轍尖連線板是轉轍器中的重要部件,依靠尖軌的扳動,將列車引入正線或側線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轍尖連線板
- 外文名:Quote pointed connection plate
- 定義:依靠尖軌的扳動,將列車引入正線
- 屬於:轉轍器
- 類型:鐵軌
- 作用:將列車引入正線或側線方向
結構特徵,尖軌矯直,尖軌磨損,危害,整治措施,設計存在問題,加工工藝流程,
結構特徵
(1)尖軌是一個變截面鋼軌件,其可動部分支承在滑床台上,與滑床台無扣件聯結,轍跟由扣件與岔枕直接聯結;基本軌軌型與普通鋼軌相同,其外側與岔枕間以扣件聯結,內側由滑床板下側彈片扣壓。
(2)為防止尖軌薄弱部分提前受力,尖軌尖端至50mm處斷面都比基本軌頂面底,隨著尖軌頂面的升高, 逐漸與基本軌一同承受列車輪載;尖軌前部切削, 隨基本軌斷面加寬,車輪與基本軌間的輪軌接觸點逐漸向尖軌方向移動,因而輪載逐漸過渡至尖軌上。
(3)尖軌前部為藏尖式(尖軌尖端藏於基本軌軌頭以內,且與基本軌軌頭下齶間有一定間隙),當尖軌跳動時,與基本軌下齶貼靠,限制其豎向位移,但作用不明顯;轉轍器的鎖閉裝置對限制尖軌豎向位移也有一 定作用,但同樣作用不明顯。
尖軌矯直
尖軌矯直具體分為狹義矯直和項彎。狹義矯直是將有初始彎曲變形的尖 軌進行反向彎曲,使尖軌發生不可恢復的塑性變形,尖軌的彎曲曲率變小, 提高尖軌的直線度。
矯直工藝要點:通過目測、直尺或弦線找到尖軌最大彎曲部位,確定載入支距和壓彎量,在最大彎曲部位用載入頭反彎載入。卸載,檢測矯直效果, 再進行第二次載入。如此反覆,直到該部位達到矯直要求為此。檢測整個尖軌,再對另一個彎曲部位進行矯直,直至全部矯直。整個矯直過程是一個反覆試驗的過程,生產效率很低,勞動強度高,而且矯直質量也不高。工人的經驗與技術是矯直質量高低的決定因素。
頂彎工藝要點:確定載入支距及壓彎量,將尖軌在彎折點進行彎曲變形; 卸載後用量具進行檢測,查看彎曲變形大小,確定第二次載入支距和壓彎量的大小,重新彎曲,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尖軌磨損
危害
(1)直尖軌的側磨易造成尖軌工作面傷損,繼續發展有列車車輪爬上尖軌的可能,安全隱患凸現。
(2)直尖軌的側磨,明顯縮短了尖軌使用壽命,增大了成本投入。
(3)側磨量的不斷增加,造成列車車輪踏面與鋼軌的接觸情況惡化,軌距擴大,激起列車蛇行運動,惡化 行車平穩性和旅客舒適度。
(4)提速道岔的尖軌藏尖結構決定了直尖軌的側磨和相應曲基本軌的側磨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同時影響整組道岔的軌向。
(5)直尖軌側磨使線路設備質量下降,增加了養護費用。
整治措施
(1)將已嚴重側磨的直尖軌、曲基本軌進行更換。 更換前注意檢查尖軌的線性和曲基本軌的彎折矢度,更換時注意調整好第一彎折點的位置,控制在-10-0mm;更換後,配合電務部門調整直尖軌的豎切部分,使尖軌刨切部分與曲基本軌完全吻合,尤其要保證尖軌尖端的密靠;
(2)對尖軌進行細緻調整,保證4塊頂鐵均牢固、 密靠(縫隙控制在1mm內);
(3)對道岔及其前後線路的幾何狀態進行全面整治。對高低、水平狀態,採用電動搗固棒進行全面起道搗固,尤其注重轍叉部分,轉轍部分的搗固,消滅空吊板,保持軌面的平順和軌下彈性均勻,把水平偏差控制在2mm以內;對各部分軌距進行全面調整,把軌距偏差控制在-1~1mm;用彎軌器矯正直基本軌的小彎,保證直基本軌一側的軌向直順。
設計存在問題
(1)尖軌跟段頂面鍛壓後脫碳層較厚,在列車運行後,脫碳層被快速磨耗,鍛壓段與非鍛壓段磨耗不均勻,造成後端頂面不平順。
(2)尖軌淬火變形嚴重,淬火硬度、淬火層深度不均勻,殘餘應力大,導致尖軌矯正難度大,短波不平順無法消除,尖軌剝落掉快,尖軌在使用中發生較大的線形改變。
(3)尖軌長度控制不準確,在道岔鋪設鎖定時,經常導致尖軌或心軌尖端位置無法保持在設計位置,鑽孔位置產生偏差使道岔組裝困難,連線部件受力不利。轉換設備安裝困難,容易造成轉換設備卡阻。給車輛的運行帶來安全隱患。
(4)尖軌各斷面形式尺寸偏差較大,尖軌線性不平順或尖軌降低過快,導緻密貼性變差、鋼軌光帶不均勻,光帶不均勻是晃車的最直接體現。
加工工藝流程
尖軌加 工工藝流程為:一次下料→鋸切→跟端壓型→正火→矯直→二次下料→鑽孔→銑軌腰長圓弧槽→銑非工作邊軌肢及彈性可彎段軌肢→銑工作邊軌頭→銑非工作邊軌頭→銑軌頂面及通長1:40軌頂坡→淬火→矯直(曲尖軌圓順)→試驗並檢查密貼、支距和平順度。