裡背回“吉祥水”。認為初一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東鄉族——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
羌族——每家每戶要做各種油炸麵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鄂溫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別是對自己的長輩和親戚必須在初一那天去磕頭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個較大的房子裡盡情地快樂,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這個娛樂晚會,由婦女們先開始跳或唱,接著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來。
達斡爾族——正月初一,天亮起來,婦女準備早餐,男人燒香拜天拜地拜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賜太平豐年,拜完神,向長輩敬酒叩頭接受老人的祝詞。吃完水餃,穿起新衣服,近親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長輩年老者帶領,按輩份高低進行各種娛樂活動。
瑤族——節日期間,人們聚在一起,觀看風趣別致的“耕作戲”。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農夫,一人扮擴鋤農民,三人邊舞邊歌,表示慶農業豐收;青年男女則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唱山歌,尋找意中人。
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初一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繡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雲南拉祜族的“擴塔”節(拉祜語為春節)。除夕,每家每戶要做象徵太陽、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爭先恐後跑到泉邊,迎接象徵純潔、幸福的新水,以先得為快。同時,帶著禮品走村串寨、訪親問友。
柯爾克孜族——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柯爾克孜族人便歡度“諾若孜”節,這與漢族的春節很相似。過節時,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飯菜辦得豐盛些,互相請客,以示慶祝。過節那天晚上,當畜群從牧場上回來的時候,每家氈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從上面跳過,接著牲畜從上面跳過,預示消災解難,在新的一年裡人畜兩旺。
布依族——陰曆臘月底,家家戶戶薰肉、灌香腸,烤酒、做糯糧粑粑、米花、縫新衣、手帕。臘月二十三用麥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請先生寫對子,貼鬥神、年畫。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圍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後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團圓飯。大年初一在家裡扎彩燈,晚上一齊點燃,掛在大門口。過了初一,人們開始串門拜年。青年男女相約去“起表”,以歌聲表達愛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嗩吶、月琴、洞簫、姐妹簫、銅鼓等樂器伴奏聲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區正月十五過完年,正月三十還要過“小年”。
土家族——從正月初一前兩天開始,第一天稱大年,第二天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節日期間吃“紅曲魚”,以象徵富富有餘,還吃大鍋燴菜,稱合菜。初三舉行“擺手舞”會,參加者達萬人之多。此外,還有耍龍燈、舞獅子、燈會、戲劇、武術等活動。
壯族——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除夕,家家殺雞殺鴨、蒸扣肉、粉精肉,製做叉燒肉等。晚飯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斬雞”、燉整雞。家家都要守歲到半夜,燃放鞭炮後就寢。正月初一、初二,凡來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餡,由去皮綠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醬製成。男女多於此時對歌,或打陀螺、跳舞、賽球、演戲。
哈尼族——每年要過兩次年。一是十月節,二是六月節。哈尼族曆法以十月為歲首,即“大年”。過年這天,人們走親訪友,求親訂婚。“六月年節”期間殺牲祭祖,開展盪鞦韆、摔跤、唱山歌等文體活動。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雲南新平縣境內的卡多人,過年時間在農曆正月初六。傳說古時勇敢的卡多青年為了抵抗外來的侵略,出征應戰,臨行時留下話,他們哪天還鄉,新的生活就從哪天開始。戰爭結束後,因征途遙遠,直到新年初六日他們才回家。家鄉人就把這一天定為新的一年開始。過年時,他們殺豬宰羊,跳大鼓舞,以此慶祝。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民眾多以臘月初六為歲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響,並吹海螺。然後家人團聚吃糯米飯。
勒墨人(白族的稱謂)——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的碧江縣,他們有自己的推算節令的方法,春節日期也有差異。如桃花發苞時稱三月,漆樹發葉到五寸左右稱五月,這樣的推算結果,一年是十三個月,三月稱三月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基諾族——雲南西雙版納的基諾族民眾把公曆六月稱作過年月,歌手們輪番互相對歌,輸了則留下一塊包頭布,到第二年再去對。過年時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婦女們一邊品嘗酒肴,一邊跳大鼓舞,男女青年們乘此時機談情說愛,尋找自己的情侶。
仡佬族——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節。因他們居住在氣溫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開始發芽,春天才開始。在這即將春耕大忙之際,大家團聚在一起過年,共同祈禱祖宗、山神保佑,諸事如意,五穀豐登。又因清明節常在三月初左右,這樣兩個節一起過,所以將這一天定為仡佬年,也就是春節。
瑤族——每年農曆七月的月半節是瑤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月半節前夕,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村寨內外到處是牛角聲和歡笑聲。
蒙古族——除夕更歲時,一家人圍坐在包內火爐邊,在向長輩敬獻“辭歲酒”之後,飽餐烤羊腿和煮水餃。
滿族——年三十家宴十分豐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餃子、火燒、豆包等;傳統年菜有鮮美的血腸、煮白肉及別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徵吉慶有餘的魚菜更不可少。子時還要吃一頓送舊迎新的鮮肉水餃。
壯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飯,以示來年要豐收。這種飯叫“粽粑”,有的長達尺余,重五六斤。
拉祜族——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對做得特別大,據說象徵太陽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果實纍纍。
侗族——初一清早,從塘里弄幾條又大又鮮靈的鯉魚,煎、炸、燒、燉、擺上桌,再加一盤香氣四溢的醃魚,整桌菜以魚為主。侗家人說,春節吃魚,預兆新的一年吉慶有餘(魚)、五穀豐登、余錢餘糧。
黎族——過春節,家家宰豬殺雞、備佳肴美酒,全家圍坐吃“年飯”,席間唱“賀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們集體狩獵,獵物的來先分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懷孕婦女可以獲得兩份獵物。
景頗族——春節期間,各家各戶都釀水酒,向長輩敬酒。
佤族——新年第一次見面除相互道喜外,還贈以糯米粑團、甘蔗和芭蕉,以此祝願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土家族——在全家的團圓飯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
維吾爾族——年節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乾等做成的“普羅”,用麵粉、羊肉、洋蔥等做成的“匹提爾芒達”(包子),用帶骨羊肉煮製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麵團抻成的“蘭曼”(抻面),以及與漢族餛飩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爾”等。此外還備有多種民族傳統糕點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圓盤饊子)、“亞依瑪扎”(花邊饊子)、“波呼薩克”(炸吉皮)、“沙木波薩”(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藏族——春節期間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點招待客人。
布朗族——春節期間開展托球活動,活潑有趣。參加者圍成圓圈,先由一人將一隻用竹片做成的小球托上空中,然後按順序接球,並用手心將球托向空中,接不到球的人,要罰唱一首歌。
東鄉族——初一這一天,舉行傳統的“打土塊”活動。他們以土塊做“武器”,互擲對方,這一天,年過花甲的老者也要興沖沖跑到山野的“戰場”上去大顯身手。
侗族——春節時,盛行爬山比賽。誰先爬到頂,誰就得到姑娘或小伙子的禮物。姑娘贈送自己刺繡的侗錦,小伙子獻出精緻的竹盒、斗笠,這項活動往往持續半月之久。
仫佬族——年輕人在節日期間,連村接寨舉行打雞毛、打毽子、打花龍、打雞蛋等活動,還伴之以歌舞,盡情歡樂。
哈薩克族——春節期間喜愛開展“姑娘追”活動。這種活動風趣動人,也是男女青年表白愛情的一種別致方式。
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哪個小伙子獲勝,姑娘就會把水酒作為獎品送到他的嘴邊。
朝鮮族——春節時,人們身著盛裝,一對對興高采烈地玩蹺蹺板,彼此一起一落,誰在空中做的動作優美,彈得高,誰就領先獲勝。
水族——春節期間,男女青年喜歡開展踢毽比賽。比賽項目有單踢、雙踢、正反腳踢、優勝者獲獎。
傣族——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將舉行“象腳鼓比賽”,選手們精神振奮、擊鼓不停,誰的動作優美、鼓聲好即獲獎。
鄂倫春族——春節期間,人們獎舉行賽馬射箭,姑娘們將人獲勝者中挑選自己的戀人。
壯族——節日期間喜愛舉行拋花包活動。男女青年各分一隊,雙方相距約50米,劃出界線,互相拋接,凡拋出界線或沒有接著便為輸者。
送神迎新
簡介
送 神
農曆12 月24日是“諸路神仙”上天過年的日子,因而在23或24日,潮 汕農村各地,紛紛殺牲蒸餜,為神餞行,這就是“送神”習俗。“送神” 一俗,始於送“灶神”。灶神是誰?東漢許慎《五經異義》說“顓頊有子 曰黎,為祝融,火正也,祀以為灶神。”可見灶神是人們所熟悉的火神祝 融。為上古五祀之一。《禮記·月令》孟夏之月云:“其帝炎帝,其神祝 融……其祀灶。”灶神上天的目的,是向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 三百日;小者奪算,算一百日。”(唐·段成式《西陽雜俎·諾皋記上》) 因此,人間百眾,為了讓灶神上天后為自己說好話,讓天帝保佑自己發財 致富、平安長壽,便於“其日,並以豚酒祭灶神。” 由此可見,“送神”之俗源於上述之“送灶神”。先祖們從中原把這 習俗帶到潮汕之後,並使之“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一天連同其他諸路 神仙一齊送上天去了。
筅塵
筅塵,潮音coin2 tung5,也叫“筅炱”,是潮汕人於12 月24日之後 至除夕前為迎接新年而進行的一項民俗活動,人們用榕樹枝葉、嫩竹枝葉 和紅花、菝草紮成長長的撣子,掃去屋角房樑上的塵網垃圾,清洗各種用 具,實際上是為驅除瘟疫,乾乾淨淨迎新年而作的大掃除。這種良好的民 俗源流也很古老,《初學記》卷四引《呂氏春秋·季冬紀》注曰:“歲前 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驅除,亦曰儺。”儺之俗,《論語·鄉黨》已有記 載:“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漢·張衡《東京賦》亦曰:“卒歲大 儺。”其實,還可以追溯到《詩經》時代,《詩·幽風·七月》“穹窒熏 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它吟詠的就是上古人 民過年前整理居舍、驅除耗子的民俗活動。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火煙燻 耗子,窟窿盡堵起;塞起北窗戶,柴門塗上泥。叫喚兒子和老妻,如今快 過年,且來搬屋裡。”後來,代代相傳,形成了過年前驅除疫氣掃除瘟物 的習俗。宋·吳自牧《夢粱錄》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 門閭,去塵穢,淨家戶……以祈新歲之安。”
習俗
在潮汕,人們在撣於上紮上嫩竹、榕樹及紅花、菝草的枝葉,其用意也在於驅除邪惡瘟疫。
陝西春節風俗
簡介
春節是中華民族,特別是漢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民間習慣地稱為“過年”。即每年夏曆正月初一,舊稱“元旦”為過年。從臘月二十三日“祭灶”開始到翌年正月十五日過“元宵節”,都是過新年的範圍。春節的由來,一說源於原始公社的“臘祭”,《左傳·僖公五年》:“虞不臘矣。”西晉杜預註:“臘,歲終祭眾神之名。”這就是說,一年農事完畢,為了報答神靈的恩賜,乃舉行慶賀豐收的活動,就是所謂“春節”。二說,“年”是果實豐收,五穀成熟的意思。慶賀“年”的豐收,堯舜時就有此俗。《觳梁傳·桓公三年》:“五穀皆熟,為有年也。”在最早的甲骨文中,“年”的寫法是“天”,是在“禾”下連寫兩筆,整個字形像憩長根深的黍形,用以表示五穀豐登的意思。由此看來,“年”本是一種植物,是穀類植物的統稱。
在民間中有一個普遍的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叫做“年”,每到歲末,來到村莊吃人吃牲畜,人們害怕極了。有一次“年”去一個村莊,走到村邊,聽見牧童辟哩啪啦的鞭子聲就嚇跑了。它跑到另外一個村莊,看見一個小孩穿著紅色的衣服,也嚇得跑了。它又竄到第三個村莊,看到村裡的燈火輝煌,照得它頭昏眼花,又被嚇跑了。這樣連續三天它都不敢進村,最後餓死在荒野林了。
人們總結“年”有三怕,即怕“響”、怕“紅”、怕“光”。於是每當歲末過年時,人們就用紅紙寫對聯張貼,並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燈火通明,徹夜不息。這樣,危害人類的“年”就不敢進村了,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既定的節日風俗。
吃五豆
每年交上臘月,年的氣味就來到了。農曆臘月初五日,家家戶戶吃“五豆”,這是幾千年來流傳的風俗。所謂吃“五豆”,就是吃用五樣豆子熬成的粥。在先一天晚上,取出五樣豆子,如大豆、黃豆、綠豆、豌豆、打江豆等,先在清水中泡一宵,第二天早晨起床後,主婦們淘米(大米、小米皆可)煮粥,放進已泡好的五樣豆,就熬成一鍋豐盛的“五豆粥”了。臘月初五這天的第一頓飯,就是吃“五豆”。家家如此,概莫例外,已形成一種既定的風俗習慣。俗話說:“吃了五豆就糊塗。”意思是說,全年辛勤勞動,節儉過日。到了過年時,就要捨得花錢,過一個紅火的年。如大辦年貨,肥吃海喝、行厚禮等行為,看起來形似糊塗,但家家如此,唯恐落後。
“吃五豆”的風俗,在陝西各地的農村,都普遍地流傳著。具體的吃法,因條件不同,大同小異。
如關中平原地區,主要以大米或小米為主,配以五樣豆熬成粥,每人早飯必須喝上一碗粥,再吃鍋盔、饅頭、油餅等主食。富裕人家還炒菜、喝酒,有葷有素,各顯其能。銅川地區的農村,把臘月初五日,稱“五豆日”,早飯做“大麥仁粥”,配以五種豆子,表示本 年麥、豆豐收。
辦年貨
每年交上臘月,農村貿易市場空前活躍,辦年貨的人絡繹不絕。這個時期農村的貿易中心,無疑是為過年而服務。整個市場呈現出一種節日的繁榮景象。市場上有農副產品的交流;有京廣雜貨的陳設;有節日禮品的供應,等等。各種雜貨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最突出的是木版年畫、鬥神、窗花和品種繁多的花炮、煙火,以及民間泥塑玩具、各色紙張,美不勝舉,供不應求;那些各式各樣的名貴點心,什錦南糖、名煙、名酒,簡直叫人口饞;還有那些為年節準備的肉類、蛋類、雞、鴨、魚各種副食品,貨堆如山,任君選購。
農村的集市貿易在平時是有規定的:有逢單日作集的,有逢雙日作集的。但在交上臘月之後,逢集的日子就頻繁起來。除按規定的日子進行貿易外,還額外增加數次,將近過年時,幾乎天天都逢集趕會。
臘月的市場,特別繁榮。趕集上會的人群,人山人海。市場上除經營貿易外,還增加各種遊藝、雜耍的場所。有唱大戲的;有跑馬戲的;有耍猴賣膏藥的;有玩“西洋景”、“套圈”的;有“說書行善”的等等,不一而足。
為了過一個豐盛的“年”,人們在年前爭先恐後的購買年貨。辦年貨的內容,除了吃的、用的、節日禮品外,還有幾種用品是絕對少不了的。就是臘月二十三“祭灶”前請灶神。買灶神畫像,不能叫“買”,要叫“請”,以示尊重。以及祭祀神靈用的香蠟紙表;慶賀時用的煙火、花炮等;布置環境用的紅紙(寫對聯、春條幅)和鬥神、年畫等。建國後,封建迷信的色彩逐漸減少,“請灶爺”的活動,有一度時期被取消,近幾年來在農村又有恢復舊有風俗活動的現象。
寫春聯
過了臘月二十三日,也就是祭灶以後,村子上的人忙於寫春聯,準備過年了。
春聯是什麼?就是一種用大紅紙寫成的對聯(也有用其它顏色紙寫的)。據史載春聯是從桃符演變而來的,傳說古代的東海度朔山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它們枝葉伸向東北方的鬼門,萬鬼皆由此門而入。樹下有兩位神仙,一個名叫神荼(tu),一個名叫鬱壘(lei),時常把守著鬼門,監視鬼的行動,發現有為非作歹者,即用單繩捆起來餵老虎。於是從春秋戰國時起,每逢過年人們就用兩塊桃木板,上刻神荼、鬱壘的畫像,豎立在門前,以示避邪,這就是桃符的來源。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期間張貼的對聯,叫做“春聯”。春聯還包括有“春條”(單聯)、“春語”(一段祝賀春節的話)、“斗方”(在一塊方紙上寫的字)等。春節期間,家家戶戶的門庭院落,到處都張貼著鮮艷奪目的春聯,如“歲歲平安日,年年如意春。”(橫額:“大地皆春”)春條如“出門見喜”、“萬福來朝”、“竹報平安”等。斗方是在一塊方方正正的紅紙上,單寫一個“福”字。張貼的時候要倒貼,取其“倒”(到)的諧音“洪福到來”的意思。“春語”一般是一段祝賀的話或勉勵的語言。如“百行孝為首,萬惡淫當先”、“從儉人奢易,從奢返儉難”。
春聯、春條的內容,豐富多彩。張貼的時候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如給屋樑上貼“抬頭見喜”;給銀柜上貼“黃金萬兩”、“招財進寶”(民間常用圖1圖2表示)。給面瓮上貼“米麵如山”;給老年人炕頭上貼“身臥福地”、“壽比南山”;給青年人床頭上貼“身強力壯”、“少者懷之”;給庭院裡貼“滿院生輝”、“吉星高照”;給牲口廄里貼“騾馬成群”、“六畜平安”;給糧倉上貼“年年豐收”、“五穀豐登”;給火房裡貼“小心燈火”、“嚴防火災”;給斗上貼“日進斗金”;給車轅上貼“日行千里,夜走八州。”等等。總之,內容要有針對性,使人高興、滿意。
除夕守歲
農曆臘月三十日的晚上,是年末最後一個時辰,“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是新舊年的交替,人們最重視過除夕,所以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就是守住時間,不願意讓這一年空空地過去。
這種風俗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南宋詩人姜夔專門寫了《守歲》詩:“千門列矩散林鴨,兒女相思來到家,應是不眠非守歲,小窗春色入燈花。”北宋詩人蘇軾也有一首《守歲》詩:“欲知垂盡歲,有似赴豁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明年豈無年,心事空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守歲的風俗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從三十日中午吃罷“年飯”後,就開始準備守歲。這時,家家戶戶供奉起祖宗牌位,貼上鬥神、年畫、窗花。大門、小門都貼上春聯,滿院張貼春條、春語,還在大門前掛上一對紅燈,貼上赤火(用紅綠彩色紙,剪成小長方形,上有錢眼,呈菱形)。並貼絮子(用黃表剪成,形如赤火)。這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按傳統的風俗,這時債主不能來討債了,即就是窮人家,也可以安心地過年了。
到了掌燈的時候,屋前屋後,燈火輝煌,如同白晝。這時全家人等(凡是在外工作、學習、經商的,都要趕回家裡過年),都圍坐在祖宗堂前,共敘天倫之樂事。有講故事的、談經驗體會的、說笑的,還舉辦各種雜耍,如耍紙牌、打麻將、猜謎語、捉迷藏等。此刻不論輩份高低,男女老少,都盡情歡樂,直到天明,這就叫做“除夕守歲”或“歡度除夕”。
除夕守歲對小孩來說,更是一個歡天喜地的日子。他(她)們可以盡情地玩,盡情地樂。夜深了,他(她)們一個一個地入睡了。翌日黎明的鞭炮聲把他們從甜蜜的夢中驚醒時,發現在自己的床頭、枕頭底下,壓著大紅紙包,裡邊裝著嶄新的錢,這就是傳統的“壓歲錢”。
祭神靈
每逢春節(過年),人們都要祭祀神靈,這是幾千年來形成的風俗。差不多每個村莊,寨子,都有土地廟、老爺(關帝)廟、城隍廟等,鎮守一方。大年初一,即除夕十二時以後,各村各社都要為這些廟宇燒香,祭祀神靈。燒香的隊伍十分壯觀,彩旗招展,鑼鼓喧天,抬上豐盛的祭品,爭先恐後,搶燒“頭爐香”(零辰後第一爐香)。據說燒了頭爐香,全年大吉大利,百事遂意。屆時,各個社隊聚集在廟宇前,各村各社的鑼鼓隊,爭相比藝,都要以自家的優勢壓倒對方。人人都想燒頭爐香,但是頭爐香只能有一家。不免有爭吵、鬥毆的現象發生。村有村綱,戶有戶綱,都要為自己的村社爭榮譽。
爭燒頭爐香時,女婿不讓丈人,外甥不讓舅父,是常有的現象。
春節期間,農村中家家戶戶都祭祀神靈。差不多每戶人家,都祭祀家宅六神,即土地爺、天地爺、龍王爺、灶神爺、倉庫爺、牛(馬)王爺。另外,藥行祭孫思邈,木匠祭魯班,劇院人家祭李隆基,都以各自行當的始祖而祭之。
對於這些祭祀對象,都要設立香案,隆重禮拜,“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
祭祖先
凡為人者不忘本,是故過年時首先要敬奉自己的祖宗。一般的家庭在庭房正屋,懸掛祖宗牌位,設立香案,獻上供品,隆重祭奠。這都是過年的既定風俗。陝南的風俗在自己的祖宗位之前,端端正正的書寫“天地君親師”五個大字,作為祭祀之首。
一般的家庭在過年時,還要敬奉本族本戶的祖宗。繪製祖宗三代的畫像,掛在中堂。後死去的人,用木板製成長約一尺,寬約5寸的木匣,尊稱“神匣”,裡邊豎立已故父母的靈位。如“民故顯考×大人諱××之神位”、“民故顯妣×孺人諱××之神位。”把這些“神匣”按照輩份先後,排列在祭祀案上。靈堂前擺著祭祀食品,並擺上過年的“棗花糕”,以隆重的儀式,頂禮崇拜。
祭祀食品視家庭貧富而定,有獻三牲(牛、羊、豬或雞、鴨、魚)祭禮的;有獻素(甜)食品的。一般的獻飯要有九碗,或十二件子、重八件、二十四件不等。
“棗花糕”是過年時的特製品,用於獻供神靈堂、祖宗堂面前,有高達三尺寬一尺的“大棗花”,擺在祖宗堂前顯富貴,顯示這家婦女的手藝。有的“棗花糕”面白、精緻、花色鮮,就說明這家婦女心靈手巧。相比之下,那些手笨媳婦做成的“棗花糕”就大為遜色。
“棗花糕”除用作祭品外,還蒸製一些小“棗花”,用於新婚未生孩子的閨女的回禮,取其諧音“早生貴子”之意。
拜年
大年初一起床後,第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活動,就是拜新年。先鳴炮焚香,後拜祭先祖。香案前燈火輝煌,香菸繚繞。然後按輩份大小依次拜新年,祝賀新春佳節。
家裡的拜年活動結束了,然後走出門來,向左右鄰居、本家戶族去拜年。人們見面時,彼此問候說:“新年好!”、“恭喜發財”或說:“向你拜年”、“祝您健康長壽。”(晚輩向長輩)。新年元旦,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拜年的人群,熙熙攘攘,來來往往,呈現出一片“年年有餘慶,處處氣象新”的節日氣氛。
從正月初二起,向親戚、朋友家拜年。先向舅家、丈人家拜年,然後再向姑家,姨家拜年。再按疏遠厚薄關係,一一拜年。這種拜年活動,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朋友之間的拜年活動,可到正月底。
拜年的禮品有厚有薄。關中地區一般送禮饃(糕、油塔、包子),外加點心;陝北送黃米糕、油炸果、酒、肉等;新娘(初過門媳婦)禮品,厚於一般禮品。新女婿向丈人家拜年,頭一年至少要行“四色禮”(酒、肉、花饃、糕點)或其它四件,多至“八樣禮”、“十二件”(12種)不等。回禮(收禮後回送一些東西,表示不空回)也有講究:女兒出嫁後頭一年沒有生小孩以前,回送“蛋蛋饃”(像雞蛋樣大小的白面饃),八個至十六個。生過小孩的回送“棗花”(用面滾成圓柱形盤旋而蒸製的小饃)一至數個(一般視小孩多少而回送多少)。
至於朋友之間的拜年禮,一般只送“南點心”(精製)一封(約一斤),經濟條件不好的人家送“本地點心”(差一點)一封。有身份的人,把自己的名片掛在點心封上。這樣一來一往,互相拜年,實際上是一種社交活動。
耍社火
從正月初二起,各村社的社火頭(負責耍社火的頭目)就召集有關人,研究本年度耍社火的問題。
既定,就按計畫進行。
耍社火的內容和規模大小,視年景的好壞而定。一般在盛世,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們豐衣足食,傳統的社火活動,就此起彼伏,大耍而特耍之。
耍社火的計畫,一般按三個步驟進行。
1、挑戰主張耍社火的村社,先由一方裝扮幾桌社火,名日“試耍”。先在本村社遊行,帶有發動民眾的意思。然後到鄰村社去活動。到哪裡去活動,哪裡必須熱情接待。凡社火隊伍經過之地,都要設立香案,擺上糖果、飲料,款待對方,並鳴放鞭炮,表示熱烈歡迎。這樣一日數次去到鄰村社,耍社火遊行,名為“挑戰”。直至鄰村社答應“應戰”,也裝扮幾桌社火,共同耍起來為止。
3、鬧社火社火是流行在民間的一種集體遊藝活動,社火是一個總稱,包括獅子、龍燈、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等。人們把“耍社火”叫做“鬧社火”,鬧者,競賽也。要鬧出樂趣,要鬧出藝術,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在陝西流行的社火種類很多,關中地區常見的社火,有平頭桌子社火,即在一張四方桌子上扮作戲文,由四個人抬著走。如扮演《斷橋》,則在三張桌子上,各立白娘子、許仙、青兒的戲劇人物形象。這種社火叫做“啞吧戲”,化妝起來很巧妙,很受人喜愛。比平頭桌子高級一點的,要算是芯子了。芯子有平台芯子、雜技芯子、轉芯子和掛芯子等。芯子的特點是巧、妙、玄、絕。譬如扮演《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要使京娘站在趙匡胤手舉的蟠龍棍上,這樣能給人以玄妙的藝術感受,十分引人入勝。還有一種大型社火,叫做“山社火”,高達三丈,下面有50多人抬著走。這種社火以人物多取勝,十分壯觀。白天常耍的社火,還有高蹺(亦稱柳木腿),扮演時可以來回走動,邊走邊表演,打諢取鬧,繪形繪色,耐人尋味。大約關中東府的社火尚武,有馬社火,即用馬拉車裝扮的社火。有血社火,即殺氣騰騰,動刀動槍,血肉橫飛等驚險場面。關中西府的社火尚文,即寓意於戲,講究精巧,以玄、妙、佳、絕取勝。陝南地區的社火,多以跑旱船、划龍舟、游山玩景,博得民眾喜愛。陝北地區的社火,主要盛行秧歌、信天游、鑼鼓大賽等。如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都名揚海外。
4、下場子“下場子”,即會演的意思。會演的規模有大有小,或以縣為單位,或以區為單位,或以片為單位。地點設在便於周圍村社集中的要道上。這天來自四面八方的社火,都集中在“下場子”的地面上,舉行規模盛大的表演賽。由各村社的頭面人物,組成主席團,莊嚴地坐在主席台上。聘請專家、學者、農村中多知多懂的行家,作為“評審員”認真地審察評閱社火的優劣。會演開始,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接著各個參賽的村社,抬著引人注目的社火,按順序各圍繞主席台走一圈,邊走邊表演,然後在附近的村子裡遊行。
各村社的社火隊伍,經過主席台時,鞭炮齊鳴,掌聲雷動,上下結合在一起,專家和民眾結合在一起,領導和老百姓結合在一起,共同評出社火的優劣。看社火的民眾團體或個人,當場給社火的扮演者披紅(掛紅綢、緞被面)、插花(戴大紅花),並賞給獎金,以示鼓勵。看誰家的社火得的獎金多,披紅戴花的多,就認為誰家是公認的好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